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这名男孩,与北宋的哲学家、思想家李泰伯同名,被其恩师赞誉为德才兼备的未来领袖。
面对北大的诚挚邀请,甚至是无须考试直接入学的特权,他都毫不犹豫地婉拒了。
2010年,他以703分的高考佳绩,摘得了北京理科状元的桂冠。
满怀信心地,他向美国11所顶尖学府递交了入学申请,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些学府都未向他敞开大门。
媒体纷纷将他视为“应试教育的反面教材”,面对这样的评价,他只是淡然一笑,说道:“那其实是我人生中最大的收获!”
那么,李泰伯如今怎么样了?
李泰伯可以说是一个全才,在高考之前,他就读于中国人大附中,并且一直是校内的焦点人物。
他酷爱绘画和音乐,会自己作曲和编曲。自己父亲的手机铃声,就是他创作出来的。
他还是学校里的实验班班长和学生干部,经常带领同学参加社会活动。他对大自然也很感兴趣,曾经两次去北极科考。
对于学习,李泰伯也自有一套方法。他将书本上的知识,视为自己探索的阶梯,所以每每可以跳出题目本身,以更高的视角审视一个学科。
寻常的考试难度根本满足不了他,几乎每次做题和考试,他都会举一反三地去自己延伸,增加难度。他两次获得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
在高二这一年,李泰伯和很多同学一样,也开始为未来打算。
此时,国内的清华、北大两所学校,都向他伸出橄榄枝,表示只要他愿意,就可以免试入学。
但是,李泰伯却拒绝了这番美意。
他当然需要深造,而美国的那些高等学府,才是他梦寐以求的人生阶梯。
他决定参加高考,用成绩来做选择。
他牛刀小试,就惊艳了所有人:他拿到了703分,其中理综成绩更是达到了279分,是那一年的理科成绩第一名!
他从世界排名前20位的学校中,精心挑选了11所名校,包括哈佛、耶鲁,以及麻省理工等等,并且很快就给出了书面申请。
然而等待他的,却是一封又一封的拒绝邮件。
李泰伯的这次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他挑选的这些名校,从来不缺生源,成绩当然也不是最重要的。
更何况,李泰伯向每一所名校,都申请了全额奖学金。这个待遇,大部分学校都无法满足。
另外,还不能忽略的,就是政治原因。
2009年,也就是李泰伯提出申请的第二年,美国的总统已然换届。
而一股压制中国发展的歪风,也在新总统奥巴马的引导下慢慢出现。李泰伯是一个爱国青年,在高一时就递交过入党申请书。
所以在学校官员面试的时候,他表示自己出国只是为了学习,最终的目的是为祖国做贡献。这句话,直接让面试官在他的申请书上打了红叉子。
不管怎么说,李泰伯被11所名校拒绝的事实已经发生了。而一些好事者,也就此开始炒作,说他是“高分低能”,是“应试教育的畸形产物”。
对于一个18岁的少年来说,这些不友好的舆论,自然会带来压力。那段时间里,一向乐观的李泰伯变得非常消沉。
不过,李泰伯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永远消沉下去的。对外界的质疑,他看得很淡。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要用别人的话来惩罚自己”。
虽然社会上满是质疑之声,但成绩摆在那儿,没有一所学校会对李泰伯置之不理。
很快,清华、北大便再次向他伸来橄榄枝。另外,香港大学也同样想录取李泰伯,并给出了68万元的全额奖学金。
通盘考虑后,李泰伯还是选择了港大。相比起中国大陆,美国对香港的政策更为宽松,李泰伯希望可以在港大完成二级跳,达成自己赴美留学的目标。
不过,在去香港之前,李泰伯先进入了清华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预科培训。
中国高校的教学水平正在不断进步,为了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李泰伯的这个选择是明智的。
2012年,李泰伯在港大待了一年后,再次向哈佛大学发出了申请。
而他接到的,仍然是一封拒绝的邮件。李泰伯没有放弃,又向麻省理工递交了申请,看是否能进行学术交流。
而麻省理工方面的人员则告诉他,如果有兴趣的话,他可以直接转学。
渴望已久的留学契机,就这样到来了。在短短的一个月内,李泰伯准备好了一切资料,迅速走完了申请手续。
看到他的履历后,麻省理工学院不仅给了他全额奖学金,还允许他进入“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专业学习。
这在整个美国来说,也是最为炙手可热的专业。
离开香港之际,他在社交网站上深情地记录下了自己的感悟:
“我发现,原来这些遗憾和失败,也是我最大的收获……”|
到了美国,李泰伯仍然延续着自己的学霸之路,功课的成绩一直很好。
不过,让他在这段时间内印象最深的,却是在音乐方面。
他对自己的钢琴水平很有自信,可是在他提出要加入校乐队时,却连第一轮面试都没过;
他想加入合唱团,但是仍然遭到了拒绝。美国人的理由很简单,他们需要“专业人士”。
李泰伯这样长着亚洲人面孔的理科生,他们根本不给机会。
对于自己的专业,李泰伯也算不上十分顺利,因为他也时常面临失败。
在麻省理工的学生,除了学习之外,也要承担一些研究工作。研究工作千头万绪,失败是常有的事,甚至有时你穷尽心力,却看不到成功的希望。
对此,李泰伯也很释然。他曾经和采访他的记者说,科研的失败次数,远远超过他在音乐上的挫折,就是说几天几夜也说不完。
各种各样的失利,并未让李泰伯消沉。他经常说:“要用即兴的心态,去做年轻人才会做的事。”
失败和偏见对他来说,似乎不是打击,而是刺激他前进的动力。很快,两个硕士的学位证书就飞到了李泰伯的手里。只要他愿意,马上可以攻读博士学位。
来到美国的第二年,李泰伯报名参加了前往英国剑桥大学的学术交流。在英国,他第一次接触到了医学专业,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穿着白大褂,进入医院实习,亲眼见到了医生们治疗病患,安抚家属。不久之后,他还跟随学习的医疗组,前往了非洲的加纳。
在那个贫穷的国度里,李泰伯见到了无数的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其中还有一大部分是儿童。
慢慢的,李泰伯对自己的人生定位有了变化。他开始更关注全球人群的健康问题,更关注医学。
他看着患者们一个个饱含希冀的眼光,就感觉肩头有一种责任感。而多年来精研的计算机,在他眼中也变成了治病救人的工具。
于是他决定,放弃攻读理科博士的计划,转而学习医学。
在一般人看来,能获得理科的硕士学位已经不易,此时改学医学,就相当于放弃了既有的就业前景和待遇,太可惜了。
更何况,医学和理科完全是两码事,互相之间没有任何交集,同时学习难度太大。
但是,这种质疑对主意很正的李泰伯是无效的。很快,他就向美国的17所顶级医科大学发去了入学申请和简历。
而这一次,有半数的学校都回应了他,希望他入校学习。李泰伯几乎是毫不犹豫,就选择了美国著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深造。
而此时,李泰伯的身上,又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意外。
当他将自己转学霍普金斯大学的消息发到自己的自媒体上之后,一些好事的人又开始嘲笑他,说他这个理科状元,在麻省理工学院仅仅待了一年就不行了,是个“失败者”。
一时间,质疑声和恶意炒作,又围绕在了他的身边。不过,此时的李泰伯,已经有足够强大的心理素质,可以笑着应对这些声音了。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一个非常严格的学校,只要入校,每个学生就必须如同机器人一般转动起来。
他们每天上午八点钟开始上课,其中有大型讲座和小组讨论穿插,要一直忙到下午一点钟才能午休。
到了下午,学生们又会前往医院,与患者和其他医生见面、交流。
直到下午五六点钟,他们才能有自己的时间。而往往在这时,还有一些专项的研讨会要参加。从早到晚,学生们几乎没有任何空闲。
在课外,学生们还有事情要忙。他们要备考,要应付学校每周一次的小型考试。
这种考试并没有分数,只是以及格与不及格为标准。
但是,其难度却着实不低。在接受采访时,李泰伯曾经说,想要考试及格“是很不容易的”。连他这样的学霸都如此,其他人就更可想而知了。
可就是在这样密集的学业里,李泰伯仍然能抽出时间来,干一些公共事务。
他就如同在高中时一样,又成为了“学生干部”,并经常参加和发起校内活动。
他是霍普金斯大学“学生健康计划”的联席主席,致力于帮助自己的同学们构建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从外界给他们“减压”。
他还是美国医学生组织“医学会”的成员,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学生们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来提高学习和医疗能力。
李泰伯是理科学霸,这种身份,让他在医学院中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
他开始利用自己的计算机知识,来辅助进行基因工程的研究。基因工程的计算量浩如烟海,李泰伯总能找到最快捷的算法,帮助自己和同学完成运算。
由于卓越的学术能力,李泰伯被吸收进了霍普金斯大学的某个实验室工作,主要从事基因工程的研究。
李泰伯在攻读硕士期间,便已经在学术杂志《自然-方法学》上发表了两篇论文,而且还因此获了奖。
在接受国内的某个媒体采访时,他非常乐观地说道:“可能用不了几年,我们实验室的研究就能够延缓人类的衰老了。”
2017年,李泰伯成功拿下了医学硕士学位。
但是这之后,他又开始向更高的山峰攀登:同时攻读医学和理学博士学位。而这份殊荣,在整个美国境内,也只有10个学生得到。
李泰伯似乎总是希望在学业上逼迫自己,同时向两个方向努力。可能正如同他的校友、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宋欣东所说:
“你没有必要满足一个范式,而是要先找到一个好玩儿的事,然后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努力。”
可能对于李泰伯来说,在学习、科研上不断挑战自己,就是一件好玩儿的事。
转眼之间,李泰伯已经是27岁的人了。
按照一些世俗的标准,他也到了成家立业的时候了。他对这些也应该是有憧憬的,因为他在霍普金斯大学中,曾经组织过人,介绍过“异地恋”的注意事项。
但是,当面对记者时,他却不愿意提这些。有可能在他的心里,仍然把学业放在第一位。
当谈到当年被11所学校拒绝这件事的时候,李泰伯十分坦然,表示自己很感谢被拒绝。
我们可以从他自媒体的只言片语上,了解到他的心迹。
正如他离开香港大学前的那个留言一样,遗憾和失败,也是最大的收获。
看淡过去的失败,从失败中磨炼心性,汲取营养,这可能就是李泰伯“感谢被拒绝”的深意。
那么,如今的李泰伯到底如何呢?这似乎是一个谜,有人说他仍在国外,还未考虑回国;也有人说他已经回国,正在领导一个全新的基因工程实验室。
对此,我们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但是我们相信,不管他身在何处,都在向自己的梦想努力着。
而且,鉴于李泰伯在高中时的爱国表现,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最终的归宿仍在中国。
我们的每一个学子,都应该像他一样,对自己和失败都有清醒的认识,并能从中找到自己未来要走的路。
失败不应该是成功之母,但应该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参考资料:
中国青年报:“应试教育失败产物”的成功学
李泰伯:世间磨难,皆是砥砺(《作文与考试》2019年14期)
“高分低能”状元逆袭:脚踏实地做自己(《课堂内外(作文独唱团)》2019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