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仁带领的兵团进行了缩编,根据当时军队的编制,陈明仁需要从司令员降为军长,但陈明仁并无怨言,这也导致在后来授衔时,陈明仁的军衔只是少将。
毛主席看到后却并不满意,认为这个军衔太低了,应该是上将才对,那么,毛主席为何会如此说?
拟定授衔陈明仁选择和我党合作,和平解放湖南,也算是做了很多贡献,我党对他的所做所为也十分感谢,就连毛主席都格外欣赏他的大义之举。
然而,陈明仁所做的却并不是只有这些,反而在各方面都听从安排,包括对兵团进行改编的事情。
陈明仁原本是司令员,他原本率领的兵团被改编成了“中国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对他而言,部队还是原来的部队,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他也并不在意。
几年后,军队再次整编,他原本的第二十一兵团改编成了55军,部队进行了缩编,陈明仁的职位自然也就不能再是司令员,而是需要进行调整。
如果他还想要带领老部队的话,自然就需要从司令员的位置挪到军长的位置上,而职务不同,待遇自然也就是不一样的,这对陈明仁而言就有点儿不公平了。
然而,他曾经也立下很大的功劳,我党一向公平公正,陈明仁有功没道理委屈他,所以就觉得给他换个类似司令员的位置,这样一来职位虽然有了变动,但是却并没降职,还可以保证待遇。
这是个考虑得非常全面的提议,怎么看都是非常合适的,然而,面对这样的提议陈明仁还是选择了拒绝,对他而言,第55军都是他熟悉的兵,他还是想和他们在一起,所以虽然他成为了军长,他心里也是愿意的。
最终,我党选择尊重他的选择,让他能够按照他的想法来工作,只不过在几年后的授衔拟定上,还是对他造成了影响,根据他的职位,只拟定了少将的军衔。
授衔名单在交给毛主席后,毛主席也就看到了陈明仁的军衔拟定,他认真说道:“陈明仁的军衔低了,他怎么也应该是个上将。”
那么,毛主席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陈明仁本是国民党将领又为何能够成为上将?
道不同陈明仁是湖南人,从他出生起,就衣食不愁,家里还有条件去送他读书,因为家里条件可以,所以家里希望陈明仁将来的生活安稳就好,因此,他在毕业后就做了一名老师。
只可惜的是在接触到一些新思想后,陈明仁心中燃起一股热血,也想要干出一番事业,为此他付出不少努力,最终选择投笔从戎。
在作出这个决定后,陈明仁就开始为此而努力,而他的努力也在后面一次的战斗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正是因为这次战斗而让蒋介石看到了他的能力,并且十分欣赏他的能力。
也正是从这次开始,陈明仁也受到了蒋介石的一定重用,职位也在不断变化,而陈明仁也在不断发挥自己的作用,争取让自己一身所学能够有用武之地。
陈明仁的所作所为让蒋介石大为惊喜,因为他是黄埔一期生,蒋介石更是夸他是黄埔的一面旗帜,可见那个时候陈明仁还是非常受重用的。
后来,陈明仁率领部队进入缅甸作战,情况十分危急,因为前面的部队损失太过于惨重,却并没有接受到撤退的命令,反而是继续坚守在岗位上,这让他们感受到此事并不容易,便致电上级。
而陈明仁也在,恰好将一切全部都听在耳朵里,他立马下达命令让对方坚持,给对方吃了一颗定心丸,并且还对兵力做了重新分配,确保日军无论什么时候过来,都能够被拿下。
不得不说陈明仁的安排还是非常巧妙的,在他的安排下,日军在再次来袭时,却并没有占据一点好处,而是成功将日军给打退,拥有优势后,陈明仁继续扩大胜利的果实,让日军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陈明仁的名头也彻底打响,很多人都佩服他的作战能力,而他也的确表现十分优秀。
重新选择虽然陈明仁和蒋介石配合了很久,但是在湖南解放时,毛主席和蒋介石两个人却是完全不一样的选择,也正是这次不一样的命令让陈明仁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毛主席知道陈明仁在长沙,也知道他的态度对于湖南是否能够和平解放有着很大关系,因此,毛主席很早也就负责这件事情的人员去了封信,信中的内容十分简单,除了夸赞陈明仁的功绩外,也理解各为其主的做法,但是只要陈明仁愿意站过来,我党不会对他进行惩罚,反而会进行重用。
这封信后来给了陈明仁,他看后心里也十分感动,没过多久,蒋介石也给他写了封信,还给了他大量的现金和武器,对于他的要求就有一个,那就是守住长沙,如果真的要撤退,就需要处决所有主张和平解放的人。
这两封信给了陈明仁不一样的思考,虽然他和蒋介石也闹过不愉快,但终究只是小打小闹,并不算什么,而现在就是他要做出抉择的时候了。
最终,陈明仁还是选择了我党,愿意和平解放湖南,其重要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毛主席的死这封信,让他更愿意湖南和平解放,这更符合他的想法。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和他的老师程潜有关,程潜也是主张和平解放的人,陈明仁是个很重情义的人,并不愿意听从蒋介石的命令伤害自己的老师,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和我党进行合作,成功和平解放湖南。
在此事结束后,我党也并没有为难陈明仁,反而按照毛主席曾经写的那封信一样,给予了他重用,而陈明仁的表现也非常不错。
也是因为如此,在进行授衔时,毛主席才会说少将的军衔低了,想要给他上将的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