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8月,四川什邡发现大批船棺葬,随葬大量青铜兵器,还出土了一个印章。
船棺,是夏后氏典型葬俗,而且是夏后氏王族的葬俗。
印章背面刻的“十方(什邡之王)”四个字,也证明了印章主人的王者身份。

什邡之王印章
但是,神奇的是,这枚印章的正面,也就是主人日常使用印泥盖章的正面,刻的是另一种文字,见下图所示:

这种夏后氏的王族使用的官方文字,是什么?
是古彝文。
古彝文,是1.1万年以前夏后氏使用的文字。和1.1万年以前有虞氏使用的文字同样古老。
夏后氏和有虞氏起源于中国长江下游,至少一万年以前就来到了青藏高原。
在3600年前,大概是商汤灭夏的时候,一支流行船棺葬的夏后氏人来到了福建武夷山,留下了两具典型的夏后氏船棺。

这支夏后氏人群一路向西,迁徙路线如下。

船棺葬揭示的夏后氏迁徙路线
在大约商朝的时候,这一批来到四川的夏后氏人,在商代的陶纺轮上留下了一些古彝文。

三星堆文明,就是这一支迁徙到四川的夏后氏人群创造的。
我们可以看到什邡船棺里出土的青铜器图案和三星堆虎纹的对比,一模一样。


四川发现的青铜戈上,刻的都是古彝文。
如下图所示:

这也证明,古彝文是夏后氏的官方文字,商人使用的甲骨文则是有虞氏的官方文字。
夏后氏的王族基因是O2,如今彝族人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O2。
基因为证,文字为证。
华夏文明最晚1.1万年以前就有文字,而且是两套文字。
夏后氏的文字,是古彝文,流传至今。
有虞氏的文字,是甲骨文的前身,流传至今。
有虞氏和夏后氏禘祭黄帝,以颛顼为祖,基因都是O2,也是全中国人数最多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