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减负减出熔断机制,家长们是该高高兴兴地让孩子减负,还是一如既往地,让孩子苦逼地继续大学前的求学生涯呢?

减负减了很多年,学生的书包却越来越沉;减负减出了熔断机制,课外的辅导班一是没少挣钱,二是也没少过生源。当减负与中考分流碰撞在一起的时候,有多少家长会认同减负或者说会让孩子跟着减负呢?

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关于经济的,内容很深刻,最有意思的一句话是,垄断是可以制造的。联想到现行的教育,有时候也想问,现在的教育要制造什么样的学生呢?减负被提出来之后,孩子的辅导班还是一如既往地上,校外的辅导班还是一如既往地红火,有时候不自觉的认为,有些人想的很好,于是搞出了一个新说法,用来告诉普通家长,关爱孩子他们真的是认真的!至于最后的目的与效果似乎就没有说的必要了吧!

中考分流,然后技校,然后有一个学生全国第一还是第三,忘了,被企业疯抢,月薪八千多还是一万左右呢?这样的情况,不知道有多少家长,愿意如他们说的那样,给孩子减负?

有时候减负可能既不符合家长培养孩子的意愿,也不符合家长希望孩子向上突破的理想。减负,也许只是一个口号,它在给社会一个交代的同时,可能也很好地掩盖了现行教育的残忍与对孩子的摧残!它,画的妆可能很好看,但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最后,可能没有多少内容真的符合普通人的期许!
减负,减负,可能真的减了孩子的负担,某些时刻,可能也真的定型了孩子的未来。没有减负,可能真的没有多少未来,毕竟真的学不进去啊!但,有了减负,是否会让没有多少的未来,出现的概率更大了呢?减负,减负,用一时的轻松,换一生的负累,也许这才是减负最真实的目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