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本的火山活动频繁,吸引了全球目光。就在2025年2月3日16时10分,日本鹿儿岛市樱岛的南岳山顶火山口发生了 “爆炸性” 喷发,烟柱高达800米,大量火山灰向东南方向飘散。

而这已经是2025年以来樱岛火山的第24次喷发,其喷发警戒级别维持在3级,登山活动也受到限制。
回溯到1月20日上午8时42分,樱岛火山南岳山顶火山口同样发生 “爆炸性” 喷发,那次火山灰柱更是直冲1400米高空。一个月内两次较为严重的喷发,让人们对日本的火山活动愈发关注。
实际上,自2023年起,日本的火山活动就未曾停歇。2024年1月14日,日本鹿儿岛县诹访之濑岛御岳火山口发生较大规模喷发,喷出的较大石块落在距火山口1公里处,日本气象厅将其喷发警戒级别由2级调升至3级。
进入2025年,当地时间1月23日深夜,诹访之濑岛御岳火山再次喷发,最高烟柱达到1200米,还观测到大型火山石飞落,飞落距离最远达300米。
不仅如此,2月8号的时候,御岳火山口又观察到三处喷发。紧接着,号称日本脾气最不好的火山之一的阿苏火山也开始不安分。

阿苏火山
阿苏火山位于日本九州岛熊本县东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口之一,其全新世共有186次喷发活动,其中 VEI 大于3级的就有10次,历史上多次喷发对周边地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
日本之所以火山活动如此频繁,这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质构造紧密相关。
日本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这一区域汇聚了全球约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几乎所有的深源地震,以及众多的火山。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并非完整的一块,而是由多个板块构成,这些板块在软流层之上不断运动。
日本正处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菲律宾板块和北美板块的交界处,这些板块相互挤压、碰撞,使得地壳活动极为活跃。
太平洋板块密度较大,位置较低,它俯冲到密度较小、位置较高的亚欧板块之下,在俯冲过程中,板块边缘的岩石因摩擦、压力等作用而发生熔融,形成岩浆。

这些岩浆在地下不断聚集,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上升,最终喷发而出,形成火山活动。
不过,在众多火山中,最让日本人紧张的当属富士山。富士山在沉寂了300多年之后,最近两年有诸多迹象表明它已开始蠢蠢欲动。
据专业地质测算,富士山的喷火口数量相较于以往增加了接近6倍,内部压力也达到了1.6兆帕,已达到喷发的临界点,随时都有喷发的可能。
上一次富士山喷发是在1707年,也就是著名的宝永大喷发。那次喷发极为猛烈,直接造成了几万栋房屋被毁,接近10万人丧生,给日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宝永大喷发
如今富士山再次活跃,受到威胁的是整个东京都市圈,这里是日本经济的核心命脉,一旦富士山喷发,对日本经济和社会的冲击将难以估量。
与日本隔海相望的中国,也有着火山活动的迹象。
长白山火山是中国二千年以来威力最强的火山,目前科学家已检测到其内部活动频繁。长白山最后一次喷发在300多年前,是一座休眠火山。
近年来,在长白山附近已发现频繁的活动迹象,这表明长白山很有可能在未来积蓄喷发的能量。据日本地震学家测算,在2032年之内,长白山发生火山喷发的概率高达99%,但该预测也遭到了质疑。

在20世纪初期,长白山周边地下的热水顺着缝隙涌出地面形成温泉,这一现象说明地下活动频繁且从未停止。这几年长白山周边发生了多次地震,地面也有隆起的迹象。
300多年前长白山火山爆发时威力巨大,岩浆将蒸汽和火山灰冲到几千米高空,地面因地壳崩塌形成巨大天坑,也就是如今的长白山天池。当时火山灰甚至飘落到1000公里外的日本京都和北海道东边的海沟等地 。
都说日本是世界上最多灾多难的国家,这一点从火山和地震灾害方面来看确实不假。
日本的国土面积仅占到世界陆地面积的1/400,但是受到的地震、火山灾害却占到了世界的1/10,受灾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0倍。
如此高的受灾频率和强度,让日本民众长期生活在一种不安全感之中。回顾历史,日本的种种举动,很多或许都源自于这种深深的不安全感。

日本一百年地震发生次数统计 (1919年至2020年间)
频繁的自然灾害让日本对资源和稳定的生存环境有着极度的渴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历史发展和对外政策。
而面对随时可能喷发的富士山以及频繁活动的其他火山,日本未来将如何应对,不仅关乎其自身的发展,也将对周边地区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中国对于长白山火山的监测也在持续进行,通过高科技手段密切关注火山动态,力争将自然灾害的破坏力降到最低。
【本文来源@三一博士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