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做官很好发财的时候,人们为了当官,所有卑鄙无耻的伎俩都会使出来。
2月19日,杭州中院一审公开宣判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张红力受贿一案,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张红力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经法院审理查明:2011年至2022年,张红力利用担任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行长职务上的便利,为有关单位和个人在贷款融资、职务安排等事项上提供帮助,直接或通过他人非法收受上述单位和个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77亿余元。
公开资料显示,张红力2010年4月出任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2015年6月任中国工商银行执行董事。2018年,张红力辞去工行副行长职务,转到一家私募基金任职。2023年11月,张红力辞去公职5年后官宣被查,2024年5月被开除党籍。
通报中称,张红力官迷心窍,结交政治掮客,搞利益交换,捞取政治资本,搞迷信活动,阅看存在严重政治问题的书籍;
无偿使用管理服务对象私人飞机,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安排,违规组织公款宴请,公款旅游;
违背组织原则,徇私录用调整干部,骗取博士学位,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
违规收受礼品,借用管理服务对象住房,违规使用公车、报销个人费用,离职后违规任职;
毫无纪法底线,利用公权力设租寻租,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贷款融资、职务安排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从纪委监委的通报中不难看出,张红力除了大搞贪污腐败外,为当官可谓是费尽了心思——不仅结交政治掮客,搞迷信活动,为了当官有过硬的学历资本,还骗取了博士学位。
一个掌管着中国最大银行的实权人物,学历既然是骗来的?这话传出来,多少都有些让人难以相信相——博士学位既然也可以骗?
不过想想也不奇怪,以张红力的身份、地位,以及其手中掌握的资源,要骗个博士学位,那不就是轻而易举之事?
况且,以张红力的名头,没落马之前,谁敢说他的学历,是骗来的呢?
一个在金融界位高权重的大人物,竟然干出了骗取学历这种苟且之道,说明了什么呢?
一、要当官,就得要有学识身份,要当大官,就更得要有个高知分子的“外壳”。只有身份牛逼了,当大官那就是水到渠成。
二、学历成了装逼的门面,尤其有了“博士”这样的高学历,谁还敢对贪官们的“能力”说三道四。
三、为了当官,贪官们什么事都敢干,哪怕骗取学历这种无耻行径,他们也觉得无所谓。
正是有了这些因素的存在,张红力才会想法骗取“博士学位”这块“装逼金牌”。有了这块金牌,张红力当官的“本领”就更加“名正言顺”了!
至于学历跟学识是否匹配,学识跟能力是否吻合,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说你行,你就行;有人说你不行,你就是孙猴子在世,那也不行。
“行也不行,不行也行”。这就是贪官们仕途的特色所在。
贪官骗文凭,说直接点就是骗官当。骗来的官,他怎么能不腐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