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老方说老方说 2024-07-16 16:47:36

《寒食帖》是苏轼在黄州所写,与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明·高启)

所谓寒食节,与清明节相近,是夏历冬至后的105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有祭祀、踏青之习俗,有2600多年的历史。

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里说,“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他在被贬黄州的第三年的寒食节写下了《寒食帖》。

苏轼: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写《寒食帖》时候的苏轼已近知天命之年,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精神寂寞,又适逢怀念前人的节日,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传世之作。

春天是美好的,万物生长,生机勃勃,姹紫嫣红总是春,所以“年年欲惜春”,但四季轮回,不以人的喜好为转移,“春去不容惜”。与其说挽留春天,不如说是感叹岁月的蹉跎。

心情郁闷,又赶上春雨不绝,让人难免有秋雨萧瑟的感受。“燕支雪”意为海棠花的花瓣(梨花海棠的花洁白如雪),被风雨打落到泥水中,苏轼知道后更添愁绪。

不知不觉中,让花化为泥,自然的力量沛然不可御。夜半真有力是取自庄子的“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之说。

天气、风景的变化,就像是一个生了大病的少年,病中不知,但从病床起来后照镜子才发现头发已经白了。苏轼在这里已经人和境、人和物合一,升华了自己的感受。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这是《寒食帖》其二,描述了苏轼在黄州穷苦潦倒的情况。

大雨磅礴,天地如汪洋一片,苏轼所居住的小房子犹如江水上的小船一样,水汽弥漫,云雾缭绕,心茫茫然不可知。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这句很多人是无法理解和共情了。毕竟现代人基本都是用燃气或电力烧菜做饭,平常很少见用柴火烧灶的场景。

试想一下,苏轼住在低矮逼仄的小草屋,厨房里也没有什么饭菜,想烧点水做点吃的,结果干柴没有,只能用潮湿的芦苇来引火,因为潮湿自然都是呛鼻的浓烟,由此可以想象苏轼当时的狼狈。

正狼狈的时候看到一只乌鸦口里衔着纸钱,才晓得又是一年寒食节到了。读书人以忠孝为本,但不管是为国尽忠还是为父母尽孝,都不可得。苏轼也想效仿古人作途穷之苦,可是心情就像死灰一样吹不起了。

光阴如箭,偏又不如意!

苏轼自幼读书,有济世安民之志,但他宦海沉浮,一身才学难得真正发挥,诗词对其来说不过小道。

人到中年,四十来岁正是人生鼎盛的时候,正应该有所作为,可越是如此想,现实的逆境就越难以忍受,心里就越痛苦。

怀才不遇,赶上时光飞逝,岁岁年年,随着光阴、生命的一点点流逝,苏轼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在蹉跎。

他是敏感的,多情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所以他注定要忍受更多的痛苦。

但如果苏轼跟很多人一样麻木,或者违逆自己的心意,趋炎附势,那他也就不是苏轼了。

从古至今,人生都是逆多顺少!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悲凉。苏轼用他的一生,感悟到了人生无常,命运确实像“不系之舟”一样身不由己,想要的却得不到。

苏轼也有过意气风发的时候,“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但总体来说这样的时刻只是刹那,终其一生,苏轼都是身处逆旅之中,郁郁不得志。

其实现代人尽管是在物质昌盛的时代,但人生的际遇又能好多少呢?

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生在世,永远是逆境多于顺境。每每想到这点,不禁让人叹息不已。或许这个世界就是要以此来磨砺人,“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到最后是什么成色,唯有自己知道了啊。

0 阅读:4

老方说老方说

简介:互联网创业者,喜欢分享一切有价值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