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待“用户”这件事情上,每家平台都是认真的。
近日,一则关于美团点评全品类上线砍价的新闻颇能抓人眼球。砍价作为拼购玩法中的一张王牌,甚至一度把同程艺龙推到了“小程序第一股”的位置。连生活服务电商的美团点评都把目光投向了这个中国流量第一阵地,要入微信社交生态的局。
那么,作为实物电商的京东怎能不把微信这一流金之地,看在眼里,放在心上?更为重要的是,同样是腾讯的干亲,“孙子”辈儿的拼多多甩了“儿子”辈儿的京东不仅仅是几条大街。在微信社交生态的借力上,可以毫不讳言,它俩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京东一直在追赶。
近日,据全天候科技,京东拼购业务正在从内部拆分,拆分后将拥有独立的招商和运营团队,预计将于9月份拆分完成。显然,京东拼购业务又进了一城。实际上,早在今年4月,京东拼购APP就已上线测试,毋庸置疑,它已经被视作未来京东业务的主阵地之一。
此番,京东拼购的强势回归,算是京东水逆之后调整的实锤之一。即使“低价、爆款”的拼购是抓用户的利器,但是,在拼购江湖中,有拼多多珠玉在前,淘宝的穷追不舍在后,那么等待京东会是“流量会有的,规模也会有的”吗?
呼之欲出
实际上,在拼多多之前,京东的拼购业务早就存在。
据地歌网了解,京东涉足拼购业务最早可以追溯到腾讯和京东换股的2014年,那时易迅网、拍拍、QQ团购并入京东电商。随着腾讯的电商业务并入重整,客随主便,加上那时拼购基础设施的条件不太成熟,处于早期的市场教育阶段,因而京东的拼购业务也就丧失了生存的机会。
与此相比,拼多多就比较幸运了。
同样在2014年,拼多多则从拼好货的路径上诞生,它凭借着“低价、爆款”的拼团业务崛起。随着那首“拼多多,拼得多,省得多”洗脑神曲红遍大江南北,拼单成了拼多多现象。一年多时间里,拼多多成功收获超亿级的天量用户,渐渐地,它开始走进公众的视野,并成为行业的一匹黑马。
当淘宝、京东意识到拼多多并非“池中之物”时,已经追悔莫及。
木已成舟。
首先,淘宝开始正面迎战。毋庸置疑,拼多多挖了淘宝的根,据2018年公布的拼多多研报显示,拼多多和淘宝的用户重叠度达45.8%,这时阿里才警惕过来,拼多多才是阿里的头号敌人。于是乎,阿里把枪口从京东掉转过来,一边成立“打多办”,一边在业务上推出淘宝特价、天天特卖。
刚开始,一些业内人士如是分析,从用户重叠的角度,在拼多多的拼购战事中,京东似乎可以作为局外人存在,因为,拼多多的用户群体是下沉人群,京东向来以品质、高效著称,平台上的用户大多数来自一二线城市的高消费人群,两个平台用户的重叠度并不高。拼多多威胁不到京东。
然而,对于京东而言,没有远虑必有近忧。
一方面,“拜”了那么多年干爹,拼多多竟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拼多多闪电般崛起,吸取的可是全中国最大流量池的能量,况且,随着拼多多的不断调整,其一二线用户人群的上升趋势明显。
QuestMobile和猎豹大数据的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9月,拼多多一二线城市用户的占比接近50%。这意味着有接近1.9亿一二线城市用户使用拼多多,这已超过中国一二城市总人口数量的一半。
拼多多对京东的威胁并不是没有。
如今,拼多多的年活跃用户已经涨到了4.018亿,而京东的只有3.105亿,在用户数上已经遥遥领先于京东。在GMV上等经营的维度,按目前拼多多的增速,超过京东只是假以时日的事情。
另一方面,京东有自己的流量的天花板要破,11亿微信生活用户是京东的必争之地,也是京东可以倚重的一条出路。
京东和阿里入局拼购最大区别在于阿里与腾讯绝缘。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京东拼购呼之欲出,瞄准了拼购江湖。
从去年4月份开始,京东开始推出拼购业务,在2018年京东的年会上,刘强东指出了2019年京东重点关注的三个方向,其中一个就是下沉市场。
去年年底,京东进行组织架构调整,京东把拼购事业群从三大事业群独立出来,并任命侯艳为负责人,直接向京东商场轮值CEO徐雷汇报,侯艳是京东手Q、微信业务的总经理,可见,京东通过拼购探索微信社交生态的玩法。
“除了继续保持对拼购和微信市场关注和投入外,未来京东会重点打造更适合拼购和微信市场的供应链能力。”在2018年的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徐雷表示。
目前,京东拼购业务,不仅连接了京东APP,还打通了京东微信购物、京东手Q购物、拼购小程序、M站、PC端等六大场景。
显然,以京东拼购为中心,京东更多地是围绕微信的场景来布局,发力社交电商,掘金微信生态。
救赎计划
京东的水逆,人尽皆知。
据相关数据显示,京东的B2C网络零售市场交易份额,从2016-2017年的数据分别是25.4%,32.5%,2018年上半年数据是25.2%,京东2018年上半年与2017年相比,有7.3%的份额下滑。根据京东财报数据显示,京东在过去几个月的营收、GMV增速同比跌到了20%,2019年Q1活跃用户的同比增速已经降到了个位数。
京东迫切需要一场救赎。
首先,我们看到京东拉开了“整风运动”的序幕,裁员、减薪等风暴接踵而至,张晨、蓝烨、于永利、胡胜利、王笑松等一系列高管或离职或调整之后,京东在这场变革中迎来了京东商城、京东物流、京东数科三足并立的子集团结构,因此,京东也进入徐雷、王振辉、陈生强三大“嫡系”老兵时代。
组织结构稳定之后,京东在业务上也逐步调整,从7fresh收缩调整,奢侈品电商平台Toplife关闭等均可看到京东进入垂直深耕期。当然,拼购业务的调整也包括在内。
几经沉浮,也看到京东逐步从阴霾中走出来的迹象。
今年618京东向外界释放的是“王者归来”的信号。2015亿,这一战绩为618主场的京东诞生了一个里程碑式的数字。
然而,电商节只是脉冲式营销的结果,远非常态。因而当电商进入改革的深水区,必须要破流量瓶颈,增速的瓶颈,业绩承压的红线。回归到京东半年调整了三次的拼购,便可看到其中的焦虑和险境。
京东的流量救赎计划可分为三路:京X计划,无界零售,拼购。
“京X计划”是京东从2015年开始布局的“流量”联盟计划,包括与腾讯、今日头条、百度、奇虎360等合作伙伴分别推出的京腾计划、京条计划、京度计划和京奇计划等。截至去年8月,京东和小米的“京米计划”的敲定,京东已经和国内11家头部互联网企业建立起了关系。
虽然,这种在利益的基础上建立起的关系能走多远,不得而知,但是,在B2C的舞台上,京东有了和阿里系生态流量对抗的锦囊在手。
此外,无界零售主要是向线下要流量,这一波趋势是随着当前零售线上化的趋势而起。线上流量枯竭,要从线下导流,这已经是三年多来的京东流量发力曲线之一。
而京东拼购则是京东一次“造血”的契机。
在今年5月份,京东618全球品牌峰会上,徐雷亮相,在他的发言中就传递的一个战略性信号——抱好腾讯的大腿。
徐雷介绍,在与腾讯开启的新一轮合作中(新约期为三年),京东将利用微信一级入口及微信市场的海量用户等独特资源,打造区别于京东现有场景和模式的全新平台,这将是京东深度挖掘微信市场,拓展三到六线城市用户的重要手段。
地歌网了解到,2014年京东与腾讯战略合作后,腾讯就为京东开放了微信一级入口。这个拥有11亿级用户的超级入口为京东带来众多新用户,目前,京东有1/4的新用户来自微信。
根据京东与腾讯续签的,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协议显示,腾讯将继续在其微信平台为京东提供一级和二级入口,给京东流量支持。
有了腾讯流量底座的支撑,京东拼购似乎有了“扳回一局”的底气。
一场迟到的爱
“9.9包邮抢”“1元福利”“签到领红包”“砍价至1元”......打开京东拼购小程序界面,表面看上去,其模式和玩法超不过拼多多的范式。
至于京东拼购上线以后,结果如何呢?
据公开数据显示,京东上线拼购后,2018年Q4比Q1用户规模增幅达10倍,首次购买用户增幅达26倍。在2018年8月的“拼购节”中,进行首购的用户比京东大盘新用户近28%,超过62%的用户来自三到六线城市。
在今年京东618期间,京东拼购3-6线城市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106%。除此之外,京东拼购小程序下单量同比增长51倍,超万场的社交玩法,同比增长40倍,分享裂变流量占比超75%,裂变倍数达23倍。
显然,在庞大的微信社交生态中,京东拼购是一场迟到的爱,在流量增长放缓,业务疲软的情况下,给京东电商带来新的流量血液和新的业绩希望。
日前有消息称,阿里正考虑把聚划算从淘宝、天猫中彻底独立出来,成立大聚划算事业群,实现渠道下沉,抢占低线城市,以扩大阿里触达用户的抓手,提高阿里系电商用户的活跃度。
同时,也有消息称,拼多多正试图将旗下对DAU贡献最大的“限时秒杀”频道中独立出来,成立“秒拼”事业群,独立后的秒拼将把目光聚焦在一二线城市,进一步拓展市场的覆盖面。
阿里和拼多多对抗的火药味儿十足,随着京东拼购的加入,拼购江湖似乎要上演三国杀。
拼多多和阿里、京东不同的是,它自带移动互联网的基因,在场景争夺上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一是通过拼团营造一种游戏式购物的场景,调动了用户的即时性购买需求,以实现社交裂变,用拼多多的话说,它开创了一种“货找人”的新电商模式。拼多多在占领场景之后,创造了一种需求,因此也换来了用户的激增;
二是在低价、爆品的逻辑里,拼多多抓住了下沉用户的需求,抓住了占据中国人口大半江山,获取下沉渠道的流量红利。今天看来,拼多多现象某种程度上,已经具备了“中国式”消费的符号学意义。
反观,支付宝虽然有流量,但是,交易场景是个问题,往往很少有人会购物的时候想起用支付宝。简言之,流量和人对了,但是场景不对,没有适合的社交场景,并不适合推拼购。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作为腾讯的儿子辈,获得的待遇不比拼多多差,但是,你会发现京东的流量、场景都有了,但是人不对了,京东的用户定位都是“五环内”的,拼购充其量也就是打个前仗,做一个促销、爆款来玩罢了。
场景才是个本质的东西,但是,这个逻辑中不能一棒子把阿里、京东的拼购打死。毕竟中国是一个偌大的消费市场,消费分层的趋势明显,只要投入资金、人力、物力去拱拼购这个江湖,总能够吸引一部分用户的注意力。
并不难发现,独立后的淘宝特价、天天特卖业务推进效果,是风雨也无晴。因而,阿里重启沉寂了十年的聚划算,倚天剑再出鞘,依然是作为一个营销平台,不过这次聚划算聚集了淘宝特价、天天特卖的合力。但万变不离其宗,究其根本,无外乎还是要在爆款、在引流上“集中力量办大事”,阿里的拼购是自成体系。
然而,京东呢?此番,京东将拼购业务独立,发力社交电商,一方面把拼购业务放在了战略的位置上,毕竟目前拉新、引流是第一位的,京东必须要在这三年内利用好腾讯的优势;另一方面京东要打造更多场景。
其实,在京东的流量计划隐藏着一个沙漏理论。也就是说,流量好比一个倒置的沙漏,只要有沙子从上面不断地装进来,就不怕沙子流完。场景打通越多,上面的流沙就越多,往下渗透的沙子速度就会变慢,在这个基础上,京东的整个业务盘子在保住的情况下,还可以徐图提升。
京东拼购是一场迟到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