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李雪健的亲儿子,娱乐圈最低调的“星二代”,靠自己名气大涨

文山聊武器 2024-12-10 06:54:16

在娱乐圈中,活跃在荧幕前面的“星二代”并不少。毕竟,娱乐圈日薪208万,谁都想进去捞钱。有父母的保驾护航,“星二代”比普通明星的起点要高。

成龙的儿子房祖名,张国立的儿子张默,陈凯歌的儿子陈飞宇,都是比较有名的“星二代”。可是,这些“二代”们即便有父母撑腰喂资源,却依然扶不起来。张默和房祖名还吃上国家饭了。

可以说,娱乐圈“星二代”很多,但能拿得出手的,还真没几个。在这种情况下,老戏骨李雪健的儿子,就是一股清流了。

李雪健的儿子叫李亘。他虽然是“星二代”,却从不靠父亲喂饭,自己努力打拼出了一份事业,名气大涨,是最低调的“星二代”。

不靠父母,做自己的底气和后盾。这个低调的“星二代”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父母的贴心暖男

1987年,李亘在北京出生。他的妈妈于海丹,爸爸李雪健,都是一名演员。

李雪健比于海丹的名气要大一些,是国内唯一拿了“大满贯”的影帝,饰演过很多深入人心的影视角色。《水浒传》《焦裕禄》《流浪地球2》这些耳熟能详的影视剧里,都有李雪健的影子。

他是有口皆碑的老戏骨,是一名人人称赞的老艺术家,也是中国演艺界的一块金字招牌。

李亘出生的时候,李雪健和妻子都处于事业上升期。夫妻俩没时间带孩子,就把李亘寄养在姥姥家。

小小的李亘,还不理解演员是个什么样的职业,也不明白父母为什么不能陪在他身边。他安静懂事,不哭不闹,很听姥姥的话。每次父母出差,他都会乖乖等他们回家。

有了儿子,李雪健拍戏更认真、卖力。拍戏的片酬,他自己只留很小一部分,其他的都给儿子存着,等儿子长大了用。

不拍戏的日子,李雪健和妻子都会陪在儿子身边,给他最好的爱。

在父母的悉心教育下,李亘逐渐长大,也明白父亲是一位有名的演员。他没觉得自己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更不会觉得自己就高人一等了。父亲教育他,演员也是一个职业,没什么可吹嘘的资本。

所以,从小到大,李亘都非常低调,从不主动和人提起他的身份。因和父母聚少离多,他的心思很细腻,很敏感,喜欢传统的东西,也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待着,一个人吃火锅、看电影。

但是,即便喜欢独处,即便和父母分开的时间很多,但李亘还是从不吝于向父母表达爱意。

2001年,李雪健被确诊为鼻咽癌。治疗期间,他脖子溃烂,身上的毛发都掉光了,躺在床上稍微一动,就会头晕呕吐。

李雪健的性格很坚毅,拍戏时不是没有受过伤,吃过苦,但这些痛苦,不及治疗的千分之一。那段时间,李雪健自己都觉得,活着不如死了算了。

当时,李亘正在读初中。这么大的噩耗,夫妻俩自然是瞒着儿子的。但李亘很聪明,即便父母没有告诉他实情,他还是敏锐地察觉到,肯定是出事儿了。

更何况,李雪健是公众人物,他患病的消息,不可能瞒得住。

没过多久,李雪健患癌的消息就传了出来。国人普遍谈癌色变,李雪健的事业粉们听到这消息都要急死了。李雪健究竟病得多严重?他还能再演戏吗?

和这些人的关注点不一样,听到噩耗的李亘,不关心父亲还能不能演戏,他只关心父亲的身体。

他知道,他不能给父母添乱,成为父母的负担。他已经十三岁了,是个小小男子汉,得成为父亲的精神支柱和最坚强的后盾才行。

李亘相信,癌症不可怕,有了家人的支持和陪伴,爸爸总能挺过去的。

于是,李亘思索再三,给一边治疗,一边坚持拍戏的爸爸写了一封信。

“……您病了,我虽然不能照顾您,但我会时时刻刻想念着,祈祷着,祝福着……有我和妈妈陪您走这段艰难的路,虽然路会很难走,但别忘了,路的那边是阳光……”

很难相信这是一个13岁男孩写出来的句子。李雪健读着这封信时,边看边哭。怕泪水打湿信纸,他还捂住了眼睛。

一直到今天,这封信都被李雪健珍藏着,时不时就拿出来看一眼。他曾说:“这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东西。有了家人的守护和支持,我觉得自己变得强大无比。”

最终,在家人的陪伴下,李雪健挺过了最难熬的时期,病情得到控制,重新开始拍戏。

经过这件事,一家人的感情更好了。而随着李亘高中毕业,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摆在他眼前:他未来要做什么工作呢?成为和父亲一样的演员吗?

其实,早在李亘很小的时候,李雪健就透露出了,想要儿子好好学电影的愿望。但小时候的李亘有一种叛逆的心理,你让我干啥,我偏不。

他很少跟着爸爸去片场,以为那是另一个世界。对于进入娱乐圈,李亘没有兴趣,也从未主动了解过这个圈子。可以理解为,他没了解过,所以不感兴趣。

甚至,叛逆期的时候,李亘还有点讨厌“李雪健儿子”这个名号,觉得自己被“贴标签”了。在这种情况下,他更加不会想着“子承父业”了。

于是,李亘高中毕业后,选了和娱乐圈不搭嘎的北京语言大学,专业是日语。

大二时,李亘被学校选为去日本东京留学的交换生,奔赴日本。这段经历对他来说很特殊,很重要,因为他的第一部长片,就是以此为灵感。

当然,这时候的李亘,还没有进军影视圈的想法。他到了日本后没有伸手向父母要钱,而是自己打零工,自食其力。

他先是去了学校附近的几家店铺,老板都不肯要他。最后,他在渊野边坐地铁到东京郊外,邂逅了一家叫“南国亭”的中华料理店。

店里有很多打工的中国留学生,李亘就在这里开启了勤工俭学的生涯。他几乎每天都去料理店,周末都泡在这里,点菜、送菜、擦桌子、拖地、做甜点、拉客,什么都干,和同事们都混熟了。

说起来令人难以相信,在日本的一年,李亘忙于打工,没有去过富士山,也没有逛过东京塔。料理店里的中国留学生来了又走,离别每一天都在发生,这让善良感性的李亘触动很深。

2009年,李亘大学毕业。在日本的那段经历让他的心里多了很多东西,他迫不及待地想将这些东西表达出来。因父亲的影响,他首先想到了影视剧。

李雪健得知儿子要拍戏,没有说什么,只是让他先去剧组里感受一下这个行业,就随便找个打杂的岗位就行。

于是,李亘“隐姓埋名”进了一个剧组,干些打杂的活儿。直到这时候,他才发现,拍戏和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他之前认为,拍戏就只是单纯的个人创作,但实际上,一部影视作品,是多方努力的结果。

从前期的制片,到中期的拍摄,再到后期的剪辑、宣发,拍戏是一个大团队共同合作。制片、编剧、导演、摄像、场务、后期等各司其职,才有了一部影视作品的诞生。

一群人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这让李亘觉得很酷、很有趣。他在父亲的指导下恶补影视知识,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的研究生,准备走父亲希望他走的那条路。此时,他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小时候,父亲就让他学电影。

“这是他热爱的事业,他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为什么愿意为之付出一辈子。”

2010年,李亘踏入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大门。他的导师,正是他的表叔——著名导演田壮壮。以此为起点,李亘开启了他逐梦导演圈的升级之路……

李家导演初长成

2013年9月,李亘执导了短片《一夜》,开始踏入导演的圈子。在这之前,李亘还拍了很多短片,每次制作完成,都会拿给老师王红卫看。

王红卫显然对学生的作品不太满意,说拍得像网络短视频。

李亘说不沮丧是假的。也正因此,他想拍出一个好的作品来,最好是长片,让王老师刮目相看。

研二时,王红卫在剧作课上提出了一个问题:未来的处女作,你想拍什么?

李亘看到这个题目的第一眼,就想到了他在日本留学的那段经历。

从日本回来之后,李亘只要有时间,都会回到那个料理店看看。几年过去,当初一起工作、玩耍的小伙伴们大多都已经离开了,但小团体的几位核心人员却都还在,后厨大师傅也没有换人。

除此之外,墙上的污渍好像更厚重了。菜价涨了一点,大厨时不时就会推出新菜,就跟之前一样。

旧地重游,这本来就是一件很值得感慨的事情。更别说,李亘是一个敏感的人。他深刻地感受到,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生就是在不断的离别中前进的。就是不知道,当离别成为必然的时候,我们还会期待相遇吗?

抱着这样的疑问和思索,李亘把要拍的处女作命名为《渊野边》,写完了大纲、梗概和人物小传。

完成后,他找到了导师田壮壮,询问导师的意见。

田导觉得李亘的想法不错,就带着他去《相爱相亲》剧组,提前感受一下摄制组的生活,看看导演怎么当的。期间,李亘结识了《相爱相亲》的导演张艾嘉。他和张导说了自己创作的故事,以及担心没人看他电影的担忧。

张艾嘉知道李亘是导演圈新人,很愿意关照这么一个好学的后辈。她告诉李亘,创作就是两个字:去做。

得到了张艾嘉的鼓励,李亘下定决心,要把这部电影拍出来。他把故事大纲拿给王老师看,出乎意料地没有听到老师的吐槽。王红卫说:“啰啰嗦嗦,看完还挺感动,值得去试试。”

这是李亘第一次受到老师的夸奖,让他信心大增。就这样,在各路大佬的鼓励和支持下,李亘开始埋头创作剧本。

2019年,李亘的长片处女作正式开机。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他那份留学经历,李亘带着整个剧组飞到日本,在他工作过的“南国亭”实地取景。

说来也有点好笑。几年前,南国亭的故友听到李亘要把他们相遇的故事拍出来时,都调侃他们中间要出一个大导演了。结果,等了三四年都没动静,他们差点就把李亘当成骗子了。看到李亘带着摄制组过来,从店员到店长都很惊喜。

为了让李亘安心拍摄,南国亭闭店了12天。

李亘制定的拍摄周期是39天。他整部电影都在日本拍摄,台词大多都是日语,这对第一次执导长片的李亘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而且,在日本,拍摄电影的规章制度很多,有些场景是禁止拍摄的。对此,李亘只能躲着拍。

拍摄每一个镜头的时候,从导演到演员再到现场工作人员,都非常努力认真,因为他们没有时间耽误。说好的39天,多一天,都要多出很多预算。

在这方面,也可以看出李亘的掌控力。在整个剧组的努力下,李亘赶在疫情来临之前完成了拍摄,打道回府。

2020年2月20日,李亘将粗剪的片子当作生日礼物,送给了父亲李雪健。李雪健看完后眉头紧锁,没有收下这份礼物,甚至还很严厉地提出了很多批评的意见。

李亘虽然知道父亲是为他好,却还是很难过,哭着走了。

2021年,李雪健生日的时候,李亘再次将片子拿给父亲看。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已经制作完成了的。

李雪健看到儿子拍的电影,没说什么夸奖的话,只是鼓起了掌。当电影在北京国际电影节首映时,李雪健一改往日低调,出席电影节为儿子“站台”,说李亘可以做导演了。

有人问李雪健,为什么李亘不邀请他来参演电影,哪怕是友情客串。要知道,张艾嘉在电影里都有个角色,李亘还邀请过田壮壮,但被婉拒了。自家老爸就是影帝,自带流量和演技,为什么不找老爸演呢?

对于这个问题,李雪健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自己准备好了,一直在等李亘的邀约,但始终没等到。

对此,李亘表示,他是希望父亲来演他的电影的。但父子天性,让他觉得自己只有一次机会,他不想浪费。

“如果我没有准备好,那就不要浪费了,我一定要先努力。”

2022年,李亘的电影上映,豆瓣评分7.0。对于一个新人导演来说,这真的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李亘也因此名声大噪。

直到这时候,大家才知道,这部电影的导演居然是李雪健的儿子。

只不过,有了这部电影,日后人们在提起李亘时,应该不会总是叫他“李雪健的儿子”了,而是叫他“李亘导演”。

诚然,身为李雪健的儿子,李亘进入影视圈,甚至是导演圈,都是有优势的。因父亲的关系,身边围绕着的一大群专业电影人,就是他最大的优势。但是,如果李亘自己不争气,不努力,这些人脉也无法发挥作用。

就像一些“星二代”的父母,想尽办法给自家孩子喂资源,结果还是捧不起来。为什么?那当然是演技不够,观众不买账呀!

强捧灰飞烟灭。利用自家父母的资源搞事业,这无可厚非,但如果业务能力不过关,还要强行给观众喂屎,就是他们的错了。

纵观李亘的成长,自始至终都很低调。当导演的时候,他是用了父亲的人脉的,但用得不多。更何况,他争气呀,没给李雪健丢脸。

有事业心、认真努力、低调务实,还有与野心相匹配的能力。这样的“星二代”,请多来一点好吗!

信息参考:

澎湃新闻-这部名字很长的电影,写满人情冷暖和相聚别离

1905电影网-对话·李亘 | 和父亲李雪健的合作机会只有一次!

光明网-“天坛奖”入围影片亮相 李雪健:儿子可以做导演了

新京报-《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导演李亘:不抵触“李雪健儿子”标签

红星新闻-红星专访|青年导演李亘:父亲李雪健是鞭策者和鼓励者

澎湃新闻-“不知者无畏也能诞生好作品”丨专访《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导演李亘

《档案》-因戏而生 李雪健

0 阅读:3

文山聊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