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徐帅接待家乡人,问能不能吃得起白面大米,听到回答后大笑

筱叭酱 2025-02-22 10:40:18
前言

徐向前元帅可是正儿八经的山西人。他这一辈子都特别低调,还很谦逊,生活也简朴又廉洁。所有的士兵都尊敬他、爱戴他,全中国的老百姓也都很喜欢他。

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执着地追求真理。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徐帅一辈子清正廉洁,大家都称他为“布衣元帅”,他的一生堪称党内的楷模。

【打小就善良,人人夸赞】

我小时候看过一个连环画,名字叫《徐向前和讨饭的老太太》,讲的是徐帅七八岁时候的事儿。

那天,才七八岁的徐向前正在外面玩,看到有个讨饭的老太太被狗撵,狗还把老太太讨来的饭都抢走了。徐向前可心疼了,赶忙把老太太扶回了家。

徐向前回家后,他母亲给老太太做了顿可口的饭。瞅见老太太衣服破了,还帮着缝补。老太太要走的时候,对他们讲:“这孩子心眼真好,将来肯定能成大事。”

这只是个小故事,可它展现出徐帅打小就有着善良温柔的性情,再后来,他就成了在革命事业中立下好多大功的元帅。

徐帅在他的回忆录《历史的回顾》里,也讲了自己小时候的事儿。他说,自己打小就爱看《三国演义》《岳飞传》这些名著。

1919年的时候,徐向前考进了山西国民师范学校。后来,经朋友推荐,徐向前毕业就报考了黄埔军校,接着就南下求学,成了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员。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还没叛变革命的时候,徐向前就找准了方向,坚决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打这以后,他就立誓,要一辈子为共产主义事业尽心尽力。

后来,他就到鄂豫皖根据地去了。之后的日子里,那可是一路披荆斩棘,战功一个接一个。长征的时候也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磨难。徐向前到了陕北之后,毛主席就对他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你回来就挺好的。”这就能看出来,毛主席对徐向前可重视、可看好。

七七事变发生之后,毛主席让徐向前去当八路军129师的副师长。他就和刘伯承一块儿战斗,那可是战功赫赫。到了解放战争的时候,徐向前指挥的太原战役还有临汾战役,更是特别出名。

【爱兵如子,把战士当成亲兄弟】

徐向前元帅爱兵如子,这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能体现出来。

新中国成立之后,徐向前住的地方旁边有个部队大院。这大院每天晚上都会放电影,徐向前很爱看电影,所以晚上有空的时候就会去看。

可每次他一到,战士们都会唰的一下全体起立敬个礼,接着再坐下,这一来电影就得少看几分钟。而且,有时候徐向前来得晚了,放电影的人还会特意等会儿。

徐向前发觉这事儿后,专门把负责人找来,对他们说可别这么干。不管自己来不来,都不能耽搁大伙正常看电影,并且大伙看电影的时候也不用专门站起来欢迎自己。

打这以后,他再去看电影的时候,战士们要是瞧见徐帅来了,就不会站起来欢迎,而是会耐着性子把电影看完,徐帅也会静悄悄地在一旁坐下一起看。

他讲道:“当干部的,必须得爱兵。是先有士兵才有干部的,可不是有了干部才去找士兵的。”

战争年代的时候,他爱兵如子可是出了名的。他,凡事都以士兵为重,每次打仗,他都会跑到前线去把情况观察得明明白白的,就是为了把那些没必要的伤亡都给减到最少。

就拿攻打临汾的时候来说吧,部队用炮火来进攻,可那城墙特别结实,打了好久都打不下来,战士们死伤特别多。这时候,前线的指挥员就提议,可以架云梯,然后强行攻城。

这种法子虽说能让战斗很快结束,可徐向前觉得战士们肯定会伤亡得很厉害,所以他反对这个提议。

他讲道:“我手下的每个战士,那都是我的亲兄弟,甚至就像我的亲生儿女一样。老百姓把孩子交到我这儿,可不是让他们去送命的。打仗可不能胡来,得讲究战术。”

最后,由徐向前来指挥,改成挖坑道进行爆破攻击的法子,结果就胜利了,伤亡也减少了。

打什么样的仗,就用什么样的战术。徐向前带的部队战斗力超强,这不仅是因为战士们意志坚定,还因为战士们跟指挥官感情特别深。可以这么说,徐向前能一次次打胜仗,他爱兵如子的带兵理念起了很大作用。

另外,徐向前元帅的军事思想,在建国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始终有着实践性和发展性的特征。到了如今这个新时代,徐帅的军事思想还是在闪闪发光。

【不住豪宅,不吃大餐】

1955年的时候,徐向前被授予了开国元帅军衔,这真的是实至名归。

徐向前当上元帅后,一直很看重节俭。他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告诉他们得保持好的家风,谁都不能破坏规矩。

他跟孩子们讲,爸爸打小家里就穷得叮当响。参加革命好几十年了,一辈子都在打仗。长征的时候,是靠着挖野菜,一路要饭才回到延安的。他说道:“可不能因为现在条件好了,就把艰苦的日子给忘。”

建国后有一回,他老婆快过生日了,徐向前就问黄杰:“你这要过生日了,想让我送啥礼物?”黄杰寻思了下说:“咱们都结婚这么多年了,还送啥礼物,你把元帅服穿上,再让我好好瞅瞅,我就心满意足了。”

就这么着,徐向前把元帅服穿上,往老伴跟前儿一站,这对他妻子来说,就是最好的礼物。

还有一回,徐向前打算去莫斯科访问,可衣服都没提前准备。秘书瞅见徐帅穿得挺单薄的,就说,到莫斯科再买一件呗。徐向前那是坚决不肯买。

秘书讲:“买件衣服能花几个钱。”就因为这一句话,徐向前恼怒了,他说道:“咱们国家如今正缺钱,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花,哪怕以后富裕了,也不许乱花。”

徐向前见秘书羞愧地低着头,又讲道:“历览前朝兴与亡,成由勤俭败由奢。”

他不想让秘书和老婆担心,就拜托过几天也要来莫斯科的同事,把家里的大衣带过来。

后来有人讲:“徐帅大老远地去拿衣服,真是多此一举。”徐向前则诙谐地答道:“我打仗的时候吃苦吃惯,好长时间没挨过冻,这回挨下冻,就当是锻炼身体了!”

住的方面,徐向前一家子一开始住在史家胡同。后来房子变得破旧了,有人叫他修一下,他也没修。一直等到管理部门判定那房子是危房了,他才搬到北京城西去住。

他对孩子们那可严了。他办公用的汽车,要是没他点头,孩子们连靠近都不行,就更别想坐上去了。

【布衣元帅,割不断的故土情】

解放战争那会儿,打到太原的时候,徐向前有一回回了老家。乡亲们一听说徐向前回来,都跑去看他。乡亲们晓得徐向前在部队里当了大官,就托徐向前的姐姐,说给老家带点东西。

徐向前跟姐姐讲:“姐,你不晓得,我这个司令就跟老百姓似的,是个穷司令,好多事儿都不是我能做主的。”

他还讲,我们跟阎锡山可不一样,阎锡山那是自己得势了,就带着身边的人一块儿沾光。可我们,不管干部职位有多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都是在给老百姓办事的,我可不能光想着自己。

徐向前在这类事情上虽然刚正又严肃,不过乡亲们依旧特别尊重他、理解他。

70年代的时候,徐向前担任国务院副总理还兼任国防部部长。有一回,老家那边有人想买拖拉机,就想让徐向前给省里写个条子。徐向前,一口就回绝了,他讲,哪怕官当得再大,也绝不能给自己家办事。

1988年的时候,徐向前都已经87岁。那一年,老家的人又跑到北京去看他。嘿,您猜怎么着,他,就穿着一身布衣裳,还蹬着一双黑色的布鞋,那真是简单朴素到了极点。

家乡人刚到,就瞅见徐向前和黄杰在门口迎接。接着,他们就在会客厅坐下唠了老长时间。徐向前的会客厅可简单了,沙发都是好几十年前的那种,墙上一幅字画都没有,空落落的。

徐向前和大家聊起自己小时候的事儿的时候说:“我小时候,一年就只能在过年的时候吃上一回白面。乡亲们现在的生活应该好多了吧?”

对方把五台的经济情况仔仔细细地汇报了一番,说道:“现在,温饱早就不是问题,白面大米就跟平常吃的家常饭似的。”徐向前听了,乐得笑出了声儿,他脸上已经好久没出现过这样的笑容了。

【积劳成疾,不想花钱治病】

新中国成立以后,好多将帅身上都有各种各样的病,有的还年纪轻轻就去世了。为啥会这样?主要就是在战争那时候受了伤,长时间劳累就落下了病根。徐帅他也没能例外。

20世纪50年代那会,徐帅病得挺厉害的。可即便这样,他还是让妻子黄杰别来医院照顾自己,要安心上她的班。

他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就这么一次次跟死神搏斗。60年代碰上三年困难时期的时候,徐向前跟战士们说,粮食不够就多挖点野菜,多摘些榆钱来吃。

后来,管理人员怕他身体吃不消,就紧巴巴地过日子,好不容易省出点钱买了点肉。可他,说啥也不肯吃。他讲:“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带头不吃肉,我咋能咽得下去。咱们是人民的勤务员,就得带头做好榜样!”

80年代末的时候,徐帅身体状况挺不好的,可他就是不想花钱去治病。

1990年9月21日,徐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弥留之际,他向战友李先念留下了遗言:其一,不搞遗体告别仪式;其二,不开追悼会;还有就是,把自己的骨灰撒在大别山、太行山这些地方。

徐向前离世之后,工作人员依照他的遗言,把他的骨灰撒在了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而他的骨灰盒与遗像,最终安放在了五台县的烈士陵园,这也算是落叶归根。

【后记】

徐向前元帅逝世之后,老是有不少人去参观他在老家的故居。

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老家那边有人过来告诉徐向前,说想把他的故居给修一修。徐向前那态度可坚决了,说啥都不同意。为啥?他不想用公家的钱来修自己的房子。就这么着,一直等到徐帅去世了,才开始对他的故居进行修缮。

徐帅打小就在这儿生活。这儿有个带前后院的房子,房子里有徐向前小时候用过的小木桌,还有他在1955年授衔时穿过的元帅服,另外,他生前留下的望远镜、水壶等遗物也都在这儿。

老话说得好,亲不亲,都是家乡人。

徐帅的一生,他总是以身作则,有着高风亮节。五台的百姓不会忘掉他,全中国的人民也不会忘掉他。

徐向前元帅征战了一辈子,他的名字就像高山那般永远巍然屹立。

0 阅读:19
筱叭酱

筱叭酱

筱叭酱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