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的核心,其实就在开始的第一句“观自在菩萨”。
往往我们认为“观自在”就是“观音”,只是个名字,便一带而过。
确实他就是观音菩萨。
但“观自在”的意义远不止一个名字,我们称它为一个境界也好,称它为另一个意识层面也罢。
只是有了“观自在”这个三个字,才有了心经剩余的257个字。
他是站在“绝对”的层面表达“相对”与“绝对”的关系。
相对,就是我们的五官加情绪念头,你也可以称为我们的整个人生、整个世界、甚至你可以认知到的整个宇宙。
你可能会问,那绝对是什么?
答案就是:“观自在”,那又如何理解这三个字呢?
拿念头情绪来说,当你仅仅是觉察到了自己愤怒、悲伤、委屈、不值的这个“当下”、“空当”就是“观自在”。
反之,跟随情绪、抗拒压制念头情绪,就别说“自在”了,“观”都没起来。
但也没有关系,就是因为让念头情绪做了“主”,才有个修心修行、开悟可谈。不然我们都是“观自在”了。
再拿修心修行来说,念佛打坐注意力走神了,想起了昨天不开心的事、明天不想见到的人、执着于:是“念”或者"坐"15分钟好,还是半小时好。又或者注意力一直在身体上打转:气感很强、发冷发热、酸麻胀痛。
这些现象不可避免,每个修行人都会遇到,关键的是:这时第一时间【觉察到】、当我们【觉察到】这些念头和感受的时候,当下就是一个'空当'。念头跑了,就再一次【觉察到】。
通过上面的两个例子,我们也可以看出“观自在”其实要把它“拆开”来说。
观,就是上面我们说的“觉察”。
自,你可以叫“自性”,“佛性”,“绝对”都可以。
在,只是纯粹的“在”,没有在“哪”。
你可能会问:“观自在”有什么特质,不可能什么都没有吧?
有的也只是:宁静、平安、喜乐、沉默。
观世音菩萨之所以行深般若智慧,是停留在这个宁静的“当下”、“空当”、“瞬间”好像延长到无限,而心经后面说的就是:我们所见、所听、所体会的人生和这个“当下”、“绝对”的关系。
后面的“小作文”也会持续更新关于《心经》的其他内容,给修心修行路上的你我多一组参考、多一组印证。
人间不清醒
只有通过实证空性,破我法二执,达二空,才能算觉性。别无他法。其余一切什么冥想,禅观,当下啊都只是在二执上幻想打转而已。。就作者这篇文章,连入门的门都摸不着。尽是妄想,幻想自己在很宁静很喜乐的状态中。。什么空当,当下,瞬间,只要你感觉有时间有生灭,有能知的我,有所觉知的对象。便是二执,而非常住不动空性。
人间不清醒 回复 02-23 09:03
真学佛人,只看到的只在乎,说的内容是否是事实真相,而看不见诤论。。你这种人看楞严经,阿难七处征心,也是在诤论。你可以对佛陀说,不诤则净。
人间不清醒 回复 02-23 09:07
一个真正的学佛人,他只在乎事实,在乎真相。如果有一个人说出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发现一些奇怪的事情,他会去思考,钻牛角尖,直到找到究竟真相。真理是无数为什么的最终答案。
晨昕
唵嘛呢叭咪吽
此时此刻 回复 02-22 23:08
这算你的还是别人的?
流年似水
自在是心态下的行为。观自在是观察这种行为获得的方法,也可以说方便的法门。
此时此刻 回复 02-22 23:09
知见宗徒,茅草盖头
红尘寄旅
还是听劝別写后续了,三个字都未解释对,两个字:自在,落处不对。自在是真心所本有的自性,因为祂是本自解脱涅槃的无我真心,是众生的自性本佛,找到祂观照祂就是那个样子,本具如来智慧德相,能这样观得的人就叫观自在的菩萨,因为真实开悟了,知道了本自在的真心,入实义菩萨数了。
风云
堪破,自在,放下。个人以为,就简单理解就好,看到了自在境界时菩萨,在达到彼岸的过程中,发现五蕴皆空,才能度过一切的苦恶。
天闻述字
一人一看法解法,十人十看法解法,千人千法解法,每个人的看法解法多有差异但就是宗旨不变的是发善凭良心道德做事为人
缘者明
观自在菩萨意应为观己,观众生百态,修己身[横脸笑]
此时此刻 回复 02-22 23:10
你能说明个什么呢?
缘者明 回复 此时此刻 02-24 07:20
丫的,我解释不了了[笑着哭]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那种[横脸笑]刚想解释却越解释越乱[笑着哭]是这样读的,观,自在,菩萨
天 知道
[点赞]宁静,平安,喜乐,沉默
用户15xxx41
确定你的理解正确?
人间不清醒
佛法需要实证。用事实证量,证万法皆空,无我无我所。。而不是靠幻想,不是靠合理化,很多所谓的禅观,就容易走向迷信幻想。。
人间不清醒
作者这篇文章。就是纯属幻想,及合理化。。《心经》其实很简单就是复归于婴儿的心境,写的就是婴儿的状态。因为婴儿无自我意识,也无我所认为的客体事物。离五法中的,名,相,分别三法。见到空实相。婴儿就是无我无我所,涅槃状态清净心,它活在没有时间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静止的,寂灭性。。所以婴儿无忧无虑无畏无惧。道德经中也曾三次提到复归于婴儿。其实婴儿,熟睡,昏迷,死亡,涅槃,清醒潜意识部门都无我。。但是最难也在这里,凡夫永远有个我,执着我所认为的客体事物,起名相分别,所以他无法回归到无我的状态上。。。
曹合
观,自在菩萨,
此时此刻 回复 02-22 23:09
你明白就好!
曹合 回复 02-21 08:05
以神观,非识观
造王者
知道的多了,反而所知障了,而不能见性。[吐舌头笑]
此时此刻 回复 02-22 23:11
干脆别吃饭了,吃饱了还要拉屎!多麻烦!
矮桩密纹
观音是鸠摩什罗版译,观自在是玄奘、辩机版译。后者更能表达出经文的准确意思
用户24xxx69
😡😡😡😡😡😡😡😡😡😡😡😡😡😡😡😡😡😡😡😡😡😡😡😡😡😡😡😡😡😡😡😡😡😡😡😡😡😡😡😡😡😡😡😡😡😡😡😡😡😡😡😡😡😡😡😡😡😡😡😡😡😡😡😡😡😡😡😡😡😡😡😡😡😡😡😡😡😡😡😡😡😡😡😡😡😡😡😡😡😡😡😡😡😡😡😡😡😡😡😡😡
老吴
诸凡夫类亦复如是,于此正法不能听受,于生死海妄生颠倒增长愚痴,深为太失。是人虽经百千俱胝那庾多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出现于世,不种善根,不得见佛,不闻是法,不为诸佛之所护念。若有智者,能于百千俱胝那庾多佛所发净信心,见彼诸佛生大欢喜,乃从诸佛得闻是法,闻是法已,即如实知,不生轻谤,是人得大善利,即为诸佛共所护念。若人于此正法,能听受书写一四句偈者,是人当生过九十五千俱胝佛刹已,得生极乐世界见佛闻法,寿命八万四千劫。 ——《佛说大集会正法经》
随遇而安
不要为钱乱解经
人间观察员
观!照!复词!外观众生!内观自己!外观照众生!内观照自己!外观相!内观念!外观一相不着!内观一念不住!前面是证道者的实证!一境界一证悟!
执伞人
看纪录片《玄奘之行》
牙买加风情
请小编口中积德,不要用自己的臆想来歪曲佛教的本意。
日后三期开普渡正心诚意合中庸
观 自 在 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