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后,残留下的冤假错案如洪水般汹涌,等待被纠正。
中央果断决策,要为那些无辜者正名,还他们清白。
审查这些冤屈,恢复公道,这一决定无疑是合乎正义的。
然而,当时的中组部长郭玉峰却拒绝了这一决定。
掌控中央人事大权的他,明知冤屈仍不平反。
他曾担任中组部部长,拒绝平反冤假错案,64岁被开除党籍
拒绝平反冤假错案
郭玉峰,若按年岁论,已是个资深的革命老兵。
1938年,他投身八路军,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晋察冀三分区的二团指导员、营副政委,三分区政治部组织干事、定唐支队副政委,直到解放战争时期,他身为晋察冀四纵队政治工作部门的骨干,历任二十八团政治处主任、二十九团政委、六十四军炮兵团政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玉峰继续在军队中担任师政委、军政委等重要职务,稳稳站稳了革命阵营中的一席之地。
他的政绩和能力,曾获得康生的高度评价,称他为解放军数十位军政委中“最优秀”的一位。
或许正因如此,他在后来被选派至中央组织部,并肩负起“支左”重任,随即掌管中组部大权。
中组部原本肩负着落实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错案的重责,却在郭玉峰的领导下,变得消极而抵触。
门难进、话难听、事难办,这里成了许多人心中的“官衙门”。
多少无辜的老干部,带着沉重的心情,带着对正义的渴望,奔波在这座高墙深院,屡屡被无情拒之门外。
1971年后,毛主席的指示和周总理的努力已经逐渐明确。
要解放老干部,给他们重新工作、发光的机会。
周总理倾尽心血,推动干部政策的落实,尤其是希望能够清除那些冤屈与错案。
1972年10月,康生宣布中央决策,调动军队干部,成立由郭玉峰负责的业务组,实际是一个“军代表”团,承担着中央交办的任务。
然而,郭玉峰并未按照指示办事,反而推诿、不办、不答复,致使上级的命令未能有效执行,基层的请求也始终没有回应。
直至1975年,小平同志接管了中央的日常工作,继续推进干部政策的落实,力图将一批被冤枉的干部重新解救出来。
然而,依旧没有摆脱郭玉峰的阻挠。
无论是意愿还是行动,这项工作的推进,始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干扰和制约。
1976年后的那个历史空档,曾经的革命干部却依旧未能摆脱困境。
舒同曾为中共山东省委的第一书记,经过十年动乱的洗礼,带着满腔冤屈,带着对自己名誉的渴望,决定到中组部上访,想要申诉那段被捏造的污名。
舒同希望得到公正,得到一份工作,重拾自尊。
谁知,等候他的却是郭玉峰那堵冷峻的墙。
当时掌握中组部大权的郭玉峰,毫不留情地让舒同被拒之门外。
曾经在战争岁月里生死与共的同志们,如今却成了彼此间不敢言语的陌路人。
舒同不敢贸然打扰那些曾是战友的老部下,便选择了在中组部的招持所暂住,静待消息。
郭玉峰听闻此事后,却下令将舒同的手提包丢出门外。
门外的工作人员冷冷地说道:“郭部长指示,您从哪儿来,就回到哪儿去。”
这仅仅是个开始。
与此同时,北京的中央机关中,仍有六千多名老干部被继续“挂着”。
夏衍、楚图南等国内外知名文化人,甚至像前驻捷克大使曹瑛,原对外文委副主任陈忠经等老同志,都被统称为“社会糟粕”,没有人敢给予他们任何职务。
在外地的老干部们,不得不接受被“押解”到省市的安排,他们只得孤独地等待,寄希望于未来的平反和正义。
纷纷给中组部写信,急切要求“天大亮”。
但当他们中的某些人愤怒地问道:“人生能有几个十年?若再这样拖延下去,难道要我们带着冤屈,一直拖到坟墓里吗?”
对于这些,无人回应,郭玉峰充耳不闻,冷漠如旧。
与人民为敌
陈野苹、袁任远、张策、张志杰、杨士杰,这些曾在中组部、中监委任职的老同志,1976年后,境遇依旧未变。
政策落实?没有的事。工作安排?免谈。
他们中,有人还在扫院子,连办公楼的门槛都成了禁地。
扫帚挥了一年又一年,尊严却随日子一起,被踩进了泥土里。
人终究不是木偶。
为党的命运,为个人的尊严,这些老同志终于站了出来。
无法开会,他们便贴大字报。
大字报贴得密密麻麻,从西单商场一路铺到了大院。
纸上写得明白,中央组织部在郭玉峰的手中,成了“阎王殿”。
针插不进,水泼不进,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
党的优良传统,在此处似乎成了笑谈。
更有尖锐者,直斥郭玉峰:继续糟蹋党的干部,便是与人民为敌!
老同志们不再沉默,他们要求的,不过只是一个公道。
郭玉峰听说满院子的大字报,不免吃了一惊。
他急忙招呼那些还能听命的人:“快撕!赶紧撕!”撕得满院纸屑纷飞。
然而,撕了前面的,后面的又贴上来。
党支部书记杨士杰更是直接,把那些被撕的大字报一捆捆送到《人民日报》。
还有人,索性将这些声音送到了胡耀邦手中。
这场纸上的斗争,贴了撕,撕了贴,反复不止。
胡耀邦翻阅着那一篇篇厚重的大字报,眼光里似乎燃起了火焰。
他走来走去,步伐匆忙,连嘴里都在轻声自语:“我们不下油锅,谁下油锅!谁下油锅!”
这话未免有些愤懑,又有几分迫切。
他打了几个电话,急匆匆召来《人民日报》与中央党校的同志们。
他们挤进了他那不大的办公室,目光不定地相互交换,等待着下一步的指令。
胡耀邦皱了眉头,语气沉重:“看来,第一篇文章的炮火,打响了。但那只是第一炮。所有受冤屈的那些人,虽然在看到了希望,欢欣鼓舞,但要切实解决他们的困境,这路依旧崎岖。”
他顿了顿,下决心说道:“但丁曾在《神曲》里提到,‘如果我们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我们也可以这么说,‘我们不下油锅,谁下油锅!’”
眼前这一关关的阻力,如山高水深,但他并不惧怕。
他继续沉思:“接下来的步伐,必须坚定。”
于是,胡耀邦与大家再次商议,确定了第二篇文章的主题,定名为《毛主席的干部政策必须落实》。
这一篇,必须明言:一些主管组织工作的领导和部门,对落实干部政策显得犹豫不决,似乎在患得患失,能拖则拖,能推则推。
这样拖延下去,反而成了对工作的最大妨碍。
他语气愈加沉稳:“我们要挑明了,不能再让这种拖延继续蔓延下去。”
这篇文章,要敢于直指那些阻挠落实政策的“拦路虎”,同时,更要鼓励基层干部与群众的声音,表达他们迫切的呼声。
发扬正义的舆论,逐步打破“极左”之风,让政策落实在每一个需要的人身上。
这注定不是一场轻松的斗争。
只是在心底,胡耀邦已然暗下决心,绝不退缩。
最终开除党籍
革命战争年代,干部踏进党的组织部门,便如同回到了自己的家。
那时的气氛,无疑是亲切而温暖的,每一位党员都能从组织里汲取力量,得到抚慰。
但是那些年,正是反党集团暗潮汹涌的时刻。
由于某些人的恶行,某些组织部门被彻底控制,千里之堤,一朝溃堤。
那些曾经纯净的作风与优良的传统,逐渐被庸俗的派系斗争与腐化所吞噬。
权力的游戏、利益的交换,将党的组织工作从一个温暖的“家”逐渐变为冷漠的机关,成了某些人政治算盘的“道场”。
那么,如何应对这种反常的局面?
如何让党内的优良传统重现光辉?答案或许只有一个:彻底批判,毫不妥协。
党,不能容忍这样的“毒瘤”,必须掀起一场自我净化的风暴,重新构建一个属于全体党员的“家”,一个清明的、温暖的“干部之家”。
这是每一位党员的责任,也是党组织的历史使命。
1977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处,以通栏大标题发表了署名“本报评论员”的文章《毛主席的干部政策必须认真落实》。
文章中明确指出,过去的种种迟疑与拖延,正是“权力的沼泽”,导致了党的组织工作与毛主席政策的背离。
这篇文章的发布背后,来自各地的众多来信,汇成了汹涌澎湃的洪流,指向了那些“挂名”的干部和被腐化的部门。
人民日报随之刊发的五封精选读者来信,犹如一道道警钟,鸣响了沉睡的良知。
接下来,《人民日报》连续报道了各地干部政策逐步落实的情况,这其中有不少地方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那些通过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立场的干部,终于得到了组织的认可。
消息传开后,党员和群众的士气瞬间被激发,曾经的沉默变成了响亮的呼声。
但这一切并非轻松之事。
党内的改革,若没有从根本上剖析问题,难免重蹈覆辙。
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勇敢的人,才能揭示真相,推动改革。
党,必将用实际行动回应那一份份期望与呼唤,将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中组部的同志们,对郭玉峰的愤懑,愈发无法掩饰,斗争的声势愈加浩大。
老同志们的指责像暴风骤雨,迫得中组部再难伪装。
于是,《人民日报》主动整理起那些来自老同志的新大字报,汇成一篇题为《从一批老同志的大字报,看郭玉峰在中组部的所作所为》的《情况汇编》。
这篇文章,不仅让郭玉峰的所作所为无所遁形,也将他那套阴暗的政治手段公之于众。
报社党委把这篇《汇编》亲自送给了叶剑英和负责中央宣传部的耿飚。
在叶剑英、邓小平和陈云等老一辈领导的果断干预下,1977年12月初,中央终于决定,调郭玉峰离开中组部。
老一辈同志们的提名和举荐下,胡耀邦接任了中组部的第一把手。
这一变动给中组部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短短时间内焕发了往日的光彩。
1983年,郭玉峰已经64岁,被开除党籍,按转业处理。
可话说回来,他毕竟曾为革命事业作出过一定贡献。
因此,中央考虑到他曾经的表现,决定给他一些生活费,进行一定的照顾,算是给他一个体面的晚年。
参考资料:
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_戴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