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惠东︱走向红色历史的纵深

东江雄郡 2019-05-11 02:02:45

我要去惠东,看看红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看望红军的后代,听听红色革命故事。

我要去惠东,在“东江红都”喝一碗红军茶、走一段红军路,忆苦思甜。

惠东县高潭镇的中洞村,曾经是革命时期东江地区武装斗争的指挥中心。彭湃曾经在这里撒播下农运的火种,拓展了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中洞地处海丰、陆丰、惠东、紫金四县交界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东江第一次武装起义后,海陆惠紫四县工农武装先后进入中洞,展开武装割据的前期准备工作。中洞在此次内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洞人民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极其重要的广东革命历史诗篇。

大革命时期,这里诞生了红军早期的兵工厂、被服厂、医院。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也在这里建立了东江流域革命根据地。

“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余部在中洞也进行了有名的“中洞改编””。当时起义军余部挥师南下粤东,受到广东军阀重兵围堵,1200多名战士于1927年10月转战高潭中洞。高潭早期就有农民运动的基础:1925年5月中国共产党高潭特别支部成立。1927年8月,东江革命委员会成立,中洞成为东江特委和东江革委领导革命斗争的基地。这样部队到达中洞后得以安定,随即开始进行改编。

经过“中洞改编”,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一支拥有自己番号的正规军——中国工农革命军第2师诞生了。红2师的成立极大地加强了当地的武装力量,激发了广大群众革命的热情,东江土地革命斗争迅猛向前,高潭中洞一时成为“红色革命心脏”。

到1928年春,由于革命的形势急转直下,到2月底,广东国民党当局调集大量兵力,分三路攻打海陆丰根据地。东江特委硬拼硬打,实行阵地防御,因敌我力量悬殊,红2、4师损失惨重。至4月21日,红2师只剩140余人,分散于山中各村。东江特委根据广东省委的指示,将外地官兵及重伤员转移出广东,撤销了工农革命军第2、4师的番号。虽然番号结束了,但这段可歌可泣的斗争历史永留人间。

当年招待红军的“红军茶”,也因为承载了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成为惠东红色旅游文化的灵魂载体之一。现在的中洞红军咸茶馆,还能喝到原始的配方咸茶、当年的味道:将野菜、茶叶、粗盐、金不换、芝麻用擂槌研磨烂,再将煮沸的开水冲入,最后倒入炒米、花生米等,伴着一起下口,咸中带脆,有别于海陆丰的咸茶。

这是红色革命后代对革命先烈的一种祭奠与缅怀。戴木贵是革命烈士戴焕其的后人。当年红军来到高潭中洞村闹革命,便用该茶招待红军,还为红军腾出家宅作为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东江革命委员会办公地点和红二师师部。革命胜利后,为了纪念这段历史,便将咸茶改名叫作“红军茶”。

戴焕其早期在外读书,思想活跃,早期接触新思想,信仰孙中山,从外地求学回乡与黄星南、罗炽卿秘密串联发动农会组织。192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5月,为中洞乡自卫队提供粮食。同年夏,处于革命低潮的四县农军汇合中洞,他将家中两座大宅第腾出来供各县农军住宿和设置办事机构,将家中财产交公使用。1928年秋,敌军攻占中洞后,放火烧毁了“百祥楼”、“百庆楼”,戴焕其英勇就义,戴氏家业倾家荡产,家人流亡。

戴木贵说,敌军准备攻占中洞时,其父辈们果断组织家人和村民数十口人连夜护送受伤的红军前往距离村子约2公里的“燕子洞”躲藏。第二天早上天刚亮,狡猾的敌军竟然利用家犬跟随主人的方法,探寻到“燕子洞”附近。敌军猛烈攻击并在洞口放火,所幸的是“燕子洞”内有乾坤,岩洞里面有一条长长的隧道,还有水源、干粮,就这样保住了所有人的性命。但其父辈戴林仕在瞭望石上放哨发现敌军前来时,立马大声吼叫试图引开敌人,不慎从石头上面摔下,伤势过重,不幸身亡。

据统计,仅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高潭被杀害的群众就有2800多人,绝户400多户;而人口不足千人的中洞,惨遭杀害的就有700多人,绝户160多户。这些人当中,绝大部分都是因为参加或支持革命、追求共产主义理想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戴木贵说,现在日子慢慢好起来了,具有红色辉煌历史的家乡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观旅游。2016年,他便带着家人和传承祖辈的手艺,回到老家专门为远到而来的游客们做红军茶和红军餐。每次有游客过来,他都会骄傲地讲述他祖辈的光荣革命事迹,并热情地带游客参观百庆楼、东江印刷厂、红军井、红军医院、红军兵工厂、红军被服厂、红军俱乐部、红军炮台、瞭望哨等革命遗址。

祖辈三代都是革命者的江姐,从小就喜欢在家后山山顶的红军炮台、瞭望哨等旧址,听爷爷讲革命故事。

她的曾祖父曾经是一名私塾教书先生。彭湃把革命的火种带到中洞时,她的曾祖父秘密协助彭湃把革命星火点燃。发动带领贫苦大众参加革命,游说地主为革命者提供粮食和安身之地。

炮台的四周围绕着一条半米深的沟壕,这里也曾经是江姐儿时的“游乐场”。听闻,这是一条战壕,足有一米多深,是她祖辈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战壕和凹凸不平的基石已被树叶复盖,但仍然依稀可见当年战斗时留下的痕迹。

炮台的所在地是该村的制高点,可以看到入村的每一条路,四面环山,是一个非常好的哨点。红军在这里架设炮台后,一旦有敌人进村即可用炮火打击。

当年交通不发达,都是通过走路入村,依托地理优势,居高望远。这也是彭湃当年选择高潭中洞作为后方革命根据地的原因之一。

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无数的高潭革命者对革命的坚守,铸就了坚不可摧的“革命堡垒”,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东江革命史的壮丽篇章。

惠东是个有故事有情怀的地方,只有当你身临其中才能切身体会。

0 阅读: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