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在唐代禅宗史上,有一首流传甚广的禅诗,出自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僧人之手。
这首诗虽然不见载于正史,但在《五灯会元》与《古尊宿语录》中多有记载。
诗的前四句就道破了人生真谛,远胜世间浮浅的说教。
这位高僧究竟写下了怎样的诗句?其中又蕴含着什么样的智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c88b7cb132c30cb5a02074fcd001c1e.png)
唐元和年间,长安城外的一座小寺院里,住着一位名叫慧明的和尚。
不同于那些名震天下的大德高僧,慧明过着平凡的生活,每日劈柴挑水,打理寺院。
他的一首禅诗却在民间广为流传,许多人在这首诗中找到了人生的智慧。
这天,慧明正在院中劈柴,一位衣着华贵的年轻人走进寺院。
青年人的脸上带着困惑,显然心中有许多疑问。
在佛门看来,一切烦恼皆源于执着,而这位年轻人正是被世间的种种执着所困。
"大师,我听说您写了一首很有名的诗,想请教一二。"年轻人拱手行礼。
慧明放下斧头,抹了抹额头的汗水:"施主说的是哪首诗?"
"就是那首'春有百花秋有月'的诗。大师,我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可就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年轻人满脸困惑。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四季风物,实则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佛法讲究随缘自在,而这首诗正是道出了这个道理。只是对于困在世俗烦恼中的人来说,要领悟这种境界并不容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559afb42becb90656bdf7dc6e22feac.jpg)
慧明笑了笑:"你先把柴劈了,我再告诉你。"
"啊?"年轻人一愣,看看自己华贵的衣服。
这正是禅宗特有的教化方式。
与其说空话,不如让人在实践中领悟。就像六祖惠能说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真正的智慧往往藏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
年轻人犹豫了一下,卷起袖子拿起斧头。
他笨手笨脚地劈着柴,没一会儿就气喘吁吁。
这种情况在禅宗公案中屡见不鲜,很多人求法问道,却不愿意放下身段去体验真实的生活。
"大师,我实在劈不动了。"
慧明接过斧头,三两下就把剩下的柴劈完了:"你看,为什么我能轻松劈完,而你却累得直喘气?"
"您是经常劈柴,已经练出技巧和力气了。"
佛法讲究"心境一如",外在的劳作其实是修心的过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fa39e6809ceafd17be8c9ee5d05d9a2.png)
慧明和年轻人之间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劈柴的熟练程度,更在于面对劳作时的心态。
寺院的禅房里,慧明沏了一壶清茶。
茶香袅袅,似乎也在诉说着某种玄妙的道理。年轻人还在回味刚才劈柴的经历,这种体验对他来说是全新的。
"那首诗的前四句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慧明缓缓念道。
这四句诗看似写景,实则言志。春花秋月、夏风冬雪,本是自然常态,但人们常常被俗务缠身,无暇欣赏。这正是佛家所说的"本来面目",被世间的烦恼所遮蔽。
"这些不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吗?"年轻人问。这种疑问很普遍,人们总是追求玄妙深奥的道理,却忽视了眼前的美好。
慧明反问:"你觉得劈柴是平常事还是难事?"
"对我来说是难事,对大师来说是平常事。"
"就像劈柴一样,看似平常的事情背后,都藏着深刻的道理。春天赏花,秋天望月,夏天纳凉,冬天观雪,这些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27e3c3a4010c4ab7f51d469ab307915.png)
在佛教看来,觉悟不在远方,就在当下。那些看似平常的事物中,往往蕴含着最深刻的智慧。只是人们常常被欲望和执着蒙蔽了眼睛,看不到眼前的美好。
年轻人若有所思:"可是大师,生活中有那么多烦恼,哪有心思去欣赏这些?"
慧明拈起一片茶叶:"你看这片茶叶,泡在热水里就会舒展开来。人心也是一样,太多烦恼就像是揉成一团的茶叶,如何能品出生活的清香?"
佛家讲究"烦恼即菩提",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些烦恼。就像茶叶需要在热水中慢慢舒展,人心也需要在修行中逐渐开解。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阵喧闹声。
一个商人模样的中年人急匆匆跑进来:"大师,我听说您这首诗后面还有四句,据说能解开人生最大的困惑。这后面的四句是......"
慧明笑着指了指茶杯,缓缓说出了四句诗......
"后面四句并不是我写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商人皱眉道:"这不就是讲农家生活和行路的事吗?"
"你看这杯茶,"慧明说,"浑浊时看不清底,但静置一会儿就会澄清。农家的腊酒虽浑,但喝起来别有风味。人生的路看似难走,柳暗花明处自有新天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89b26aad71daa54a6abad5bf3c9334d.jpg)
年轻人眼睛一亮:"大师的意思是说,不要嫌弃眼前的境遇?"
"不只是不嫌弃,更要懂得欣赏。农家的腊酒虽浑,但那是岁月沉淀的味道。人生的路虽难,但每个转折都可能藏着惊喜。"
商人放下茶杯:"我整天为生意奔波,就想着赚更多的钱。听了大师的诗,忽然觉得自己错过了很多美好的事物。"
慧明继续说:"春花秋月本就在那里,关键是你的心是否能安静下来去感受。农家腊酒、丰年盛况也都是现成的美好,只是我们常常视而不见。"
"那'山重水复疑无路'又是什么意思?"年轻人问。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就像走在重山复水间,常常会觉得前路茫茫。但只要心中不起烦恼,拨开眼前的迷雾,就会发现柳暗花明的景象。"
商人深有感触:"我做生意常遇到困境,每次都愁得睡不着觉。现在明白了,与其整日忧愁,不如放宽心境,说不定转机就在眼前。"
慧明点点头:"诗中说'若无闲事挂心头',不是说没有事情做,而是说不要被事情所困。就像你们刚才说的劈柴,烦恼的不是劈柴本身,而是你们对劈柴的抗拒。"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128f2ac357b7064c61f89ea494d83d3.png)
"人生在世,哪能没有烦恼?"年轻人问。
"烦恼如同这茶叶上的尘土,不是没有,而是要学会将它冲洗干净。
春花秋月就在眼前,何必让烦恼遮住了眼睛?农家腊酒看似浑浊,却是难得的美味,何必要追求表面的清澈?"
慧明继续说:"这首诗教给我们的,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学会在现实中找到美好。不是没有困难,而是学会在困难中看到希望。"
年轻人和商人听得连连点头。
慧明又说:"你们一个嫌劈柴辛苦,一个为生意烦恼。其实辛苦和烦恼都是难免的,关键是你们的心态。看透了这一点,春花秋月就都是美景,农家腊酒也是美味,山重水复后必有柳暗花明。"
这首诗后来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无数人排解烦忧的良方。
人们渐渐明白,生活的美好不在远方,就在眼前;人生的智慧不在别处,就在心中。
夕阳西下,寺院的钟声悠悠响起。
慧明的禅房前,那堆劈好的柴整整齐齐地码着,就像这首诗一样,平实中见真谛,普通中藏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