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人到五十,骨头就像老旧的房梁,风吹日晒,哪怕没塌,也已经开始吱吱作响了。
很多人一听骨质疏松,第一反应就是:“补钙!赶紧补!”钙片吃得比饭还准时,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骨折了。
事情往往没那么简单,补钙这事儿,稍不注意,补得不对,骨头没强壮,血管倒是先“硬”了。

医生见多了这样的例子:有些人本来身体还算不错,天天吃钙片,结果几年下来,血管硬化了,心脏也跟着受罪。
到底是怎么回事?
补钙这事儿,真不是随便吃点钙片就完事的,尤其是过了50岁,有几个坑,千万别踩。

很多人以为,钙是个好东西,吃得越多越好。
但钙在人体里最怕的就是“乱跑”。它该去骨头的地方不去,反而跑到血管里,就成了血管钙化的“帮凶”。
这就像修房子,本来是要把水泥倒进地基里,结果你倒到了马路上,时间一长,路面就坑坑洼洼,走路都不顺畅了。
血管钙化的后果,就是血流不畅,心梗、脑梗找上门。

临床研究早就证实了这个问题。《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上曾发表过一项研究,发现长期大剂量补钙的人,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不补钙的人高出20%。
补得越多,风险越高。
这是因为血钙水平过高,会刺激血管壁上的钙化,使血管变硬,弹性下降。
本来血管是有弹性的,可以扩张收缩,但一旦钙化了,就像水管里结了水垢,怎么冲都不通畅。
补钙不能乱补,尤其是那些自己随便买钙片,按自己的感觉吃的人,很容易把自己送进医院。

有些人天天吃钙片,但骨密度检查一看,骨头还是跟豆腐渣一样。
这是怎么回事?光吃钙片并不能解决问题,关键是看身体能不能把钙吸收进去。
维生素D在这里就是个关键角色。它就像一个“搬运工”,把吃进去的钙送到骨头里去。如果身体里维生素D不足,哪怕吃再多钙片,也只是白费劲,甚至可能让血钙水平升高,增加血管钙化的风险。
而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阳光,晒太阳能促使身体合成维生素D。那些整天窝在家里不愿意出门、怕晒黑的人,往往补了半天钙,效果却不理想。

医生经常碰到这样的病人,查了血,发现血钙正常,但维生素D严重缺乏。这种情况下,补钙不如先补维生素D,否则吃再多也是白搭。
空腹吃钙片,等于白吃有些人习惯早上空腹吃钙片,觉得这样更容易吸收,但空腹吃钙片,吸收率反而更低。
人体对钙的吸收是需要胃酸帮助的,而空腹的时候,胃酸分泌较少,钙的溶解度降低,吸收率自然也就下降。

最好的方式是随餐服用,特别是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一起吃,比如牛奶、鸡蛋、豆制品等,这样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一次别吃太多,人体对于钙的吸收是有限度的,每次摄入超过500毫克,吸收率就会大幅下降,还容易导致钙在体内堆积,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有些人吃钙片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一个细节:钙和某些药物是“死对头”,一起吃会影响药效。
钙会影响铁、锌的吸收,如果同时服用铁剂或锌制剂,建议间隔2小时以上再吃钙片,否则铁和锌的吸收率会大大降低。
还有高血压药,特别是钙通道阻滞剂类的药物,比如硝苯地平,如果和钙片一起吃,可能会影响药效,导致血压控制不稳定。
如果正在服药,补钙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看是不是需要错开时间,否则药吃了,效果却大打折扣,反而得不偿失。

医生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人,家里囤了一堆钙片,天天吃得比饭还准时,但骨密度还是不见提高。
最好的补钙方式,并不是靠钙片,而是从食物中获取。
牛奶、酸奶、豆腐、芝麻酱、海带、虾皮、深绿色蔬菜,这些食物里的钙含量都很丰富,而且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相比之下,钙片的吸收率往往没那么高,还容易有副作用。
特别是一些胃肠功能不好的人,吃了钙片容易便秘、腹胀,反而影响了正常的消化吸收。
医生的建议是:优先从食物中获取钙,如果实在摄入不足,再考虑钙片补充,而不是一上来就靠钙片解决问题。

补钙这事儿,听起来简单,其实里面的门道不少。
补多了,血管可能先出问题;补不进去,骨头还是照样脆;补错了,可能还影响其他药物的吸收。
过了50岁,补钙一定要讲究方法,不能盲目乱补。
医生的建议很简单:补钙别贪多,维生素D要跟上,别空腹吃,服药要留意,能食补就食补。

这样,骨头能变强壮,血管也不会遭殃,身体才能真正受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