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美国连自己的物资都运不动了,会是什么样子?

最近,美国突然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在远洋运输领域,挂中国国旗的船已经超过了5000艘,而挂美国国旗的船却不到200艘。
这意味着,如果未来发生战争或紧急情况,美国可能连运输物资的船都凑不齐!这种局面让美国不得不紧急行动,推出了《船舶与港口基础建设法案》,试图重振自己的造船业。

但问题是,美国真的能靠这个法案扭转局面吗?还是说,这只是一场“窝里斗”的开始?
这个法案的核心目标很简单:重振美国的造船工业和码头基础设施。但是,美国的造船业早已衰落,2023年美国的船厂订单只有5艘,而中国却有1700多艘!这种巨大的差距让美国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全球远洋运输市场早已被中国、日本和韩国主导,美国想要重新崛起,不仅要面对中国的绝对优势,还要和日韩“卷”起来。这场竞争,美国真的能赢吗?
美国的这个法案有一个非常“拧巴”的规定:未来在美国注册的船,必须是美国自己造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想挂美国国旗,你的船必须是在美国船厂生产的。
这个规定看似是为了保护本国造船业,但实际上却可能让美国的船队更加萎缩。限制越多,振兴越难。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目前美国注册的船本来就少,再加上这个限制条件,不能像以往那样主要依靠菲律宾、印度和越南等国的海员,可能会导致更多船主选择在其他国家注册。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为了增加美国本土的就业机会。
也正因如此,胡塞武装在红海想拦截几艘挂美国国旗的海运船都困难重重。美国推出这项法案,除了考虑商业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着眼于战争时期的物资运输安全。

可以看出,美国试图通过立法来重振自己的造船业,进而重振相关的重工业。然而,全球造船业的成本竞争早已白热化,美国的造船成本远高于中国、日本和韩国。这种“自缚手脚”的做法,真的能振兴美国的造船业吗?
为了弥补这个“缺陷”,美国还规定:挂美国国旗的船在美国码头有优先停靠权。也就是说,如果码头拥堵,美国船可以“加塞儿”。

但这个优势其实并不大,因为码头拥堵的情况并不多见,除非像疫情期间那样的大规模拥堵。而且,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持续,中国去美国的船只会减少,这个“优先权”的实际意义就更小了。
美国造船业衰落的根本原因,就是成本太高。无论是劳动力成本还是原材料成本,美国都远远高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
为了重振造船业,美国计划在未来十年内投入700亿到800亿美元的补贴。这些补贴主要用于防止小型造船厂倒闭,并鼓励大型造船厂扩大生产。这些补贴真的能改变美国造船业的命运吗?
日本和韩国的造船技术同样先进,成本也比美国低得多。美国想要重新崛起,首先要超越日韩,然后才能和中国竞争。这种“双重压力”让美国的振兴之路更加艰难。

美国的这个法案,本质上是一场“窝里斗”。它试图通过限制外国船注册和补贴本国造船业来重振制造业,但这种做法可能会让美国的船队更加萎缩。毕竟,全球造船业的竞争早已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中国、日本和韩国的优势已经非常明显。

更关键的是,美国的这个法案可能会让日韩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因为美国的造船业短期内无法超越中国,只能先和日韩“卷”起来。这种“内卷”最终可能只会让中国更加稳固其全球造船业的领导地位。
目前,中国的远洋船队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已经远远超过了美国。不仅在民用领域,中国的军用船只也在快速增加。相比之下,美国的很多军舰已经服役多年,甚至比俄罗斯的军舰还要老旧。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船舶与港口基础建设法案》虽然投入巨大,但很难撼动中国的地位。中国的造船业不仅规模庞大,而且技术先进,成本优势明显。美国想要通过一个法案就扭转局面,几乎是不可能的。
美国的《船舶与港口基础建设法案》看似是为了重振造船业,但实际上却暴露了美国的焦虑和无奈。美国如果真的想重振造船业,可能需要更多的创新和合作,而不是单纯的“自我保护”。
你觉得美国的这个法案能成功吗?还是说,这只是一场“窝里斗”的开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感谢您的观看和点赞!
文章来源: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