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本应该是一家老小团聚温馨的场面,现在却成了人情往来相互攀比的“节日”。为了亲戚朋友来家里串门有吃的,水果、肉类和蔬菜、干果零食都得配齐了,总怕准备的不够吃,可实际上是一个正月都吃不完。

其实很多东西在过年这几天都涨价了,没必要什么东西都必须这几天买,还买很多。过年吃的水果,肉类和零食平时也有得吃,但是人的心理就是平时买一只鸡,那过年至少得买三只。
平时水果只买几斤,过年水果就得买几箱。过了正月很多东西都坏掉了,没坏的放太久了也得丢掉,浪费不说还花钱。
我老家的农村更是如此,吃的穿的更是买得琳琅满目。很多人外出打工一年,辛辛苦苦挣了点钱,过年这几天纸牌麻将玩得不亦乐乎,少则输掉几千,多则输掉几万几十万的都有。
许多人过年这几天的花销低得上一年的花销,平日省吃俭用,一分钱当两分钱花,一到过年就变得豪气大方,在别人面前装葱显摆,就怕自己不显得大方舍不得阔气,被别人瞧不起,没面子。
城里也好不到哪儿去,很多人一个年过去,钱包也掏空了,但是年后的生活还得继续,车贷房贷,日常开销人情往来还是要继续,这些都不是过个年就能忽悠过去的。

我老家的一些小年轻人,过年的那种豪气显摆,看着就让人瞠目结舌,抽的烟是几十、一百一包,过个年要开着车朝城里跑几十趟,不是买吃的,就是买穿的,每趟下来几百千把就不见,买回来的东西尝几口就顺手丢掉,那浪费的气魄堪比孙悟空大闹蟠桃盛会。
可叹的是,等过完年要返回江浙一带打工时,许多人身上早已“豪气”得连半个铜板也没有,路费都是求爷爷告奶奶地到处借……
看了老家这些年轻人的显摆“壮举”,我想起了在老家流传的一句土话——帮面子。
这话的意思是说,“面子”本来很小,但经过一“帮”,“面子”瞬间就高大上起来。虽然“面子”是“帮大”了,但“里子”还是没变,等“面子”缩回原形,不但丑态毕露,连“里子”也被翻了出来,是个什么货色,一下就露出了真面目——原本就是只老鼠,怎么就非要装猫呢?
过个年,许多人开始装富摆阔——威风凛凛,等年一过完就穷酸得灰不拉几,一下就丢了老底,现了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