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县稔山镇的范和古村有一种契约精神:近千年不动摇的契约精神。这是古村范和人给我最大的触动。
这份触动来源于范和的城隍祖庙。
古称“饭箩冈”的范和古村建于元末明初。这座有600年历史的古村落里分布了大大小小十来座庙宇,城隍祖庙则修建于明代泰昌元年前后。
劝善大师原是城隍庙里的庙祝,生前为保全村的安宁而舍身,当时村里人约誓特设立牌位以世代供奉。据村里长辈讲述,各地城隍庙神像大同小异,唯有范和城隍庙门左边安放着“劝善大师”的牌位和塑像。
风水和传说做不得真,但民间传说里间蕴含的哲理却是后辈的财富。
民间有讲究,特别是客家迁徙民族注重“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在范和古村有这么一个传说,陈氏先祖弃官隐居在范和就是因为范和风水聚财旺族,其风水核心就在猪山(现猪山公园)。传说有一术士也看上这块风水宝地,并偷偷利用风水术将运气据为己有而破坏了范和的安宁。为了挽救全村运数,最后范和城隍庙的庙祝挺身而出牺牲自己挽回大势。唯一的条件就是在城隍庙的角落有个小牌位。
传说可以是主观的、美丽的、善良的,做不得真。但是,纵然时代更迭,城隍庙也修整、重建多次,但大门的角落里依然保留了“劝善大师”的一席之地。瞻仰细嚼,百味陈杂。
这是一种坚守承诺,说到做到,说一不二的契约精神。
一滴水可见大海。从对一个庙祝信守几百年,即可足见一个村的道德风尚。
社会文明的推进,人们相互之间的距离是远了?还是近了?这很难用一句话来回答,但是距离的改变不应该成为诚信和道德迷失的借口。“一诺千金”、“一言九鼎”、“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言必行、行必果”,这些一个个感人的诚信故事,现如今依旧是我们做人应有的准则。这也是范和古村城隍庙“劝善大师”的故事给予我们的启示。
城隍祖庙侧门一株巨大的参天古榕似乎在“诉说”着昨天的故事,和继续着明天的明天;庙门里不时飘出的袅袅青烟,彷如这个古村的从容和道德风尚,不断随着青烟渗透到全村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