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擂山河》
——南街非遗排鼓见闻
作者千山
铜锣开道,铜釵在暮色里铮然出鞘,
咚!黄牛皮绷紧的战鼓,裂出了春雷第一声。
三百双铁鞋踏碎青石板,
旌旗漫卷处,
龙鳞抖落鳞片化成鼓点,杏黄的令旗扬起朔风。

当令牌举起,
五十面龙旗横扫的刹那,
鼓槌化作流星锤,铜釵迸溅出火石。
十面鼓阵如黄河决堤,
百幅铜釵似太行雪崩。
石狮在声浪里苏醒,驮着整座城郭震颤,

瓦当簌簌坠落千年积尘。
白发鼓王青筋暴起时,
我看见商周甲骨在鼓面浮现。
青铜饕餮吞吃着光阴,而鼓声
正从杜康特釀的陶坛里涌出。
每记重捶都在续写,
散佚在县志里的战歌。
当最后一声锣收住江河,
满地月光都是溅落的碎银。
我们弯腰捡拾的,
何止是滚烫的铜音与鼓谱。
分明是祖先埋在黄土下的心跳,
正在今夜,借三百双手重新擂响山河。

当二十四个节气的农时在鼓谱里交汇发声,漫天星斗都成了溅落的秕谷。
而我们站在声浪的中央,
稳稳接住五千年前击壤而歌的
那颗——滚烫的粟。
鼓在击!釵再扇!人在欢!粟在长!
这才是真正的非遗,这才是真正的民俗。
农时丰收,举国富强,这才是锣鼓喧天的真正民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