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有人感慨,法律坏了,从频繁发生的冤案错案就能窥视一斑。

近年来,一些极端错案的确让人触目惊心,在某些案件中,法院荒谬绝伦的判决尽管得到了事实与法律的验证,但这样的案件却能顺利通过一审走向二审、再审程序反复绕圈,错判被程序性地保护着。
更为奇葩的是,当当事人试图通过所有法律机制——上诉、申诉、抗诉、举报、控告,甚至不得不通过公开寻求舆论帮助找回公正时,不同机关却以“程序封锁”的模式彼此推诿、包庇,而真正应该承担责任的腐败法官和那些滥用职权者却能够安然无恙,毫发无损。
面对这些怪异现象,我们不禁要问,难道真的是法律坏了吗?
法律,从诞生之初,就被赋予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的神圣使命。它如同社会的骨架,构建起了人们行为的规范框架。在一个理想的法治社会中,法律是公正无私的裁判者,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刑法明确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及其相应的处罚,这是为了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权益;民法对各类民事关系进行细致的界定,保障了公民在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合法权益。这些法律条文的存在,是基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智慧结晶,旨在营造一个公平、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在法治健全的国家,公民对法律的信任度普遍较高,社会的稳定性也更强。

腐败,才是法律公正的侵蚀者!
腐败就像一种隐藏在社会肌体中的毒瘤,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法律的公正。腐败的存在,使得法律在执行过程中被扭曲,偏离了其原本的轨道。一些腐败分子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他们在法律的执行环节中动手脚。
比如在司法领域,可能存在个别法官收受贿赂,从而在审判案件时做出不公正的判决。原本应受到严惩的罪犯可能因为这种腐败行为而逃脱了法律的制裁,而无辜的人却可能被冤枉。这些现象严重破坏了法律的公信力,让人们对法律产生怀疑。
在行政领域,某些官员的腐败行为很可能导致公共资源的不合理分配,一些符合政策规定、本应得到扶持的项目却被忽视,而与腐败官员有利益勾结的项目却能顺利上马,这些都完全违背了法律所倡导的公平原则。
腐败才是社会危害的罪魁祸首!
腐败带来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对法律公正的破坏,它还像一张巨大的网,笼罩着社会的各个层面。经济方面,腐败阻碍了正常的经济发展。企业为了获取项目或资源,不得不花费大量的资金用于贿赂官员,而不是投入到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真正有利于企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方面。这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扭曲了市场机制,导致了资源的低效配置。
从社会公平的角度,腐败还加剧了贫富差距。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的人变得更加富有,而普通民众却因为得不到公平的机会而在贫困中挣扎。
在社会风气上,腐败滋生出一种不良的价值导向,让人们认为权力和金钱可以摆平一切,从而破坏了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
严厉打击腐败、维护法律尊严已刻不容缓!
打击腐败、维护法律尊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从制度建设、监督机制和公民意识提高等多方面入手,才能让法律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①政府部门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强有力的监督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②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让公众能够清楚地了解政府部门的决策过程和资金流向。
③要加强对腐败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腐败的成本,让那些想要腐败的人望而却步。
④要不断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和监督意识。只有当每一个公民都成为法律的捍卫者,积极参与到反腐败的斗争中来,才能真正构建起一个清正廉洁、法治健全的社会。
法律本身是公正的,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有力武器。然而,腐败却成了破坏法律公正的罪魁祸首,它在多个方面危害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公平的实现。
法律的使命是维护公平正义,而腐败的权力者却正在背离这一使命。他们不仅在践踏法律,更是在摧毁人们眼中的国家尊严与公正。他们这一卑鄙行径,人民不会宽恕,历史更不会原谅!
用户10xxx04
说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