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脑机接口康复企业完成数千万元融资!

凌青谈健康 2025-01-29 12:20:35
又一家脑机接口康复企业完成数千万元融资!

康复哥综合整理 医休NNR

近期,脑机接口(BCI)技术企业上海念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念通智能”)完成了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为其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本轮融资由上海大零号湾策源创投基金、上海东瑞投资领投,老股东长盈鑫、六禾创投跟投。

据动脉网报道,这笔融资将助力公司加速市场拓展,特别是推动其旗下脑机接口主动康复训练系统(eCon-Hand)的注册申报和临床应用。

医休NNR推荐搜索

脑机接口市场研究吃瓜专栏产品招商康复前沿康复投融资临床研究

据该公司官网上显示,上海念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孵化于上海交通大学,是一家专业从事高性能脑电及脑机接口技术研发和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十余年的技术积累和经验储备,集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致力于脑电、肌电、近红外、电刺激等技术相关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为脑科学、心理学、生机电、人因工程、神经管理、运动康复等科研领域提供专业的技术解决方案。

同时,在康复脑机接口领域,面向人体肢体功能康复与重建,公司具备完善的产品体系及技术方案。未来,念通智能将坚持科技创新,以推动脑科学发展为己任,在科学研究和医疗应用等领域为客户持续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根据该官网上已更新的产品信息显示,目前该公司旗下共有三个系列的产品:

1、康复系统

eCon-Hand脑机接口上肢医用康复训练仪是一款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创新型康复产品。它可以辅助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脑卒中患者进行手功能康复训练,作为传统治疗手段的补充或替代治疗措施,有望大大提升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水平。

据动脉网介绍,该款脑控外骨骼康复系统产品(eCon-Hand脑机接口主动康复训练系统)已经进入NMP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申报冲刺阶段,融资资金将用于加快该产品市场拓展落地;

产品特点

神经反馈:外骨骼康复机械手与脑电帽形成数据连接,患者的脑电波信号被解析后可以控制康复机械手运动,为患者提供神经反馈,从而形成闭环运动控制回路。通过反复的神经反馈训练,患者的手功能将得到显著提升。

运动想象:患者在训练过程中需要执行规定的运动想象任务,从而诱发特定的脑区激活模式,这种脑区活性的改变有利于患者的脑功能重塑。脑电帽将实时记录患者的脑电波信号,并从中解析患者的运动意图

来源:念通智能官网

2、科研产品

2-1 iSense多模态生理采集系统

iSense是一款高导联、高性能、多模态的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可同步采集头皮脑电(EEG)、皮层脑电(ECOG)、高密度肌电(HD-EMG)、肌电(EMG)、心电(ECG)等电生理信号,同时支持惯性单元(IMU)、皮电(EDA)、血氧(SpO2)等生理信号测量,为用户提供全面的神经活动观察和分析能力。系统支持光学、声学、按键等多种标签方式,能够灵活地记录和标记实验中的事件和刺激,帮助研究人员更准确地分析神经信号与外部事件的关联性。

2-2 iRecorder无线EEG/ERP脑电采集系统

iRecorder是一款8/16/32通道的科研级无线EEG/ERP脑电采集系统。脑电放大器的通信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设备结构紧凑,重量适宜,方便携带,在保障信号质量的同时为用户提供友好的使用体验。另外,该系统可以依据实验方案自由布置电极位置,使用方式灵活,可以满足个性化科研需求。

2-3 iFocuS便携式脑贴

iFocus便携式脑贴可实时记录用户的额叶脑电波数据及 姿态传感器数据并根据实时数据智能识别用户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产品可用于ASD和ADHD等患儿的注意力辅助训练,为用户提供最客观的康复效果评价方法。结合针对儿童注意力缺陷设计的康复训练游戏,可以帮助ADHD儿童轻松实现居家康复。产品配合无纺布电极贴使用,还可以采集ECG、EMG等电生理信号。

2-4 iStim多参数神经电刺激仪

iStim电刺激类型为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和功能性电刺激(FES),适配公司脑电产品。可用于多种实验范式:MRCP-BCI、SMR-BCI、SSSEP-BCI、正中神经电刺激促醒、躯体感觉诱发电位、选择性感知、疼痛研究等。

2-5 eCon-Alpha智能肌电臂环

eCon-Alpha智能肌电臂环是一款可穿戴式肌电臂环。通过采集前臂肌肉神经电信号与肢体运动信号进行自然手势识别,能精确预测用户的肢体运动,使用户更加直观地操控数字世界。

3、设备软件

实验范式编辑与管理、多模态数据采集与同步、多 模态数据管理与分析、多模态算法结果呈现。eConLab 实验刺激编辑与管理模块以便捷、低门槛为目标,通过直观简单的 UI 编辑操作即可实现复杂的心理学实验范式,同时支持代码插件提供更高阶的流程控制。实验刺激流程与多模态数据采集强耦合,系统目前支持脑电、眼动、心电、面部表情、语音等多种神经-生理-行为数据的同步采集。支持多模态数据的预处理与特征提取,支持人工智能算法的接入实现实时的生理状态检测,如情绪识别、运动估计、疲劳检测、注意力检测等的实时呈现。系统为心理学、神经科学、生物医学、广告设计等学科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图片信息均来自:念通智能官网

据悉,2024年,上海念通智能在脑机接口领域多点开花:eCon-Hand康复系统完成国内首个康复脑机接口GCP临床研究并进入注册申报阶段,同时公司获批上海市养老科技专项,推出高导联多模态生理监测系统,助力脑疾病精准诊断与治疗。

在董事长束小康看来,脑机接口的核心在脑电测量与AI算法突破,未来将更多聚焦AI研发与大规模脑电数据扩增。目前,念通智能已与50余家医院合作,逐步覆盖脑卒中、孤独症、阿尔茨海默症等领域,展现强劲发展潜力。

市场分析

仅从医疗类市场看,麦肯锡预测脑机接口医疗应用市场规模有望在 2030 年达到 400 亿美元,并于 2040 年达到 1450 亿美元。其中,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为主的严肃医疗的潜在应用规模 2030年预计为 150 亿美元,2040年为 850 亿美元,而以情绪评估与干预为主的消费医疗的潜在应用规模 2030 年预计为 250 亿美元,2040 年为600 亿美元。

根据量子位的测算,目前我国脑机接口设备的市场规模在十亿级,约占全球市场总份额不足十分之一。到 2040年,我国脑机接口行业综合市场规模有望超过 1200 亿元,CAGR 约26%,直接市场规模(主要为设备)可能超过500亿,CAGR达到21%。

根据 Precedence Statistics 数据,2023 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为 23.5 亿美元,预计到2033 年将增至 108.9 亿美元,2024 年至 2033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17.2%。

2013 年以来,美国、欧盟、日本均在战略层面对脑机接口进行布局,带动了产业发展美国启动“大脑研究计划”,欧盟发起“人类脑计划”,日本制定 BrainMINDS 计划(BrainMapping by Integrated Neurotechnologies for Disease Studies).

以 2013 年为分水岭,此后全球新增脑机接口数量快速上升,直至 2018年之后放缓。截至 2023 年1季度,截至 2023 年1季度,全球脑机接口代表性企业数量超过 500 家。据 DataBridge MarketResearch 统计,截止 2022年底,全球脑机接口代表企业融资累计超过 17.4 亿美元,其中美国占全部总投融资额的 50%,中国占比接近 30%。投融资活动主要集中在早期风险投资(天使轮、种子轮、A 轮 ),马斯克旗下的 Neuralink等明星企业受资本的关注度较高。

美国在脑机接口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大部分侵入式脑机接口研究集中在美国,神经界面技术不断创新并取得成果,如外周神经电极、三维电极、柔性电极、环形电极和光遗传技术的应用。相比之下,欧盟和欧洲国家更注重神经疾病研究,主要聚焦干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而日本则侧重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并推动脑机接口与机器人系统的集成。

脑机接口领域的全球临床试验动态中,干预性研究的数量显著多于观察性研究,占据 80%以上。

脑机接口技术未来几年将在医疗、智能硬件、神经科学等多个领域实现突破性发展。尤其是在康复医学领域,脑机接口有望成为脑卒中、帕金森症等疾病患者的康复新希望。虽然目前这一领域的应用还处于逐步推进阶段,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脑机接口产业必将迎来快速增长,并为全球医疗健康事业带来深远影响。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更多创新技术的涌现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推动整个行业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医疗服务。

0 阅读:6
凌青谈健康

凌青谈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