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研究揭示彝族起源,揭示华夏文明万年谱系

永卓学周易 2024-07-11 18:58:09

有关彝族的来源,说法很多。

基因检测一出来,一目了然。

4500年前,三星堆文化一期开始,成都平原上的人群绝大多数都是黄河流域迁徙而来的。

高山城遗址(三星堆文化一期、二期)古人,其成分是由89.1~95.1%的从黄河流域迁徙而来的农业古人和4.9~10.9%的西南土著和平文化狩猎古人混合而成,这就是三星堆文化古蜀人的最初来源。距今4500-3700年前的高山城古人(三星堆文化一期、二期)的全染色体基因谱系中,没有发现中国境外其他古人的基因来源,三星堆居民应当就是中国的土生居民。

至少在4700年前,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人群也受到了来自黄河流域马家窑文化人群的影响。

青藏高原东北部共和盆地的宗日遗址的人群,至少在4700年前受到了来自黄河流域的东亚古北方人群的遗传影响。

至少在4700年前,宗日遗址的人群在遗传上已有混合,显示受到了黄河流域古北方人群的影响。这与考古学上观察到的距今5000年及以后,宗日遗址出现马家窑文化的因素颇为一致。

不仅如此,距今大约3200年前,云南大理的海门口遗址人口组成,也是外来的黄河流域古人与当地石器狩猎人群融合而成,而且黄河流域古人基因已经占据绝对主体(88.7%)。

以上种种信息表明,从大约5000年前开始,整个中国的西部地区几乎都被来自黄河流域的人群占据,这些地区的文明也是从这个时间段开始发展起来的。

这些从黄河流域来的人,当然就是今天所有彝族的祖先。而且从距今5000年这个时间上看,大概率是马家窑文化的人群(不排除更早的时候)。

马家窑文化,距今5300年至4000年,盛行彩陶和瓮棺葬,是特征鲜明的有虞氏文化。

所以,彝族的始祖希慕遮,必然是一个有虞氏人。这也就解释了彝族为什么拥有如此古老的文字和五行先天易学,因为有虞氏在至少1.1万年以前就已经拥有成熟的文字和易学体系。

《明史》卷310《土司列传》也明确记载:“西南诸蛮,有虞氏之苗。”明确指出今天的西南诸多少数民族包括彝族与历史上的有虞氏有密切的关系。

按照各地彝族的共同记载,他们的共祖希幕遮是从“旄牛徼外入居于邛之卤”,可见“旄牛徼”和“邛之卤”是马家窑文化的有虞氏人从黄河流域南迁时经过的两个重要地方。

彝族始祖希慕遮

彝族始祖希慕遮简介

牦牛徼外这个地方在哪?汉武帝天汉四年(前97年),汉王朝在邛来山(今大相岭)外侧置旄牛县。徼有边界之义,那么牦牛徼外也在荥经大相岭附近,从马家窑迁徙到这里的话路线如下图所示,途中会经过广汉三星堆、成都等地。

4800年前的三星堆一期文化,大概率就是这一波来自马家窑的有虞氏人创造的。

4500年前开始的成都宝墩文化,也是这一批马家窑文化的有虞氏人南下时建立的。

彝族始祖希慕遮,必然是来自一个马家窑文化的有虞氏人,他原本住在牦牛徼外的荥经,在这里留下了颛顼诞生地的传说,而颛顼,正是有虞氏人崇奉的始祖。真正的颛顼之墟,在河南濮阳高城遗址,这也证明了马家窑文化的有虞氏人更早的时候是从河南濮阳迁徙而来。

希慕遮从牦牛徼外(荥经)继续南迁,在大约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晚期到达了“邛之卤”。

邛之卤这个地方应该是四川凉山的盐源县,过去叫作“昆明”,由于盛产盐卤,故称“卤”。

《安顺志·普里本末》《贵州通志·前事志二》附《安顺志·普里本末》叙水西彝族起源也说:

普里之先,出于昆明。罗殿、普露静,皆昆明也。《罗鬼夷书》曰:一世孟自旄牛徼外入居于邛之卤,为卤氏。

四川凉山一带至今仍是彝族最多的聚居区,老龙头遗址发现的瓮棺葬是商代晚期的,证明马家窑的有虞氏人大约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晚期来到这里,也就是“邛之卤”。

希慕遮从牦牛徼外入居邛之卤的路线如下图所示:

有虞氏希慕遮来到这里定居的一个原因其实很好理解:

盐源县,顾名思义,就是产盐的地方。不仅如此,盐源县还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连接西康、云南以及四川藏区,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另一个导致有虞氏人希慕遮迁徙的重要原因是,大约在距今3200年前后,三星堆文化被十二桥文化所取代,著名的成都金沙遗址就属于十二桥文化的范围,也是在这个时期,成都出现了夏后氏王族独有的船棺葬!

船棺葬是夏后氏的独有葬俗,和瓮棺葬是有虞氏的独有葬俗一样,都很容易被分辨出来。大约3600年前,商汤灭夏之后,夏后氏的船棺葬就从武夷山开始一路向西传播,最终有一股夏后氏的势力于3200年前到达了成都。

夏后氏和有虞氏的人群原本都信奉黄帝,以颛顼为祖,所以两个族群的人在3200年前可能又一次结合在一起,成为定居邛之卤(盐源县)的两大主体族群,也就是如今彝族中的两个主要群体。

彝族人中有来自夏后氏的后代,这一点可以从文献记载中看出来,这批夏后氏的人很可能被称为“昆明蛮”。

杜佑《通典》卷187《边防三》云:

昆弥国,一曰昆明,西南夷也,在爨之西,西洱河为界,即叶榆河。其俗与突厥略同,相传云与匈奴本是兄弟国也。

又欧阳修《新唐书》卷147下《南蛮下》云:

爨蛮西有昆明蛮,一曰昆弥,以西洱河为境,即叶榆河也。距京师九千里。……人辫首,左袵,与突厥同。

夏后氏和匈奴同族,这是《史记》明确有记载的,《周书·卷五十·列传第四十二·突厥》云:

“突厥者,盖匈奴之别种”。

可见夏后氏与突厥人、匈奴人都有关系,而“辫首、左衽”也是三星堆人的特征。

我们看三星堆的青铜人都是辫发,左衽的,包括最大的那尊青铜人像。

辫发的三星堆人

长长的辫子

左衽的夏后氏

由此可见,三星堆文明是有虞氏和夏后氏人群共同缔造的,这些人也就是今日彝族的先祖。

彝族人使用的文字,是夏后氏和有虞氏在1.1万年以前就在使用的文字。

鉴定完毕。

4 阅读:750

评论列表

漂泊男儿周如谦

漂泊男儿周如谦

3
2024-07-18 13:54

帝舜的后裔汉高祖刘备是什么族?帝尧的后裔赵盘又是什么族?就墨家所记载的就把人家说成彝族?赵盘为什么要(焚书坑儒)?刘家为什么要司马迁宫刑?原因就”史料"记载着。

老何

老何

1
2024-07-18 13:24

蚩尤之后

watch

watch

1
2024-07-21 01:29

封面图和文中最后三图都是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证明华夏人是从中东地区迁过来的,山海经就是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永卓学周易

永卓学周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