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这波操作,是真“卷”疯了吗?
还是背后另有隐情?
这年头,汽车圈的瓜比娱乐圈还多,动不动就降价,简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最近,吉利博越直接从8万干到5万,这价格跳水,搁谁都得懵圈。
作为一名在车圈混迹多年的“老司机”,今天就跟大家唠唠,吉利这波“骚操作”到底图啥?
要我说,这“卷”起来,那可真是一环扣一环,谁也别想置身事外。
话说2023年2月,比亚迪秦PLUS DM-i冠军版横空出世,直接把价格干到了9.98万,直接杀疯了。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直接把插电混动车型拉进了“10万内”的亲民区间。
这一下,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就像被扔进了一颗深水炸弹,“价格战”的硝烟味儿瞬间弥漫开来。
比亚迪这一手,看似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但背后也让其他车企捏了一把汗。
你不降价?
销量立马给你颜色看。
降价?
利润空间又被压缩,搞不好就是“赔本赚吆喝”。
这就像玩“俄罗斯轮盘赌”,刺激是刺激,但一不小心就得“凉凉”。
吉利当然不能坐以待毙,也开始“卷”了起来。
但话说回来,吉利这波降价,可不是单纯的“割肉放血”。
要我说,这背后,是人家在技术和成本控制上,下了苦功夫。
别的不说,就拿动力电池来说,这可是新能源汽车成本的大头。
吉利早就开始布局。
2023年,吉利控股集团战略投资了欣旺达,这可不是简单的“捧场”,而是要深度合作,把电池成本给降下来。
你想啊,电池成本降了,整车价格自然就能“松动”了。
再说说智能座舱,现在谁的车要是没个大屏、没点智能互联功能,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2022年7月,吉利直接把魅族手机给收购了,这操作,够“野”!
这可不是为了玩手机,而是要整合魅族的软件和硬件技术,打造更牛的智能座舱。
你想啊,智能座舱体验好了,车子的附加值自然就高了,就算降价,也能保持竞争力。
吉利这波降价,看似“疯狂”,实则是“有备而来”。
人家在技术和成本控制上,早就做好了准备,才能在“价格战”中游刃有余。
接下来,咱们再看看吉利几款“卷”出新高度的车型。
先说博越,从8万降到5万,这降价幅度,够狠!
但人家可不是光降价,外观设计、内饰配置也都做了升级。
这就像“整容”一样,不仅价格更亲民,颜值也更高了。
再说说银河L7,这车可是冲着比亚迪宋PLUS来的“科技旗舰”。
配置那叫一个“豪华”,全系标配插电混动系统,纯电续航最高115公里,百公里油耗只要5L,还有25.6寸AR-HUD、16.2英寸副驾显示屏、L2级自动驾驶、ACC全速自适应巡航……这配置,简直是“武装到牙齿”。
我有个朋友,前段时间刚入手了一辆银河L7,跟我说这车开起来真“香”,性价比超高,智能化体验也一流。
他之前还纠结要不要买宋PLUS,结果试驾了银河L7之后,立马就“倒戈”了。
还有星越L,这车可是“性能怪兽”,2.0T发动机+8AT变速箱,254匹马力,动力那叫一个“澎湃”。
新款不仅优化了外观,还加入了电磁感应悬挂、DOW开门预警、并线辅助等黑科技,但售价反而下调了1.3万。
这波操作,真是“绝”了!
吉利也不是光在国内“卷”,人家还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
2023年,吉利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超过38%,这说明啥?
说明吉利的车不仅在国内受欢迎,在国外也“吃得开”。
海外市场利润空间相对较高,可以弥补国内价格战带来的利润损失。
这就像“东方不亮西方亮”,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吉利也并非完美无缺。
有用户反映,吉利的车机系统有时候会有点“卡顿”,还有一些小毛病。
但吉利的产品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对于吉利这波操作,有人点赞,也有人质疑。
有人说吉利“良心”,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也有人说吉利“心机”,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
但不管怎么说,吉利这波“卷”起来,确实给汽车圈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未来,吉利汽车能否在“卷”出新高度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恐怕还得看吉利能否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服务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
光靠降价,是走不远的。
这年头,造车新势力们都铆足了劲往前冲,谁也不想掉队。
吉利这波“卷”起来,是福是祸,还得交给时间来检验。
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汽车市场,将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