此“间”即彼“间”,此“也”非彼“也”——《孟子•尽心下》

万丈豪气文化 2024-03-16 05:59:49
虽然我们常常说要弘扬传统文化,但很多古今学者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多半都在“郢书燕说”,基本就是网络上常见的“求教大师”段子。以下两段《孟子•尽心下》的章节,我又要来勘误了: 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我们先看上面这段的传统解释: 孟子对高子说:“山坡上的小路间,经常去走它就变成了一条路;只要有一段时间不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现在茅草也把你的心给堵塞了。” 还有一种解释是这样的: 孟子告诉高子说:“山上的小路是断断续续踩踏出来的,有了独特的用途也就成了道路。如果一段时间不用,就会被茅草堵塞。如今茅草已经堵塞了你的心路。 上述的两种翻译,第一种把前面的“间”理解为“空间”,第二种理解为“间或”;后面的“间”都理解为“时间”。其实这两个“间”都只有一种意思就是“间隔”! “山径”的普遍释义是“山路”,但在彼时还有“山岭”的意思,“蹊”才是“小路”的意思。“山径之蹊间”其实是“山岭被小路间隔”的意思,就是“山岭上被踩出一条路”。“介然”是“专一、坚定”的意思,“介然用之”就是“专一坚定地去踩踏这条路”。当路被踩出来之后,山岭的左右两侧就被被间隔开了。“为间不用”就是“路被间隔后不再去踩踏”,或者“成为间隔之后不再踩踏”的意思。这不就类似鲁迅的那句“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吗?那么当你不再走了,路也就重新会被茅草填塞了。 虽然大体的意思没变,但谁的解释更精准到位,各位自行体会。我们来看类似的第二段: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上面这段的解释基本统一如下: 孟子说:“口对于美味,眼对于美色,耳对于美妙的声音,鼻对于芬芳的气味,手足四肢喜欢舒服,都是人的天性。但能否得到却是由命运决定,所以君子不会以天性为借口而强求它们。仁对于父子,义对于君臣,礼对于宾主,智慧对于贤者,圣人对于天道,能够实现与否,属于命运,但也是天性使然,所以君子不会以命运为借口而不去顺从天性。” 这翻译没有任何问题,那我还勘什么误呢?原文的标点符号,或者说是“断句”出了问题!正确的断句如下: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蓝色字体中的“也”的后面是无需逗号的,你可以当作“同样”来理解,也可以当成语气助词的“而”来理解,作为上下的连接,例如庄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就是“天性中含有命数”的,君子不强调天性,而“命数中含有天性”的,君子不强调命数。颇有点“心灵鸡汤”的味道,总之不成功只能怪自己。 所以这两处的“也”,和段落中其他作为句末语气助词的“也”是有所不同的。 段位不同,分析能力就天差地别,于细微处更显差距。
0 阅读:0
万丈豪气文化

万丈豪气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