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在佛教经典中,《地藏经》被誉为"幽冥教主、地府慈尊"。
这部经典虽以发愿闻名,但虚云老和尚曾在广东南华寺的一次开示中指出:《地藏经》的核心奥义不在发愿,而在四个字。
这句话引起了广大信众的好奇和思考。
到底这四个字是什么?为什么虚云老和尚说它道破了经中奥秘?
在《虚云和尚年谱》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殊胜的开示因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2ab3ca1c499482a1d5f1d1f79fae8b5.png)
这是个难得的晴天,寺院里香烟缭绕,地藏菩萨圣诞的法会即将开始。
虚云老和尚应众人请求,开示《地藏经》的精要。
大雄宝殿内座无虚席,香火缭绕中,老和尚面容慈祥地端坐在法座上。
不少远道而来的信众屏息凝神,生怕错过这位禅宗泰斗的每一句开示。
一个从广州来的居士躬身问道:"老和尚,《地藏经》里说地藏菩萨发了大愿,我们是不是也要发很多愿?"
虚云老和尚手中的禅杖轻轻敲击着蒲团,发出清脆的响声:"你们看经文中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句话,知道它真正的含义吗?"
众人面面相觑,有人说:"是不是说地藏菩萨发愿要救度地狱众生?"
老和尚摇摇头,他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地藏菩萨的大愿人人都知道,可经中真正的奥秘却常被人忽略。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殿内一片寂静,连呼吸声都变得轻柔起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868faf74ab2c0c19626e40f3e9d4dc9.png)
老和尚的声音悠远而清晰:"唐朝有个叫法海的和尚,他每天都诵《地藏经》。
有一天,一位老修行人来访,问他:'你天天念经,可知道经中的真实义?'法海说:'经中讲述地藏菩萨救度众生的大愿。'"
"老修行人说:'那只是经的表相。你再想想,为什么地藏菩萨说"我不入地狱"?这个"我"指的是什么?'"
说到这里,一缕阳光透过殿顶的琉璃瓦洒落下来,正好映在老和尚的身上。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法海被这个问题问住了。他潜心思索了七天七夜,突然开悟。原来这个'我',正是众生执著的妄我。"
殿内的香烟袅袅上升,听众中有人问:"老和尚,这是什么意思?"
虚云老和尚的目光变得深邃:"人之所以会堕入地狱,都是因为有这个妄执的'我'。这个'我'造业,这个'我'受苦。"
一位须发斑白的老参禅居士双手合十:"我明白了一点。地藏菩萨说'我不入地狱',是说要放下这个妄我?"
老和尚欣慰地点点头,他的声音如清泉般流淌:"你说得不错。我再讲个故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7bb00c71136d98c9869a8bea2cb3caf.png)
“宋朝有个叫道济的和尚,他拜读《地藏经》多年,一直参究'我不入地狱'这句话。
有一天,他在禅定中见到一片黑暗。他问:'这是什么地方?'有声音回答:'地狱。'"
殿外的风轻轻吹动着风铃,发出清脆的声响。
老和尚继续说:"道济说:'地藏菩萨不是说"我不入地狱"吗?为什么我会在这里?'那个声音说:'你现在还在说"我",怎么能不入地狱?'"
就在这时,一位老参禅的比丘突然问道:"师父,您说《地藏经》的核心在四个字,这四个字到底是什么?"
虚云老和尚目光深邃,看向众人,缓缓说出了那四个字......
"这四个字就是'心作心是'。"
虚云老和尚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一缕檀香袅袅升起,他苍老而温和的面容在香雾中若隐若现。
老和尚目光慈祥地看着众人:"一切境界都是心造。地狱不在外面,天堂也不在外面,都在我们这颗心里。"
有位衣着朴素的在家居士双手合十:"那我们怎么运用这四个字来修行呢?"
虚云老和尚拿起身边的茶杯,轻轻啜了一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568aafe6483635f619f9e4a9ce99c6a.png)
"看看这杯茶。有人喝它觉得苦,有人喝它觉得甘甜。同样的茶,不同的人心境不同,感受就不同。这就是'心作心是'。"
大殿里一片寂静,只有风铃偶尔发出清脆的声响。
老和尚继续说道:"我们的心一直在造作,造作善业、恶业,造作天堂、地狱。要明白这些都是心的作用,不要被这些境界所转。"
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修行人抹去眼角的泪水:"师父,地藏菩萨的大愿跟这四个字有什么关系?"
殿外的枫叶正红,几片飘落在台阶上。
老和尚望着窗外说:"你看这片枫叶,秋天到了它自然红了。它不会想着要变红,也不会执着于自己的颜色。地藏菩萨的大愿,就是帮助众生达到这种境界。"
"众生因为不明白'心作心是'的道理,才会造作种种恶业,堕入地狱。就像人在做梦,明明是自己的心在造梦,却把梦当真。明白了这个道理,自然就能远离恶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dbd4fda1956cc7f0697905c88765c69.png)
听众中有个年轻人困惑地问:"那我们念经、拜忏这些修行方法还重要吗?"
老和尚拿起禅杖,轻轻点了点地:"就像过河要用船。船很重要,但不能一直背着船走。修行的方法是方便,但不要执着。明白'心作心是'的道理,才能真正理解这些修行方法的意义。"
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画出一道道光影。
虚云老和尚用手指着这些光影:"你们看,这些影子是真实存在的吗?它们不过是光的显现。我们的烦恼、痛苦,也是如此。都是心的显现,不要被它们所转。"
一位老居士突然感悟,激动得泪流满面:"我明白了!我们总是在追逐外面的东西,却不知道一切都是自心的显现。"
虚云老和尚欣慰地点点头:"就像一个人在找眼镜,到处找都找不到,最后才发现眼镜一直戴在自己鼻子上。我们的本性也是如此,一直在外面找,却不知道它就在自己心中。"
殿内的氛围越发庄严,每个人都沉浸在深深的思考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1a4e949c13352a1e379bd06d303cfa1.png)
老和尚继续说:"你们想想,为什么同样的事情,有人看了生气,有人看了欢喜,有人看了无动于衷?就是因为心不同。这就是'心作心是'的道理。"
"地藏菩萨说'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就是告诉我们,要帮助众生认识自心。只有认识了自心,才能真正解脱。"
夕阳西下,大殿里的光线渐渐暗了下来。
虚云老和尚的声音越发柔和:"记住这四个字:'心作心是'。一切境界都是心造,一切境界都是心。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明白了《地藏经》的真实义。"
这次开示后,很多人都有所领悟。有人说看到的世界不一样了,有人说多年的心结解开了,还有人说终于明白了修行的真正含义。
南华寺的钟声悠悠响起,暮鼓晨钟中,虚云老和尚的这次开示,为无数迷茫的修行人指明了一条认识自心的光明大道。
夜幕降临,寺院里依然香火袅袅。一轮明月升起,照在大雄宝殿的琉璃瓦上,泛出柔和的光芒。
这一夜,多少人带着对"心作心是"的深深思考,走上了归家的路。
用户18xxx72
起心动念无不是罪
用户18xxx18
南无阿弥陀佛[祈祷][祈祷][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