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巨头比亚迪电子宣布了一项重大决策,即与新加坡的捷普公司签署框架协议,计划以约158亿元人民币(约22亿美元)的现金,收购捷普在成都和无锡的部分生产制造业务。这一消息震动了市场,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捷普(Jabil,纽交所上市代码:JBL)。这家总部位于佛罗里达州的美国企业可能并不为广大中国消费者所熟知,但它却是一家潜藏在世界500强之列的老牌制造企业。
捷普成立于1969年,初期专注于PCB电子电路板的生产,而在1998年,它已登陆纽交所,成为上市公司。1999年,捷普通过收购一家香港企业GET制造成功进入国内市场。从1999年至今,捷普经历了十多次并购与重组,是典型的“资本主义”企业的代表。
公司涵盖两大业务板块,分别是电子制造服务(EMS)和设计制造业务(DMS)。EMS为电子产品品牌提供一系列制造、采购、设计和物流等服务。而DMS则进一步拓展服务,包括更全面的设计、制造和不同服务。捷普在全球30个国家设立了100多个工厂,员工人数超过26万,其中在中国约有10万员工,遍布上海、广州、成都、苏州、无锡、天津、威海、武汉等地。
比亚迪电子此次收购捷普无锡工厂,主要涉及捷普在2007年以9亿美元收购的绿点(GreenPoint)业务。GreenPoint业务属于DMS业务板块,专注于手机和其他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塑料零件制造服务,通俗点说,就是苹果产品系列的“果壳”制造。更为重要的是,GreenPoint业务是苹果供应链上的关键一环,为捷普贡献了20%左右的净收入。
比亚迪电子自然不陌生于苹果的供应链,它在全球EMS代工厂中名列第六,仅次于捷普两位。这意味着,比亚迪电子通过为苹果提供组装、结构件和iWatch陶瓷背盖等服务,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而捷普则以其供应链管理能力、品控、成本控制和严格要求的优势而闻名。这两者的强强联合,将为比亚迪电子的营收和供应链管理能力提供巨大的提升,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具有显而易见的价值。
这次收购是否能够成功,尚需监管部门的批准和双方进一步洽谈。然而,无论结果如何,这次交易都意义重大。
首先,苹果的供应链在全球的特殊性不言而喻。苹果的优势在于极强的品控、与供应链厂商深度的合作与优异的供应链管理,以及严格的成本控制。这次收购将使比亚迪电子更好地融入这一全球供应链,提升其全球竞争力。
其次,这次合并后的公司将具备更多的多元化业务领域。除了目前主要从事手机代工外,比亚迪电子还涉足电池业务、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务。这将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最重要的是有点出息的小米、苹果都在造汽车,华为,oppo,vivo也同样在布局自动驾驶和车联网领域,想要更进一步的车企也同样在布局手机领域,比如蔚来汽车开始造手机,吉利汽车也收购魅族手机。
一年卖500万辆的“新能源霸主”比亚迪会没有造手机的心思?这次收购捷普很有可能是为下一步造手机而准备。
老斜说总的来说,比亚迪电子这一次的大手笔收购标志着中国电子产业的崭新篇章。通过收购捷普公司,比亚迪电子不仅扩大了自身在苹果供应链中的份额,而且很有可能是为自己造手机走出坚实的一步。
荞麦
说心里话,最不看好的就是蔚来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