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丈
编辑|方丈
前言:“天若有情天亦老”,短短七字,惊艳了整个盛唐诗坛。
李贺以其独特的才情与深刻的哲思,写下了这句千古绝唱,震撼无数文人心灵。
然而,这句诗的气势与意境之高,竟让整个唐朝无人能接其后,直到宋朝,才终于出现一位才子写出下句,为这旷世佳句添上了另一种深意。
是什么样的情感,让李贺写下如此沉郁的诗句?
又是哪位宋代文人,敢于挑战这难以超越的经典?
两代天才的精神交汇,究竟碰撞出了怎样的文学火花?这背后,不仅是诗歌的传承,更是时代的映射。
答案,尽在诗句背后的故事中。
大唐风华 诗仙涌现回溯至唐朝,贞观之治、开元之世,彼时中原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盛气象。
胡乐齐鸣,万邦来贺。
这个融合了多元文化的大时代,孕育了无数风流人物,给诗歌的发展带来了广阔天地。
"初唐四杰"开启了盛唐诗坛的序幕,为后世树立了不朽的诗歌典范。
高祖临终诏:"好学者,政在兴贤。
"文学艺术因得君王倡导,朝野上下无不吟诗作赋。
在唐太宗的推波助澜下,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一众才子登上文坛,也奏响了盛唐华美的乐章。
壮士李白仗剑走天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爽朗;现实主义大家杜甫则在诗作中屡屡揭露时弊,给后人留下"诗史"之名。
号称"诗仙"的白居易以通俗浅显的风格流芳百世;"诗鬼"李贺以奇诡瑰丽惊艳时人···
凭借一腔热血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这些天才诗人以笔为武器,用无数珠玑妙语昭示后世:古有桂冠,今遗千秋。
李贺天才 短暂人生写就惊世绝唱在如此星光璀璨的盛世舞台上,我们不能不提及那位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的奇才——李贺。
生于公元790年的他,出身显赫书香门第。
祖辈曾是唐高祖叔父,承袭郑王之封号。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武皇帝清洗宗室使得家族败落,贫困潦倒。
李贺虽囿于乱世,却始终以诗词抒怀。
15岁时,其才名已然满京华。
年少的李贺性情诡谲,喜怒不定,貌若鬼魅。
常骑马游走乡野,偶有所感便停驻吟咏。
得句则记于纸上,交书童置于背篓中。
书童背负渐重,李贺所作愈发精奇。
不同于李白的浪漫洒脱,李贺诗作多有鬼魅之气,离奇幽艳。
这或许与他的身世经历不无关系。
天资卓绝,一生坎坷。
仕途失意,英年早逝。
然而短暂的生命并未限制李贺的想象力,反而使其诗作备受后世喜爱。
《金铜仙人辞汉歌》问世 "天若有情天亦老"不朽千古在李贺留下的众多千古绝唱中,脍炙人口的《金铜仙人辞汉歌》最为世人熟知。
诗中借汉武帝铸金铜仙人之典故,讽刺当朝妄图长生不老、脱离现实的行径。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幽深哀婉的语调下,隐含了诗人的政治忧思。
这两句凄美的诗,一经问世便在文坛引发轩然大波。
无数才子墨客争相对下阙,但作品皆不尽如人意。
不论多少文人绞尽脑汁,终不得佳句。
直至唐朝覆亡,这两句绝唱仍孤零零地矗立在文学的殿堂,久久无人续之以华章。
一纸诗稿,沧海难填。
"诗鬼"虽已作古,但对一个极具诗意的下阙的向往和追求,正如和煦春风吹拂而来···
宋词兴起 续写不朽篇章随着王朝更迭,时光的车轮碾过唐朝的废墟,缓缓驶入了两宋时期。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发达的黄金时代。
经过了五代动乱之后,以汴京为中心的中原文化渐次复苏。
城市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商品经济和手工业的空前发展,市井文化也随之勃兴。
这个时代最引人瞩目的文化成就,无疑是宋词的兴起。
欧阳修、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词坛巨擘纷纷涌现。
词人们以全新的视角关注国计民生,抒发亲友之情和男女之爱。
柔婉婉转的抒情与豪放不羁的慷慨相互映衬,卓然成为宋词独特的魅力。
宋朝文人也致力于续写李贺遗作。
大文豪欧阳修在《减字木兰花》中写道"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
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对仗工整,如泣如诉,将爱恨离合、人生苦短的情绪发挥到了极致。
《忆秦娥·别情》中的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虽稍显拗口生涩,但仍不失为一句佳作。
元好问在《蝶恋花》中咏叹:"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暗合唐诗风韵,表达了对人世炎凉、世事无常的感慨。
虽然宋人诗作字斟句酌,甚为不易,但终究未能对出一个令世人拍案叫绝的下阕。
然而在苍茫的历史河流中,命运之神却偷偷伸出了她的右手,为我们掀开了尘封已久的诗卷···
石延年妙对 惊艳四座大约在北宋初期,有一位豪迈不羁的书法家,名叫石延年。
他号称"酒中仙",以酷爱饮酒而闻名。
据说他能从早到晚饮酒不辍,却从不倒地。
一日不饮,浑身都要难受。
在一次诗词酒会上,众人正纷纷讨论李贺绝句的下阙,各抒己见而毫无定论。
已是微醺的石延年静静听着众人争论不休,心底默默思忖。
良久,他从杯盏交错的酒案上站起,醉眼朦胧地念出一句:"月如无恨月长圆。"
清冷如水的月光将阁楼打亮,文人墨客们如遭雷击,一时间鸦雀无声。
接着,他们爆发出热烈的喝彩,将石延年团团围住。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果然字字珠玑,天衣无缝!
"天"正好对应"月","有情"与"无恨"相映成趣,"天老"点出"月圆"。
这两句诗意境深远,引人遐思。
世间万物,本无情无恨,它们只是默默地遵循着天道运行。
一如天幕,一如明月。
石延年与李贺,两位不同时代的诗坛奇才,因这般妙语惊人而跨越时空。
他们大概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生际遇也有诸多相似之处。
遗憾千古 天妒英才在宋人的评述中,我们知晓石延年在仕途上的境遇并不顺遂。
他曾三次应试,却屡屡铩羽而归。
一度沦落为"三逾岁不第"的下场。
直到后来,方才勉强得了一个小官,却也是个闲职。
相似的,李贺也曾科举不第,壮志未酬。
两人都是天纵之才,却抑郁而终。
若不是相逢晚唐宋初科举制度日益僵化的乱世,想必他们本该大放异彩。
"天妒英才"用在他们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然而诗歌不死,精神长存。
或许正是这种对宦海浮沉的不满、被时代掩埋的落寞,使他们将人生的希冀寄托在诗篇里。
当代咏叹 借古喻今提升格局世间最扰人的是"情"之一字。
爱恨交织,嗔痴游移。
情到深处,总觉天地不仁。
李贺石延年所勾勒出的惆怅之意,仿佛就要随着岁月远去。
然而,在革命洪流中成长起来的诗人毛泽东,赋予了这千年绝句新的生机。
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豪迈而苍凉,大气而深邃。
这是一位伟大政治家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以通天彻地之气概,为时代崛起而歌,为民族复兴而咏。
原本充满伤感情怀的诗句,一经毛泽东之手,便注入了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内核。
这种将个人情志和家国情怀相融合的表达,不仅延续了古典诗歌的意境,更拓展了古诗的现实内涵。
后世诗人还将李贺、石延年、李白、苏轼等人的诗句相互勾连,形成"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把酒问青天,举杯邀明月。
"的绝妙诗联。
时光的隧道里,诗圣、诗鬼、诗仙、词圣跨时空携手,共同放歌。
他们的声音穿云裂石,回荡在我们的心间。
时光回眸 诗意留香人生如逆旅,岁月如过客。
当我们回望过去,重温这场跨越时空的诗歌盛宴,不禁为那些绝世才华所震撼。
尘世浮沉,百代兴亡。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人间正道是沧桑。
"诗人们以妙语惊世,在历史的星空中划下美丽的弧线。
这段"天、月、人"的交响,承载着古人的人生感悟。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盛衰而无恨。
唯有人间,悲欢离合,爱恨情仇。
天长地久,人世几何?前人之所以吟咏,正是体悟世事变幻之无常。
前人之所以传唱,正是为了点亮人生旅途的明灯。
读懂古人诗意,方能参透人生真谛。
大匠造物,每每于不经意间给后人以启迪。
愿我们在纷繁喧嚣的尘世中,偶然回眸,邂逅那抹跨越千年的诗意。
愿诗歌的芬芳,能使我们在人生的跋涉中握一握前人同病相怜的手,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
ttqqaaooff
被标题骗进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