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国氢能储运链多点“开花”

如蓉氢燃料 2024-07-11 19:39:52
氢储运瓶颈伴随行业已久,至今仍是制约氢能大规模商业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氢能储运技术水平的提质升级迫在眉睫。 2024年随着政策密集发力和行业标准逐步完善,氢能储运环节正在迎来系统性变革:民用液氢即将大规模量产、固态储氢产业链不断完善、氢能管网建设加速等,这些措施进对于解决我国氢能资源供需错配、实现长距离低成本运氢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液氢民用近在眼前 液氢的“制”、“储”、“运”、“加”、“用”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这个产业要想早日实现商业化,就要求整条产业链不能有短板。可喜的是,从2024年上半年国内的液氢产业链发展进程来看,液氢民用进程已现曙光。 液氢制取方面,国富氢能和中山低温院等企业在推动民用液氢大规模量产。5月底,国富氢能10吨/天液氢工厂召开了试运行前首次评审会,核心设备正在调试过程中,有望在近期投产;6月3日,中山低温院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联手打造全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5吨/天氢液化系统成功落地中山,并进入示范运行阶段。 液氢储运方面,随着液氢上游的发展,中集安瑞科、中船708所等企业也开始抓紧打造液氢储运设备,为大规模民用液氢商业化做准备。今年3月,中集安瑞科旗下中集圣达因设计开发的国内首台商用液氢球罐在安徽阜阳正式开工,液氢装载量可达25吨以上。中集圣达因还在今年1月成功推出国内首台商用液氢罐车,让液氢运输距离达到2000公里以上。 今年4月,中船708所发布了180000立方米级和20000立方米级两型液化氢运输船设计方案,并获得美国船级社(abs)进行认证,让液氢大规模运输不在受制于人。 液氢加氢应用方面,6月,北京市首座商用液氢加氢站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投入运营。国富氢能和航天六院101所相继推出了车载液氢供氢系统,液氢商用车距离规模化商用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30日,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交通运输部网站发布了《氢气(含液氢)道路运输技术规范》(计划号:JT 2023-03)的征求意见稿。该文件为液氢的运输确立了准则和依据,将从政策方面解决液氢车辆无法上路的难题。 固态储氢商业案例增多 固态储氢的主流技术路线是金属氢化物,涉及材料包括镁系、钛系、钒系、稀土系及复合储氢合金等。目前看每一种材料相应的固态储氢都已逐步呈现出它的应用空间。 钛系、钒系、稀土系固态储氢在小型移动式、固定式场景方面显现出一定发展潜力。在小型移动式应用场景方面,氢能两轮车已成为今年最火爆的氢能交通工具之一,今年鹏飞集团联手氢航科技在孝义市投放了首批氢能共享单车。另外,5月6日,肇庆端州区首批投放700辆氢能共享单车进行先期试运营。高工氢电产业研究所(GGII)预判2024年氢能两轮车有望迎来小爆发,实现万辆级市场运营。 在固定式场景方面,5月份,东方氢能中标南方电网固态储氢项目;4月份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发布48000Nm³固态储氢装置EPC总承包;1月,山东通裕重工厂区的LAVO固态储氢示范基地传出正式投用的消息。如果固态储氢下游应用案例在未来持续增多,或会推动上游固态储氢实现降本。 镁基固态储氢,凭借储能质量密度高(7.6wt%)+成本低+安全性强等特点,在氢气运输、氢冶金、氢储能、氢化工、分布式发电、氢内燃机交通工具等方面都具备很大的应用潜力。氢枫(中国)在今年1月与宝武镁业签署镁基固态储运氢战略合作,双方围绕镁合金储氢性能优化、镁丸安全加工、镁合金材料回收以及镁基固态储氢应用等达成战略合作。 在固态储氢的产业化方面,6月份,洛达氢能集团在浙江省杭州市建设的世界首个大规模增材制造固态储氢核心装备制造基地正式开工。今年初,中科轩达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并宣布建设年产3000吨固态储氢材料专业生产基地,预计年底将顺利投产。这些专业的固态储氢设备生产基地建成后,有望推动我国固态储氢真正开启规模化之路。 输氢管道建设进程加速 自去年以来,我国输氢管道建设提速,今年上半年已有多条管道规划、备案、获批。其中的重点项目,管道全长763公里的康保—曹妃甸氢气长输管道项目已全标段设计与勘测招标工作;管道全长约1145公里的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地区氢气输送管道示范工程已进入环评阶段。 为了更好的推进输氢管道建设,今年上半年我国相继发布了《氢气输送工业管道技术规程》、《氢气输送工业管道技术规程》和《氢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等国家标准,填补了我国管道输送环节的标准空白,也将更好的推动我国管道输氢发展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 在纯氢管道之外,天然气掺氢的应用示范速度也在加快。今年3月,我国首座城镇燃气掺氢综合实验平台在深圳投用;4月,泰兴经济开发区的天然气掺氢站顺利完成调试与试运行工作;5月份,四川成都和内蒙古乌海的天然气掺氢综合试验平台相继完成调试测试工作。从示范成果与全技术链的突破来看,天然气掺氢的技术流程已经初步打通。 行业专业人士认为,短期内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天然气管网,通过技术改造以实现掺氢输送。这不仅可以快速实现氢气的规模输送,也降低了初期投资成本。 从上述氢储运项目来看,我国在未来将会建成一个多元化的储运网络,将形成一个结合长距离的管道输送和地区性的公路运输,配以固态储氢技术等新型储运方式,以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的需求。随着这些储运方式的商业化实施,将有望解决氢能供需错配问题,带动下游氢能产业发展。
0 阅读:0

如蓉氢燃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