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裙子的士,最动人的诗:叶嘉莹百岁人生》,李云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24年12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自2021年初至2023年底完成,写作过程中与叶嘉莹先生多有交流,经叶先生亲自审订、认可,并同意出版,对叶先生的家世、心路历程、诗词学探索、诗词曲创作、教学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梳理与解读,附有叶先生百岁诗文编年目录,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史料翔实、严肃、客观,可以使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叶先生的士人思想、诗人性情、学术成就,及其诗教精神。
全书全为六章,第一章家世与思想,挖掘出叶氏家族文化特质对叶先生“弱德之美”与“士”之精神的影响;第二章生命体悟与心路历程,展现了叶先生百岁人生不同阶段对生命的深刻体悟及丰富曲折的心路成长变化历程,细微揭示了其从“清者”转变为“任者”的艰难过程;第三章诗学、第四章词学,梳理了叶先生以生命体悟为核心的诗学思想,以及在此基础上以中西文论互鉴的方法对词学进行的理论建构,从中可见其学术创新精神;第五章诗词曲创作,评述叶先生古典诗词曲创作的特点与成就,以“象喻中的生命书写”“千古情痴是词心”等概括其诗词的特点;第六章总结分析其诗词教学方法及对当下的启示。
目 录
引言
第一章 家世与思想
第一节 诗词人生背后的家族文化
第二节 叶嘉莹的“士”之精神
第二章 生命体悟与心路历程
第一节 兴于诗
第二节 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
第三节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第四节 从“清者”到“任者”的转变
第五节 一朝天外赋归来
第六节 故我变新吾
第七节 托身从此永无乖
第八节 依然尼父是吾师
第三章 诗学
第一节 传承的责任
第二节 以生命体悟为中心的诗词评赏方法
第三节 生命体悟诗学的回响?
第四章 词学
第一节 词学的承继与探索
第二节 中西文论互鉴中以生命体悟为中心的词学创新
第三节 中西文论互鉴中对传统的突破
——从张惠言《水调歌头》五首比较叶嘉莹与缪钺的说词方法
第四节 通向自由与心灵不死:叶嘉莹与朱莉娅·克里斯蒂娃
第五章 古典诗词曲创作
第一节 诗
第二节 词
第三节 曲
第六章 诗词教学
第一节 海外诗词教学中遇到的困境
第二节 诗词教学方法
第三节 诗词教学成功的其他因素及启示
结语
附录
一、叶嘉莹诗文编年
二、鲁迅战斗精神对顾随的影响
三、本书作者已发表相关论文
四、北冥有鱼
参考文献
后记一 文笔迅速文思敏捷的李云老师
后记二 写作缘起、过程与体会
引 言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出生于北京,自幼在家庭中受到诗词文化熏陶,大学时在辅仁大学授业于“苦水词人”顾随先生,1945年毕业后,即开始从事诗词教学研读工作,迄今近八十载。
2016年春,叶嘉莹先生在迦陵学舍海棠树前,李云摄。
1950年代叶嘉莹曾任台湾大学教授,并在淡江大学、辅仁大学任兼职教授。1960年代应邀担任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哈佛大学客座教授,后任教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自1970年被聘为终身教授,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of Canada)院士。
1979年叶嘉莹申请志愿归国讲学,先后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讲学,并多次受邀到美国、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多所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及访问教授,开设诗词课程,受到海内外学生的广泛欢迎。
叶嘉莹在诗词创作、诗词理论建构及诗词文化传播中做出突出贡献,其丰富、曲折、多难的诗词人生也倍受关注。
她幼年生活在乱离时代,经历丧母之痛;青年时在台湾,遭遇白色恐怖,丈夫被关押在监狱三年之久;中年岁月又遭受痛失爱女贤婿的打击。但是,她却没有被困厄的命运打倒,一直以顽强的意志持守自己的品格与“道”。
20世纪70年代末,她坚定地做出自费回国教书的决定,以自己的所学报效祖国,将自我投注到诗词事业中,从而超越了小我,走向大我。
《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
20世纪90年代,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退休后,她在南开大学建立中国文学比较研究所,捐献十万美金设立“叶氏驼庵奖学金”及“永言学术基金”。晚年她又向南开大学两次捐献计3568万元,用于诗词文化教育事业。
叶嘉莹始终恪守儒家思想,重视精神修养与文化传承,淡泊金钱名利,主张“弱德之美”,身体力行,受到人们的赞赏和爱戴。
当前,关于叶嘉莹的生平传记以及对其诗学与词学进行研究的著作,已经有好几种出版,但是其曲折复杂的心路转变历程,诗词曲创作的特点及学术建构的渊源脉络等,依然有待于我们深入挖掘和不断发现。
在叶嘉莹先生期颐之际,对其百岁诗词人生进行总结回顾,于心灵对话中与其进行深层次交流,深入阐释其“士”之精神修养的内涵,揭示其学术思想的精神与义理,显得尤为必要。
《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
本书努力以翔实可靠的资料呈现叶嘉莹先生的百岁人生道路,对其家族文化特质、各阶段诗文中的生命体悟与心路历程、诗学与词学理论建构、诗词曲创作特点、诗词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较为系统地梳理与深入挖掘,力求展现其思想性情及学术道路的发展轨迹,总结归纳其诗教精神及启示意义。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经过叶嘉莹先生本人的审阅与批评,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解读诗人诗作时易犯的附会、臆断等毛病。但笔者才疏学浅,时有言不称意之感,书中所写为自己研读所得和真切体会,希望为读者认识叶嘉莹和学习诗词提供一些线索与脉络。
欲深入了解叶嘉莹先生,还需要亲自去阅读她的著作。书中疏漏不足之处,祈请各位师长与读者不吝赐教,以使本书更为完善,不胜感激。
《叶嘉莹手稿集》
后记(节选)虽然早已完成初稿,却迟迟不敢动笔写后记。之前,我从来不敢想能完成这样一部书稿,现在也颇为惶恐,叶先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又有何德何能来评述先生呢。借此契机,以向大家说明我跟叶先生之间的因缘,以及完成书稿的过程。
一
提到我的学习经历,我很自卑。因为种种原因,我的第一学历是中专,然后自学大专、专升本,考入天津师范大学读硕士,才正式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当时我并不明白学术研究的意义,却想通过研究使人生获得指引。
《驼庵诗话》
一次,我看到顾随先生的《驼庵诗话》,封底上印着叶先生的话:“自上过先生之课以后,恍如一只被困在暗室之内的飞蝇,蓦见门窗之开启,始脱然得睹明朗之天光,辨万物之形态。”这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于是我选择顾随作为研究课题,完成《顾随诗学与词学思想研究》硕士论文。实际上,我当时因为能力有限也未能真正读懂顾先生。
毕业后,我参加了工作。我的硕士导师曹庆鸿女士是叶先生的博士,介绍我去南开大学旁听叶先生的课。住所离南开大学较远,上课一般为晚上,我到的比较早,就站在楼下仰望楼上的灯光,光明而温暖。
上课时,听着白发的先生在桔黄色灯光下吟诵、讲解,内心宁静而充盈。下课后,我匆匆忙忙穿过夜色,在冷风中等公交车。我曾写下我的感受:“感谢叶先生讲解诗词给我心灵的洗涤,每次上课我都是怀着朝圣者的心情,每次归来我是满载欢欣与收获,如获至宝一般,揣着一颗兴奋激动的心,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往往会高兴的跑起来,跳起来,像个少年。”
2013年,我考上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在宋常立教授的指导下开始研究近代小说。毕业后,我给叶先生写了一封信,说明这几年的学习经历,想跟她做博士后。先生答应了,我幸运地由再传弟子成为她门下的一名学生,帮她整理一些讲稿。
《为有荷花唤我来:叶嘉莹在南开》
那时,叶先生虽已逾九十岁,但精力还非常充沛,如果我踏实研读,很有机会获得她的大力指导。但是我所工作的学院却宣布不再招生,让我们自谋出路,我四处投递简历。
因为我的第一学历,往往在报名阶段就被拒之门外。有资格报名的,即使在初试中得了第二名、第一名,甚至已经给对方代课了,通过了试岗等环节,最后也被刷下来。频频碰壁,恓恓惶惶如丧家之犬,几乎怀疑人生。
迫于生计我四处奔波,而且急功近利申报博士后基金项目,整理资料也不能认真完成。先生批评我,你不展开实际研究,光想着拿一个项目怎么可以。先生还说,你以后要做学者的,怎么能粗心大意。
先生说的很对,令我惭愧,可惜我当时并不明白“学者”的神圣职责,只是为眼前的生存问题焦虑。后来我发现焦虑没有用,唯有在实际研读中,才可以有内心的安定与前途的光明。
写出站报告时,我连日研读顾随,颇受启发,曾写一首小诗:“一朵红花见,迎风尚自开。天晴花更好,歧路莫徘徊。”我想只要坚定追求,目标总会实现,上天不会让一个“有志于学”的人走投无路。
后来,我完成博士后任务,准备出站。很幸运,天津科技大学答应接收我,顺利办完入职手续。自此,我终于稳定下来。到新单位以后,我继续进行近代文学研究、顾随研究,也帮叶先生整理一点讲稿。
作者和叶先生在迦陵学舍海棠树下
二虽然我钦佩先生的品格,喜欢听先生讲课,看先生的书,偶尔也会动一下研究念头,但很快就会打消,因为我觉得太难,对我而言简直是不可攀登和逾越的高峰。我也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会写出研究叶先生的论文。
那天,我在科大遇到了外国语学院的王振平教授(科大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曾在天津师范大学读博士)。他问我叶先生的学术思想是什么?我一时语塞,简单说了几句。他表示怀疑,建议我应该弄清楚。我觉得自己真是一个不合格的学生,对先生了解竟然那么少。
寒假,写关于顾随的论文,我又翻开王国维《人间词话》,霎时之间,我有了顿悟的感觉,他们分明是在说自己的生命体悟呀。同时,我读到詹福瑞先生的《诗仙 酒神 孤独旅人:李白诗文中的生命意识》《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文学感悟力》等论著,颇受启发,写了一篇书评。
我给叶先生发了一封电邮,说:“近来我研读王国维、顾随与您的作品,有一个发现很想向您汇报,就是您三位先生的诗学都是生命诗学,以生命感悟为中心的诗学,切中了中国诗歌传统的命脉,故能够将中国诗学发扬光大,这种传统是自孔子、屈原、司马迁以来就形成的一种中国式诗学。”
《我的老师顾随先生》
叶先生很快就回复了,说:“是读书有得之言,很好。”并且表示文稿完成后愿意看一看。于是,我开始了对叶先生的研究。
能够跟研究对象直接交流,看起来是一项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实际上写作过程非常艰难。我先是完成《中西文论互鉴中王国维、顾随、叶嘉莹以生命体悟为中心的词学传承》,2万多字的文稿先生全部认真看过,然后打电话叫我过去。
我高高兴兴去了,见面后先生却批评我,认为我没有深入理解她的词学,只是停留在表面。我垂头丧气,把文稿拿回来重新写。之前的几乎白写,我想干脆放弃吧,为何要研究叶先生呢,研究原来轻车熟路的近代文学不好吗。
可想归想,我还是咬牙坚持,一番苦读后完成一篇《中西文论互鉴中叶嘉莹的词学创新》。先生看后又打电话叫我去拿。怀着忐忑心情去了,先生微笑着夸奖我:“李云啊,你真是用功,一般人看到那些英文,掉转头就走了,不再看了,你却能够看英文,说明你英文功底还是不错。”得到先生的认可,我简直要欢呼雀跃,但接下来先生还是让我继续完善。
研读叶先生太难,我对原来近代文学也难以割舍,本来想写完一篇论文有个交待就行了,但看到知网中近年来关于先生的研究文章往往流于表面,觉得自己有责任深入挖掘,王振平教授也总是鼓励我应该继续深入探索。
《叶嘉莹自选集》
2022年,我似乎一直处于写作旺盛期,几乎每个星期就写出来一篇几千字的论文,拿去给先生看,再去听先生训话。因在疫情期间,先生告诉我写好了可以随时送过去,交给她的保姆。她看完了也交给保姆,我可以随时去取。
我又继续写了《叶嘉莹以生命体悟为中心的词学创新》《叶嘉莹以生命体悟为中心的诗词评赏方法》《从水调歌头五首看叶嘉莹与缪钺的说词方法》等一系列,提出叶先生的诗学以生命体悟为中心,得到了她的认可。
以前读博士、博士后时,写论文都较顺利,听别人说见导师就紧张的感觉我很少有。但这段时间,我却总是紧张。叶先生批评我往往欲抑先扬,欲扬先抑,我的情绪就在抑扬之间起伏。受到先生否定,我就觉得几乎不能再坚持下去;得到先生肯定,我又觉得欢欣鼓舞。
每有一篇文稿通过,我就觉得前进了一步,理解更为深入。在研读中,跟随着先生的学术历程,我觉得自己也一步一步攀登到一座高峰,虽然艰险崎岖,但风景奇美,不愿意下来。
写作《叶嘉莹诗词人生背后的家族文化特质》时,因为涉及叶氏家族中人的一些情况,先生说她向来持弱德之美,不习惯做毫无保留地展示。我说这样能够让大家更理解您,她才同意文稿后半部分由叶言材老师负责审阅。
完成此文后,先生与我有一次谈话,说自己实际上是一个诗人,希望我不要只停留在表面叙写中,应该从诗文中深入挖掘,写一篇更好的文章。我当时信心满满,没想到后来却倍受挫折。
如果说前面研究诗学词学理论进展还算顺利,那么后面研究叶先生的思想性情就异常困难,篇篇都潜伏着危机。先生要求严格,实事求是,不能夸耀,不能附会,不能说空洞的话,一定要用学术的语言,不能用非学术的语言,对于诗心、词心、文心分析得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她决不会降低标准迁就。
对于写得不对的,先生有时颇“冷酷无情”,也不愿详细解释为什么,只是让我去看书,去领悟。她甚至说:“诗,你能理解就能理解,不能理解就理解不了,这真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情。”
《人间词话》叶嘉莹讲评本
我是一个直率笨拙的人,也不会有技巧的与先生沟通。而且先生最不相信空口说白话,一切都要写出来才算。我只能写,写出来行就行,不行就重写,有时几千字、上万字文稿就作废了。
暑假,因为母亲回老家,我在家务之余,勉强写了《试从叶嘉莹的诗文探其生命体悟与心路历程》(包含九小节,约4万多字),因为不能集中精力,水平较以前有所下降。叶先生看后整体不满意,认为不是学术的语言,很长一段时间都对我持怀疑态度。
我干脆把前面4万多字都不要了,凝聚精神,全部重新写一遍。第1-3节,第7-9节通过审阅,第4-6节却一直没有通过。先生对我的怀疑略有改观,但觉得我还是不能跳出来写。我觉得自己在一定程度上读懂了叶先生,只不过一时之间找不到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当然也是因为我没有达到那个高度。研读一时陷入困境,难以进展。
最令我纠结和痛苦的问题是我一心二用,不能专心致志,总是想回归原来的近代文学研究,那大概就是我的舒适区,而且我承担的社科项目必须要结项,否则就要延期。学术研究具有精专性,越专一越好,我却同时做两个不同领域的研究,忽而小说戏剧,忽而诗词,觉得自我要分裂,反复自责为何要跨界,矛盾至极。
焦虑无用,对我而言立刻行动是解决压力的最好办法。我重新开始近代文学研究,回到自己熟悉的领域,每次查找资料我都有一种沉潜到大海深处去打捞、探寻的快乐,在那里我发现很多别人没有发现的真相,写成相关论文。
《传承与突破——近代天津小说发展综论》,李云著,天津社会科学院2018年12月版
在我终于完成近代报刊文学研究任务后,转过头又回来研究叶先生,感觉身上还是湿漉漉的,粘挂着缕缕的海藻,串串的水珠在阳光下闪耀光芒,散发着海水的气息。抖一抖水珠,我就开始了攀登。
研究叶先生确实是一种攀登的感觉,必须要站到高山上才可以探得。说来奇怪,在我从叶先生研究回归到近代文学时,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样,从近代文学回到叶先生研究时,似乎也有所精进。
假期中,我又发奋狂飙,为先生全部诗、词、曲、论文和论著等制作编年,整理了近十万字的年谱,初步还原先生百岁的学术历程。
梳理过程中内心总被震撼,不止一次滴下泪水,编成年谱后,我仿佛清晰地看到一座巍峨的高山,气象森然,一座宏伟的宫殿,华美庄严。我给王振平教授发消息说:“我觉得研究真是有魔力的一件事,只有真正深入探究才能发现问题。
我越写越觉得叶先生的伟大和孤独,大家几乎不能真正地理解她。当然,我也越写越觉得自己的渺小和悲哀,这么愚钝。”我遗憾为何不在先生精力旺盛之时研读她,能够更好地与她交流,但也庆幸毕竟先生还能够评阅我的文稿。
在学术年谱以及之前文章的基础上,我又撰写了《从‘清者’到‘任者’——叶嘉莹20世纪60-70年代诗文中的心路历程》(原来心路历程中没有通过审阅的第4-6节),先生提出了完善建议,说我应该学会引经据典。
我继续写了《从‘清者’转变到‘任者’的内在因素:传承的责任》,这是认清叶先生学术道路的关键一环,之前却被忽略,先生看后尤为高兴,在文末写到:“是用心有得之作,可喜也”。
《性别与文化:女性词作美感特质之演进》
然后,我又完成《生命体悟诗学的共鸣与回响》,提出先生完成的是“生命体悟诗学”,先生也表示同意,认为“是有所感悟的心得之作”,并建议我进一步完善。
至此,我几乎完成对先生学术思想的初步探索,唯有对先生的诗词曲创作没有评。出版社已经同意出版,不评是可以的,但我还是以固执和冒险的态度,评了先生的诗。我内心忐忑不安,先把第一节《叶嘉莹对前代诗人的承继》给先生看,得到了肯定,她说:“颇有所见,未能发挥”,我想先生眼光真是太犀利了,看出来这只是一个开端。
然后我才敢把《叶嘉莹对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开拓:象喻中的生命书写》给先生看,她在篇尾写到:“是读书确有心得之作,可见你读我的作品确有心得,可喜也。”
接下来,我又完成《历史、记忆与空白:论叶嘉莹古典诗歌叙事功能的承继、拓展》、《评迦陵词》、《评迦陵曲》等一系列,也都通过审阅。
先生在电话里对我说:“李云,你真是用功,研究我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我要谢谢你!”在研究中,我几乎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从研读中获得的思路、方法来评说先生。
我要感谢先生一路引导我还来不及,先生却对我说谢谢,眼泪不禁涌上我的眼眶。先生的认可对我而言是最高的奖励,我终于能够完成自己之前不能完成的研读,写出我对先生的认识和理解,对先生的心路历程、诗学与词学贡献、诗词创作的特点与成就等做出较为系统的评述。
在此艰难而奇妙的研读过程中,我最为感谢的就是恩师叶先生。她不嫌我资质驽钝,让我尝试。现实中她对我的批评、鼓励、怀疑和启发,都是使我坚持前进的动力。
迦陵书系
著述中她的思路、方法、情感和意志,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养分,让我越深入研究越思维清晰,越坚强、有力量、有智慧,我想这就是一流学人的价值与意义,他们本身就是智慧和宝藏,凡是研读他们就会获得沾溉。现在回过头来看以前写的文稿,连我自己都惊讶,觉得简直再也写不出当时的水平,而且每读一过也能从中受益。
然后我要感谢支持我的师友,在我写不下去的时候,王教授总是给我最大的激励,让我不要放弃。几乎我每完成一篇初稿,都先请王老师看,提出意见。
汇成书稿后,王老师对初稿也审阅了两遍,并提出修订意见。王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真是难以言谢,无以回报。叶言材老师也给予我无私帮助,通过他的折射我才更加真切理解先生的性情。
当然,家人是我最为坚强的后盾,让我能够从事研读,如果没有他们帮助,我简直不能够生活,还谈何研读……感谢的人有很多,虽然我不能在此一一说出你们的名字,但我心里深深地记着你们对我的鼓励、关怀和帮助。衷心的谢谢大家!
一路走来,我如此幸运,是诗与文学赐予了我福祉。我不曾忘记幼时的文学梦,研读中也常随手写下一些文字,最后请允许我用一篇不成型的“散文诗”表达自己的感受,题目为《对话》:
《迦陵谈词:叶嘉莹品最美古词》
我来自一个黑暗的世界,人们在黑暗中摸索生活。我要找到一条路,那里通向光明。我做过多种尝试,路却不通。最终我找到了一线光,向它攀登。
我在山脚下仰望,我听说山顶住着师。我将我采摘的鲜花献给她,她只哂笑一下。在她脚下,那些花朵立刻枯萎,失去光彩。我垂头丧气,请她允许我去圣殿参拜,她说去吧。
我向她请求钥匙。她略有嗔怒,只说你去就是。
拜别了师,我走向圣殿,那是我梦想中充满光明的地方。殿门厚重,门却没有锁,原来门并没有锁,我一阵欢喜,推门跨了进去。
可是,并没有我梦想中的璀璨光华。一切都在黑暗沉寂中,只听得见自己的脚步和呼吸。我只能退回。
我向师乞求火,师准许了我。带上火种,我再次来到圣殿。借着火光,我看到四周的雕像和文字。他们被深深嵌刻在墙壁上,却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令我惊心动魄。火光渐息,我在半明半暗中摸索这些嵌刻。
我想再次向师乞求火,但师在休息中,唯见一片白光,并没有火。
我再次鼓起勇气,走进圣殿,却看到一缕追随我的光,让我辨清壁上模糊的镌刻。待我拚尽所有目力看清之后,眼角流下泪,掉落到地上。一幅幅壁刻,变得生动、清晰。我遇到一个又一个的人,向我倾诉、叹息。
师注意到圣殿闪烁的灯火,是谁?谁在那里?
是我。我从圣殿出来,走向师。她看到我背后、身上,周边闪亮的光晕,照亮了屋宇。
她向我微笑,玉质的脸上发出柔美的光泽。在一片光明中,师通体闪耀着由七彩汇聚而成的光,斑瓓的色彩闪耀成一片白。
我捡起那朵枯萎的花,她重新焕发了生机。
自此,我知道,我走到哪里,哪里就会亮,因为我自身就蕴含着光。
写于2022年12月28日夜晚
《迦陵谈诗》
再 记时光荏苒,上面所记已是一年多前之事,现在回顾那段写作历程,倍感珍贵,也百般庆幸,虽然也曾矛盾纠结,但毕竟没有放弃。
总体而言,本书写作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关于叶先生的诗学与词学理论部分(第三、四、六章),这部分看似难,实际较为容易,因为它客观存在,只要进行细致梳理就可以把握。对于先生的“兴发感动”“弱德之美”理论我没有做更多阐释,而是提出了“生命体悟诗学”,将它们都纳入其中进行梳理,这样有一个好处是使叶先生诗学与词学的脉络较为清晰,但也有不足之处就是没有对“兴发感动”“弱德之美”两个理论的义理进行集中深入的挖掘,而是散见于各章节中。
其中《叶嘉莹与朱莉亚·克里斯蒂娃》是写得比较顺畅和满意的一篇,先生审阅电子版后直接就通过了,以朱莉亚为参照可以更加清楚的把握叶先生诗学与词学的意义,突显出先生作为学者的创新以及启蒙精神。
第二个阶段是关于叶先生的思想性情和诗文中的心路历程(第一、二章),这部分看似简单,实则很难,而且是非常难,我几度想逃避,但王老师说你研究一个人终究不能绕过她的思想,所以我就硬着头皮写,后来也终于体会到叶先生的诗人性情,把握住她对精神品格的持守和对道的追求。
《好诗共欣赏:陶渊明、杜甫、李商隐三家诗讲录》
她所处的精神境界与常人完全不同,如她在《从李义山〈嫦娥〉诗谈起》中所说,诗人所得是高举远慕之理想境界,此一境界偶然被一些“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的人窥见,必将沾沾自喜,而诗人却不以此自喜,反而是欲求为常人有不可得者,因为诗人天生如此。
从诗文中探究先生的心路历程时,我也进行了挖掘,指出她外表内敛柔顺,内心却拥有强大的“热力”——热烈执着的感情和磅礴的力量,她的性情有沉潜内敛的一面,也有豪放激扬的一面,我唯恐这样说会被批评,但她都没有否定。
现在想来,作为一个真正的诗人,她当然是有着丰富热烈的感情的,可我之前却为何没意识到呢。个人认为,对叶先生心路历程的探究较为细致地展现了她在人生几个阶段的生命体悟和思想转变,逐渐从弱小成长为坚强,完成自我又超越自我。
第三个阶段是关于叶先生的诗词曲创作等(第五章),这部分最难,是在前面一系列的探究基础上最后才得以完成,并得到了叶先生的夸奖。
我想那是因为我比较准确地把握了先生的思想、性情和理想、志意,辨析了她与前辈诗人的同与不同,指出她诗词中有一种前无古人的独特境界:与命运相搏和死而后生之境,蕴藏着柔韧的拼搏与战斗精神,表现出生命重生的勃勃春气,并且最终达到了圆融。
我认为叶先生在困厄中选择归国教书,“是她对命运的一种宣战。如果用诗歌的语言来说,犹如她从命运之神的手中夺过打神鞭,向那无常之命运奋力击去”,写作时我深恐这种比喻不被她本人同意,没想到先生也认可了,后来我看到先生讲自己的诗时说到“一拳击碎虚空”,印证了我所说的“战斗精神”。
《弱德之美:谈词的美感特质》
所以,“弱德之美”在隐曲存在的同时,是以一种更为强大、持久、坚韧的力量来承受、抵抗外界之势力,正是因为有更为强大、持久、坚韧的力量,才能够在强大之外势压力之下不被打倒,保持一种约束收敛之美。
另外,我指出叶先生的词“千古情痴是词心”“开拓词中意境新”“神致飞扬似稼轩”等特点,都比较切合实际。
以我浅薄的学识而能完成这项研究,最主要还是得益于能够与先生交流。虽然我们都不擅长口头的语言表达,但是在困境中,有时先生的只言片语对我来说都犹如当头棒喝,有醍醐灌顶之功。
印象中深刻的一次,是在我写作心路历程时,先生问我:“你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了解我的性情吗?”是呀,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我跟先生学习、接触,貌似“知道”,但实际上却并没有深入的探究过。先生又说,在大学时候,堂兄曾用“黜陟不知,理乱不闻,自赏孤芳,我行我素”形容她,那时我才猛然懂得了一些先生的真实性情。
先生有些地方很不同于我们常人,一是她对自己的品格像艺术品一样珍重持守,这是常人难以体会和做到的;一是她特别专注于自我。
有一次我去先生家送稿件,保姆让我拿到书房。我进去之后,先生正在看电脑,我跟先生说话,并且递了一杯水给先生。但先生好像始终没有看到我,我就尴尬的退了出来。后来保姆让我再进去,我大声的喊先生,她才看到我,先生就是以如此专注的态度来工作的。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从萧红到叶嘉莹》
有时,我觉得叶先生是一位天才,当然她也非常努力用功,有深厚的中西学识,但天才因素还是有的,她1940年代的诗,以及1950年代、1960年代的文章就展示出“能感之”和“能写之”的天赋,她教书只是把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真诚地讲述出来,她也没有想到大家会那么喜欢,她甚至很少去考虑听者的感受,她说自己就是自然而然做了该做的事情而已……。这些轻描淡写的话都让我听得十分惊愕,使我对她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
先生的性情非常和愉,有一次我晚上到她家,她午睡还未醒,阿姨让我等一会儿,我就坐在客厅里看书,后来先生醒了,柔和地喊“小妹”。阿姨大声说:“先生,李云来了!”先生又说:“哦,李云来了,那我就起来吧!”
听到她醒来时那么愉悦的声音,我心里有一股暖流。当然先生也有非常严苛的时候,就是当她认为你肤浅,水平不够,不认真,不努力,不用功,不够高效时……她批评我是毫不客气的,当然,现在想来也是一种幸福。
总之,我最为遗憾的事情还是对先生的研读开始的太晚,本想协助整理先生的学术年谱,也曾想在先生指导下进行顾随研究,但最终都未能实现。主要原因还是我学识浅陋,意志薄弱,行动力差,容易动摇,考虑现实中的得失利弊,顾虑重重,错过了宝贵机会。
《四季读诗》
先生在诗中曾说“花飞早识春难驻,梦破从无迹可寻”,当时我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就觉得是梦破了,无处可寻了而已,但实际上的意思是,当你有一个美好的愿望,不付诸实践,就会像一场美梦破灭消失一样,最后无处可寻。
所以,当我们有一个好的想法和愿望,都要尽眼前的努力,落实它,也就是行动,叶先生最大的特点是“志行合一”,持之以恒进行她的工作与事业,这是我最终得出的一项结论,也是要与大家分享的心得体会。
如果你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如果你有内心的觉醒,那么,就是现在立刻去行动,而且持之以恒的行动,才能成功……
叶先生持弱德之美,她说出来或展现出来的仅是一小部分而已,深层次的她值得我们不断地深入阅读和用心体悟。本书有幸得到叶先生的审阅与批评,但只代表笔者的个人体悟,所写是笔者的心得体会,大家欲要全面深入认识叶嘉莹先生,还是要亲自去阅读叶先生的著作,进一步探索并发现她心魂深处惊心动魄的璀璨光彩,承继并发扬她的诗教精神。
2023年12月25日晚于天津
《千川映月唱莲歌:叶嘉莹著述版本图录与提要》
再 记衷心感谢北京大学程郁缀教授题赠联语,感谢青年书法家周东芬女士题写书名并程教授的联语,感谢青年书法家魏暑临先生题赠联语。感谢所有师友的支持和帮助。我们有一个共同心愿,谨以此书献给叶先生百岁华诞,诚祝先生身体康健,福寿绵长。
2024年10月1日
《古诗词课》
再记: 泰山其颓乎,哲人其萎乎虽然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但是当消息传来时,还是猝不及防,被击倒在地,世界一片沉寂。
我认为,当先生知道自己不能再为这个世界而工作时,才会毅然决然地转身离去,像庄子笔下的大鹏,她飞往南冥,而她的使命是要引南冥之水和光入北冥。像火中的凤凰,几番轮回,她又会以另一种面貌降临。
这个世界,有一些人,注定自己承受痛苦,为众生召唤光明,不忍看世界堕落、污秽,一定要播洒光明的种子,让人们洁白、美好、向上。
《迦陵各体诗文吟诵全集》
最令我难过的,是我不能为她做一些事情。我曾经羡慕过她的保姆、也羡慕过她的助理,能够贴身照顾她,为她而工作。而我,只能是远远地默默地,遥望她的灯光。
想到她的艰辛,世界上有几人能真正理解天才的孤独,那些漫长的无以温慰的寒凉时刻。想到她的快乐,幸而世界上有真正的诗与诗人,给了她心灵的慰藉,让她不再孤寂、忧惧,给她智慧与力量。
孔子、庄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李商隐、苏轼、辛弃疾、王国维,她以自己敏锐而颖慧的态度与他们对话,他们知道自己遇到了千载难逢的知己。想到她和愉的声音,叫我的名字。想到她的微笑,向我点头示意。
当时决定研读她时,就希望能出版一本书,希望有一天能完美地呈给她看,庆祝她的百岁华诞,书的装帧设计也有了,红色的喜庆封面。可是,总是各种推迟,个人实在无能为力,最后只能是留下无尽遗憾……
2024年11月24日夜
弟子李云泣写于天津
《叶嘉莹说诗词之美》
作者简介作者近照
李云,文学博士,2008年开始旁听叶嘉莹先生的课程,2016-2019年跟随叶先生做博士后,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