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CEO张勇赴英考察,北京门店暂停营业,经销商集体协商解决方案

甜梦琪说车 2025-04-18 10:41:03

哪吒汽车,这匹曾经的新能源“黑马”,如今却深陷泥潭,北京门店门可罗雀,经销商集体“讨债”,创始人被传“跑路”英国... 这一切,难道真应了那句老话:“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曾经,北京的哪吒汽车门店,那可是相当气派。

可现在呢?

用“门庭冷落鞍马稀”来形容都算客气的。

大部分门店都关门大吉,只剩下两家还在苦苦支撑,听说连新订单都不敢接了。

更惨的是那些已经买了哪吒汽车的车主,车坏了都没地方修,零件更是“千金难求”。

这年头,买个车容易,养车难啊!

你说,这搁谁身上不闹心?

闹心的可不止车主,还有那些当初看好哪吒汽车,砸锅卖铁也要加盟的经销商们。

今年4月,二十多家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代表,齐聚浙江桐乡的哪吒汽车工厂门口,拉横幅、喊口号,那场面,简直比电视剧里演的还热闹。

他们控诉啥?

控诉哪吒汽车拖欠返利、延迟交付,让他们血本无归。

有个经销商老李,那真是典型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当初,他看好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又觉得哪吒汽车性价比高,肯定能火,于是把全部身家都投了进去,还贷了不少款。

结果呢?

车没拿到几辆,返利更是遥遥无期。

银行天天催他还贷,客户天天找他退车,老婆也跟他闹离婚,用老李自己的话说:“肠子都悔青了!”

更让经销商们气愤的是,他们维权的视频,竟然被哪吒汽车官方给删了!

这简直就是“掩耳盗铃”,越描越黑。

你说,这哪是解决问题的态度?

这分明就是火上浇油!

话说回来,哪吒汽车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惨的。

想当年,人家可是靠着哪吒V和哪吒U这两款“平民神车”,硬生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杀出了一条血路。

七八万就能买一辆配置齐全的SUV,这对于很多预算有限的家庭来说,那可是相当有吸引力。

2022年,哪吒汽车的销量甚至超过了“蔚小理”,成了新势力里的“扛把子”。

这耀眼成绩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为了维持低价,哪吒汽车只能拼命压缩成本,导致每卖一辆车都亏钱。

数据显示,哪吒汽车每卖一辆车平均亏损超过四万元,三年时间里累计亏损超过一百八十亿元!

这简直就是“卖得越多,亏得越多”,典型的“赔本赚吆喝”。

更要命的是,哪吒汽车过度依赖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融资渠道又窄,这就导致了资金链非常紧张。

没钱,啥都玩不转。

技术研发跟不上,产品更新慢,服务质量也下降,最终爆发了经销商集体维权事件。

屋漏偏逢连夜雨。

2024年,哪吒汽车的CEO张勇突然离职,说是“战略调整”,但明眼人都知道,这背后肯定有猫腻。

更离谱的是,有人爆料说,张勇在离职前就办好了英国签证,现在人已经到了英国。

这下,大家更慌了,纷纷猜测他是“跑路”了。

虽然张勇在朋友圈里发文说自己还在为公司融资,但是这话说出来,谁信啊?

不仅如此,哪吒汽车的技术负责人戴大力和自动驾驶主管王俊平等核心高管也相继离职,研发团队几乎解散。

这简直就是“釜底抽薪”,要把哪吒汽车往死里整啊!

雪上加霜的是,哪吒汽车创始人方运舟名下的公司,也被强制执行和限制消费,涉及金额超过1.6亿元。

这可真是“一地鸡毛”!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下其他几家已经“凉凉”的新势力造车企业。

比如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直接“跑路”海外,留下了一堆烂摊子。

还有爱驰汽车,拖欠员工工资,公司都快倒闭了。

这些“前车之鉴”告诉我们,新势力造车企业,光靠PPT和概念是没用的,最终还是要靠技术和产品说话。

再看看哪吒汽车,过度依赖低价竞争,忽视技术研发,资金链又紧张,这不就是把自己往绝路上逼吗?

现在,哪吒汽车的三家工厂都停产了,2025年1月的销量更是惨不忍睹,只有110辆。

你说,这还有救吗?

更让人震惊的是,最近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哪吒汽车母公司)新增股权冻结信息,被执行人正是哪吒汽车创始人方运舟,执行法院为浙江省桐乡市人民法院,冻结股权数额高达1.2亿元人民币,冻结期限自2024年10月23日至2027年10月22日。

哪吒汽车走到今天这一步,也怪不得别人,只能怪自己。

战略失误、技术短板、资金链断裂,这些问题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把哪吒汽车压垮了。

现在,哪吒汽车面临着生死抉择:要么成功融资,浴火重生;要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史上的一个悲剧。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0 阅读:8
甜梦琪说车

甜梦琪说车

分享汽车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