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首最顶峰的七绝,上天入地,余音千年

呵呵呵文化 2024-12-09 14:49:08

本文约6900字。

七绝历来是诗歌中重要的体裁之一,最早完整的七言四句体的出现,是在西晋的歌谣—佚名《豫州耆老为祖逖歌》:“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劳甘瓠脯,何以咏思歌且舞。”

可谓源于西晋,雏形于初唐,盛于盛唐,延续于中唐,变革于晚唐,唐以后,宋诗中也不乏优秀的七绝。

在瀚如烟海的七绝中,试选出十五首顶峰之作,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关于七绝之首,沈德潜在《唐诗别裁》评价道:“李于鳞推王昌龄‘秦时明月’为压卷,王元美推王翰‘葡萄美酒’为压卷。王渔洋则云:‘必求压卷,王维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而终唐之世,绝句亦无出四章之右者矣。’”

这十五首七绝,道尽了你我心中离愁,道尽了人间悲欢,道尽了物是人非,道尽了时代沧桑……

一、《凉州词》古今七绝之首

“此诗前二句之壮采,后二句之深情,宜其传遍旗亭,推为绝唱也。”——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三十九岁的王之涣遭人诬陷诽谤,辞去官职。

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到公元741年(二十九年),辞去官职的王之涣居家十五年。这十五年间,王之涣诗名大振,流传千古的《登鹳雀楼》和《凉州词二首》就出自此间。

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一生未到边塞,却不妨碍他与岑参、高适、王昌龄一同被世人称为是唐代“四大边塞诗人”。可惜他的诗歌散失严重,传世之作仅六首。

六首之中,《凉州词》一诗被誉为是“传乎乐章,布在人口”的名作,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诗的第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便是千古名句。诗人采用从下而上,从近到远的独特视角,这个视角中,波涛汹涌的黄河仿佛一条黄龙,迤逦直上云端,可谓是千古之壮阔。

“一片孤城万仞山”是在上一句的视角之中的延续。上一句是高远之境,这一句就是深远之境。天地苍凉,万里辽阔,“孤城”更见荒凉和孤独。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抒情。在这样天地荒凉的地方,戍守边关的将士们在万分思乡和万分孤独之中,虽悲凉却不颓废。

本诗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写得悲壮苍凉,丝毫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可见大唐的时代气势,可见诗人的广阔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凉慷慨,豪迈之情溢于言表。

高棅在《唐诗正声》评价道:“吴逸一评:神气内敛,骨力全融,意沉而调响。满目征人苦情,妙在含蓄不露。”

黄生在《唐诗摘钞》评价道:“王龙标‘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李君虞‘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与此并同一意,然不及此作,以其含蓄深永,只用‘何须’二字略略见意故耳。”

李锳、李兆元在《诗法易简录》评价道:“神韵格力,俱臻绝顶。不言君恩之不及,而托言春风之不度,立言尤为得体。”

图1 黄河远上白云间

二、《出塞》七绝神品

“此诗可入神品。‘秦时明月’四字,横空盘硬语也。人所难解。”——杨慎《升庵诗话》。

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二十七岁的王昌龄还没有功名。他赴河陇,出玉门,远赴塞外要杀敌建功。

就在这一个时间段内,成就了一代边塞诗巨星。

也就在那个时期,王昌龄走遍了塞外山河,看遍了塞外战争之苦,听遍了塞外芦管之音。他写了大量的优秀边塞诗,其中,就包括这一首被明代诗人李攀龙称赞“唐人七绝压卷之作”,被明代大文学家杨慎称为“神品”的《出塞二首‧其一》。

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全诗一共四句。第一句就是千古名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互文。一下子就把人的思绪拉到秦和汉几千年的大背景中。

“万里长征人未还”是写人。正是因为看到了这轮明月,远在边关的战士们不禁触发起乡关之思,不禁想起自己的不幸遭遇。

同时,千里之外的另一半,一定也正在看着天上这轮明月,思念着自己。

第三句和第四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是战士们和家属们,当然也是诗人和全国军民进一步的思绪和愿望。

假如当年的飞将军李广(也有专家考证,指的是卫青)还活着,就决不会让胡马越过阴山。

此诗悲壮浑成,婉而多讽,反映出了当时国家和边关战士、老百姓们最迫切的愿望,明代诗人李攀龙称赞这首诗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宋宗元在《网师园唐诗笺》评价道:“悲壮浑成,应推绝唱。”

施补华在《岘佣说诗》评价道:“‘秦时明月’一首,‘黄河远上’一首,‘天山雪后’一首,皆边塞名作,意态雄健,音节高亮,情思悱恻,令人百读不厌也。”

三、《凉州词》七绝压卷

“气格俱胜,盛唐绝作。”——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王翰少年成名,二十三岁就进士及第。他性格豪爽,无拘无束,喜好结交文人雅士。

王翰的诗作也多豪放壮丽之句,只可惜三十九岁就卒于道州的贬谪途中,《全唐诗》中只收录了十四首他的诗。

其中,《凉州词》一首千古绝唱,被王世贞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凉州词二首‧其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开篇第一句拉下帷幕,“葡萄美酒夜光杯”七个字,描述了好一幅将士欢饮,欢畅淋漓的盛宴。一个定格,给全诗笼上了一层欢快、热烈的氛围。

“欲饮琵琶马上催”更增欢快节奏。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像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

这里也有第二种解读,这里的“催”字,是催出发。所以这一句的意思是:正在准备欢饮的时候,出发的号角已经响起,马上就要征战出发。

此处,笔者认同第二种解读。

诗的第三句和第四句是最豪迈的劝酒之词。“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

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是盛唐的时代之语。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此诗乃是千古之一醉方休,豪言之篇也。

王世贞在《艺苑卮言》评价道:“‘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用意工妙至此,可谓绝唱矣。惜为前二句所累,筋骨毕露,令人厌憎。‘葡萄美酒’一绝,便是无瑕之璧。盛唐地位不凡乃尔。”

施补华在《岘佣说诗》评价道:“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

四、《江南逢李龟年》二十八字,大唐盛衰

“言情在笔墨之外,悄然数语,可抵白氏一篇《琵琶行》矣。”——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

这首诗写于杜甫人生的最后一年。

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暮春,也就是杜甫人生的最后一年。杜甫在潭州遇上了年轻时候的老友李龟年,看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老友,杜甫感慨万千,写下来这首千古绝唱《江南逢李龟年》。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如果说杜甫的七律代表作是《登高》,号称“古今七律第一”。

那么,杜甫的绝句代表作一定是这一首《江南逢李龟年》,而且也是古今绝句前十之神品。

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因为家庭的优越,杜甫少年时期有机会受到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这对他日后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他五六岁时在河南郾城看过舞蹈家公孙大娘的剑器浑脱舞,在洛阳尚善坊的岐王李范宅里,遵化里玄宗宠臣崔涤堂前,在大型宴会上听过李龟年的乐曲。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

那个无限繁华,无限美好的“开元盛世”瞬间就消失了,紧接着就是无穷无尽的战乱之苦。

当时无限风光的李龟年流落江南,以卖唱为生,极为凄楚。

当生命最后一年的杜甫,遇上了同样白发苍苍,饱受风霜的李龟年。杜甫胸中原本就郁积着的无限沧桑,在这一刻被完全触发。

这样的重逢,这样的凄凉,当然不仅仅是杜甫和李龟年两人。

一个王朝的衰败,一个饱受战乱的时代,必然有千千万万这样的人,这样的家庭都在日夜受着煎熬。

杜甫和李龟年的江南重逢,只是这个时代的缩影。这两位形容憔悴的老人,代表着整个国家,整个时代的沧桑。

四十年的沧桑巨变,四十年的世境离乱,四十年的年华盛衰,人情聚散,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

这首诗的二十八字,就是用一部大唐的兴衰史换来的。

五、《题都城南庄》物是人非

物是人非,人生悲痛莫过于此。

唐朝贞元年间(公元796年之前),博陵(今河北省定州市)人崔护进京赶考,当年,年轻的崔护科举落第,便在长安住下,准备再考。

同年清明节,他心情不畅,在长安城南郊郊游,突然间,遇到一个美貌的少女站在桃树之下,桃花纷纷,少女明艳,似乎正在含情脉脉的看着他,说不出的美丽惊艳。

第二年的清明节,崔护念念不忘,再到故地重访,结果发现桃花依旧,那个曾经站在桃树之下的美丽少女却已经再也不见。

心怀难以言说的悲伤和遗憾,在现实和希望强烈的落差下,崔护挥笔写下这首千古名篇—《题都城南庄》。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之前,也有较多的描写或者感慨“物是人非”的作品。不过大多数只是空间对比,加上作者的感慨抒情而已。没有叙事模式的,更鲜有爱情题材的,大多数都是感慨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

而崔护这首诗却别开生面,直接截取两个最有代表性的场景,用叙事的模式讲起,对比更加鲜明强烈,更让人感触至深。

回忆中,最美好的事物失去了,最期待的希望没有了。

诗人也许无限后悔为什么当时不去和那个少女说上只言片语,也许无限后悔为什么没有早点再来这里寻访……

但是,再多的遗憾,再多的后悔也只能化作深深的伤痛。

偶然的美好没有去争取,当刻意再去找寻时,却再也找不回来了。物是人非,人生悲痛莫过于此。

“依旧”二字让人无限惆怅,痛彻心扉。

图2 桃花依旧笑春风

六、《渭城曲》唐人别诗,此为绝唱

“唐人别诗,此为绝唱。”——敖英《唐诗绝句类选》。

盛唐期间,那个时候“安史之乱”还未开始,王维送远行的朋友元二去边疆。送别之际,王维写下的这首诗流传千古。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仿佛清风,洗净雕琢,明朗自然。写情写景都纯发自然,全篇不做惜别之语,却处处深藏惜别的强烈之情。

清晨驿站的春雨绵绵,蒙蒙晨雾笼罩着前方远去的官道。无言的送别,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

举起这杯酒,打破沉默,却也是最富有深情的一刻,一刻仿佛永久。

这首没有任何渲染的送别诗,却被后人编入乐府,名为“阳关三叠”之曲。

刘辰翁在《王孟诗评》评价道:“更万首绝句,亦无复近,古今第一矣。顾云:后人所谓《阳关三叠》,名下不虚。”

陆时雍在《唐诗镜》评价道:“语老情深,遂为千古绝调。”

赵翼在《瓯北诗话》评价道:“人人意中所有,却未有人道过,一经说出,便人人如其意之所欲出,而易于流播,遂足传当时而名后世。如李太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王摩诘‘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至今犹脍炙人口,皆是先得人心之所同然也。”

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手挥五弦,目送飞鸿

“语近情遥,有‘手挥五弦,目送飞鸿’之妙。”——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

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三月,三十岁的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便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会面,会面数日后,孟浩然乘船东去,李白送至江边,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在送别诗中应该是诗意的离别,两个风流阳光的诗人的离别,于是,在那个诗意繁华的时代,那个诗意繁华的时节,那个诗意繁华的地方,有了这篇诗意的离别。

那个时候的李白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意气风发,跟孟浩然的分别并不是伤离别,相反恰恰是愉快的相送,送朋友去另一个烟花繁盛,繁花似锦的地方,同时也透露出李白对扬州—当时繁华大都市—的向往。

周珽在《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评价道:“陈继儒曰:送别诗之祖,情意悠渺,可想不可说。”

黄生在《唐诗摘钞》评价道:“不见帆影,唯见长江,怅别之情,尽在言外。”

八、《枫桥夜泊》高亮殊特,青莲遗响

“高亮殊特,青莲遗响。”——乔亿《大历诗略》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仓皇逃亡蜀地,次年,也就是公元756年(天宝十五年),大批文人逃到江南避乱,张继也在此逃难大军之中。

这一年深秋,张继夜泊姑苏城外,深夜,在枫桥下的扁舟中,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国破家亡之愁,羁旅之愁,离别之愁,一个“愁”字统领全篇。

月落后的暮色、乌啼、漫天霜、寒江、渔火、诗人构成了一幅无比凄凉、深远的暮秋夜景。

黑沉沉的暮色、雾蒙蒙的霜天,映衬着波光粼粼的江面和孤独的一盏渔火,渔火一闪一灭,乌啼隐隐时断时续,清冷、深沉。

老城、古寺加上夜半钟声,给这幅清冷的画面平添了空旷悠远的意境。

这一切,构成了无数后人无法突破的深秋伤感离愁的艺术境界。

如果说前三句还只是比较静谧的深秋画面,最后一句的“夜半钟声”打破了暮色,更反衬出深夜的静谧。而此时,伴随着一明一暗的渔火,扁舟之中,深夜难眠的诗人卧听钟声的感受就不言而喻了。

胡应麟在《诗薮》评价道:“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谈者纷纷,皆为昔人愚弄。诗流借景立言,惟在声律之调,兴象之合,区区事实,彼岂暇计?无论夜半是非,即钟声闻否,未可知也。”

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评价道:“作者不过夜行记事之诗,随手写来,得自然趣味。诗非不佳,然唐人七绝佳作如林,独此诗流传日本,几妇稚皆习诵之。诗之传与不传,亦有幸有不幸耶!”

九、《题龙阳县青草湖》奇幻缥缈

“全诗构思精巧,意境奇幻缥缈,笔调轻巧灵动。尤一‘老’字,突现了诗人身在江湖、多愁善感、担忧或怅恨老来迟暮的悲凉心境。”——仓林忠《名诗的意旨及优劣辨析》。

元末,不知名的诗人唐珙,在某天的深秋,独自泛舟洞庭湖,酒醉后清醒过来,正好是深夜,满船星光,波光粼粼,诗人不只是梦境还是现实,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题龙阳县青草湖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青草湖与洞庭湖相连,就是洞庭湖的一部分。

秋风西来,吹动了洞庭湖的碧波,碧波不断涌起,渺渺茫茫,一片白光,彷佛是把美丽的湘君吹成了满头的白发。一句话,就把萧瑟的秋景和传说联系起来,读者引入到一个凄美的神话故事中。

诗文后两句更是亦真亦幻,非梦非真,彷佛梦境,彷佛童话。

睁开刚刚沉醉的双眼,突然看到了一个传说的神话世界。天上的星光倾泻在水中,自己仿佛在银河中荡舟,虚实相间,无与伦比。

如果说都是梦境,妙在一个“压”字,又有了真实的感觉。

诗人和读者都是如梦如幻,不知所处何方。

这样浪漫梦幻的秋景,恐怕也出现只有在这篇诗文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江建高在《唐诗“孤篇”浅论》中评价道:“作品移情于景,不露声色。末两句与杜甫‘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小寒食舟中作》)奇想相似,只是情调一清朗一苍凉而已。”

图3 满船清梦压星河

十、《夜雨寄北》情之所至

“圆转如铜丸走阪,骏马注坡。”——范大士《历代诗发》。

大中五年(公元851年),李商隐在一个深秋的雨夜,巴蜀深山里,应该是满怀沉痛的写下了这首《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从此,剪烛夜话成了文人思念妻子,思念友人的一种情景寄托。

深山雨夜中,万籁俱寂,只有淅淅沥沥下不完的雨声,漆黑的深山里只有自己屋中的一盏孤灯,孤身一人的作者满怀焦虑的思念着自己千里之外的妻子,思念着自己千里之外的友人。

但是,如果是同自己妻儿在一起,与自己友人在一起,能够在巴山之中,剪烛夜话,那又是另外一番光景,秘境之下,可能会有说不完的话题。

所以,不禁让人想起“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漂泊与漫长,快意与失意的此情此境。

黄叔灿在《唐诗笺注》评价道:“滞迹巴山,又当夜雨,却思剪烛西窗,将此夜之愁细诉,更觉愁绪缠绵,倍为沉挚。”

沈厚塽在《李义山诗集辑评》评价道:“何焯曰:‘水精如意玉连环,荆公屡仿此。’纪昀曰:‘探过一步作结,不言当下云何,而当下意境可想。’又曰:‘作不尽语每不免有做作态,此诗含蓄不露,却不似一气说完,故为高唱。’”

这首诗也有人说,是写给北方的朝堂,也有人说是写给北方的朋友。从诗中表达的感情来讲,应该是写给刚刚过世的妻子。

十一、《题西林壁》人生境界,以文为诗

“善状目前之景,又妙寄物外之理,两者融洽无间。”——吴熊和《唐宋诗词探胜》。

公元1084年(元丰七年),被贬黄州的苏轼终于得以离开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去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上任,总算是仕途稍有好转。

赴任途中,苏轼与友人同游庐山,在庐山西林寺,苏轼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到了北宋,就慢慢变成了“以文为诗”、“以理为师”,代表诗人正是苏轼、黄庭坚、欧阳修、王安石和朱熹等人。

而苏轼这首《题西林壁》正是“以文为诗”的代表作。

这首诗寓意深刻,深入浅出,是宋诗的特点,更是苏轼诗作的特色。

全诗阐述了一个“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深刻的阐述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苏轼在“以诗为词”的同时,将欧阳修、梅尧臣等人开了头的“以文为诗”推进到“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的地步。他的诗富于创新精神,或以新鲜的意象示人以奇想,或以丰富的哲理发人以深思,历久而传诵不衰,讲宋诗推上了顶峰。

2 阅读:64

呵呵呵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