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本地生活领域的竞争激烈,阿里、抖音、腾讯、拼多多、快手、小红书六家先后入局本地生活,加上"土著"美团,已经形成"本地生活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目前看起来抖音先输一局了。
根据抖音服务商仓藤传媒CEO詹逸夫透露:“目前抖音已放弃亲自做外卖,曾经组建4-5个团队试水外卖业务,现在都已解散,相关商务团队并入到店业务中,抖音没有招聘自己的骑手。”
抖音应该已经放弃自建团队,转而与第三方合作和找服务商代理。根据相关消息称,抖音正在考虑收购韵达和饿了么,并将业务交由第三方代理。
这一决策揭示出了抖音在外卖领域的挫败,不仅涉及到骑手、系统准备和用户认可等方面的困难,还涉及到众包模式下的运力不足和低效率问题。
与此同时,美团在外卖领域表现出色。上半年,美团外卖业务实现了惊人的增长,营收同比增长30.22%,净利润达到80.5亿元。
这一成功的背后,主要得益于美团的大规模投入和策略决策。美团通过推出低价抢单项目“神抢手”来吸引用户,为商家提供各种支持政策,同时以牺牲利润为代价,打造全网最低价,抢占市场份额。尽管这种战略牺牲了一定的短期利润,但它帮助美团实现了迅速的增长,创下了历史新高。
抖音并不甘心在本地生活市场输给美团。他们迅速调整策略,专攻到店和酒旅业务。这两个领域的表现虽然不如预期,但增速依然远快于竞争对手。
到店业务:抖音提升到店业务至生活服务一级部门,同时持股一家涵盖旅游、票务的旅行社。抖音还测试将“同城”升级为“团购”,提高了本地生活业务的权重。
商家争夺:抖音积极争夺商家,吸引了众多餐饮品牌入驻。他们以巨大的流量和内容宣传为诱饵,吸引了众多粉丝。
用户体验:抖音力求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但与美团相比,商家选择了抖音的原因更多是因为品牌定位和内容传播的适合。
美团不仅保持了其在外卖领域的领先地位,还加大了市场份额的争夺。其大规模的营销、低价折扣、补贴商家的策略虽然有效,
但这也也导致了高营销成本、高打折成本和高配送成本,这肯定不是可持续的策略,尤其是在面临抖音这样的竞争对手时。
虽然抖音和美团目前在本地生活市场上激烈竞争,但最终它们可能不会吞并对方。随着竞争白热化,它们将分别占据市场的一部分,形成新的平衡。政策也不太可能允许一家独大或垄断的情况发生。
美团似乎在本地生活领域构建了坚固的“护城河”,抖音上来先败了一阵,但是问题不大。而且本地生活玩家还有很多,谁笑到最后还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