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有朋友留言问我,说怀疑自己有脾虚的问题,但不知道有什么标准可以判断?这让我想起前几年有位胃息肉患者来找我,他也提了差不多的问题。
那位患者胃内有两个息肉,体积都不大,最大的直径刚到8mm。但他很疑惑,觉得自己平时没什么不舒服,身体挺健康的,不知道怎么就长出个息肉。
我就问了他下面几个问题:
1、食欲如何,是否有明显不想吃东西的迹象?
2、吃完饭后会不会感觉腹胀不适?
3、大便如何,有没有长期便干、便稀,或者两者交替出现的情况?
4、有没有感觉自己的皮肤发生变化,出现晦暗、发黄、没有光泽的改变?
5、有没有感觉莫名疲劳,四肢没有力量?
患者仔细思考了一下,发现自己还真的出现了几种症状,但都被他忽视了。比如说他食欲比过去确实有明显下降,感觉饭后好久都不会饿。
饭后腹胀他说不上来,但就是感觉吃下去的东西很长时间都没有消化,一直在胃里堵着,不给新来的食物“让路”。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消化不良。
还有乏力,他确实干活的时候感觉力气不如以前,稍微活动一会儿就会疲劳,四肢仿佛坠了东西一样沉,他一直以为是自己岁数大了,体力下降,就没有在意。
这五个问题,出现两个就要小心了,像这位患者一样出现三个,那就应该尽快去找个专业中医看一看了,很有可能是脾虚问题,而且较为严重了。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负责将食物和水转化成身体能吸收的精微物质,供给全身脏腑。脾虚日久,脏腑与四肢肌肉都气血不足了,自然容易疲劳,就连消化的速度也变慢了。
水液如果不能及时被脾胃转化,在体内停驻时间长了,就容易聚而成痰,痰湿在胃黏膜上不断积聚,最终就会凝结成胃息肉。这位患者的胃息肉,就是如此来的。
针对他的病情,我当时是以自拟的“健脾消结汤”作为基础进行调理的。该方分为健脾与消结两个部分。
健脾部分以党参、白术、茯苓等药材为主,主要是恢复患者的脾胃功能,使水液和食物能正常转化,疲乏与消化不良都能正常消退,构成息肉的痰湿也失去了来源。
消结部分则以半夏等化痰草药与白僵蚕、蜂房等虫药配合,尽快将体内积存的痰湿化解掉,并借助虫药的峻猛药性,快速消减息肉体积,使其自然崩解。
如此调理了三个月时间,患者食欲下降、疲乏无力、消化不良的症状完全消退,息肉本身也消失不见了,至今都没有复发。
如果大家也对自身的状态有所怀疑,觉得可能是有脾虚问题,不妨自问前文说的那五个问题,如果有三个以上符合,最好是尽快找专业中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