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正在经历人生中最“难熬”的时候。
又或者因为某件事、某个人而令你觉得烦躁、焦虑、悲伤、委屈、不值。
感觉“心”总是静不下来,安定不下来,如果这时候去讨论人格特点、情绪变化以至于追溯起原生家庭的问题,不仅没有任何意义,也不能从根本上让你我“走”出来。
这里,我想透过苏轼的禅诗《定风波》,替你“安心”。
原文是: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大致意思是:某一天,苏轼和朋友在湖北沙湖这个地方遇到了大雨,由于没有挡雨的雨具,大家都很狼狈。
埋怨这场雨,唯独苏轼不这么觉得,雨过天晴,做了下面的一首词。
管他多大的雨,哪怕树叶被打的噼里啪啦的,也不妨碍我乐乐呵呵的, 即使雨中泥泞, 但配合竹杖和草鞋走起路来轻便的比马还舒适,没有担忧,没有恐惧,还怕个啥?
就这一身蓑衣,人生的悲喜无常你尽管来。
过了一会,风吹酒醒,有点冷,看着乌云散去,山尖上露出的太阳。
再回头看着刚才遇到的泥泞、大雨。这啥呀?回吧,晴也好,阴也罢,和“真正的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看,其实东坡先生,不比我们的经历轻松,多次被贬,被诬陷,坐过牢,痛失爱子……
情绪的各种滋味也不比我们少。这里的意思并不是“比惨”、“摆烂”。而是从这首词中,带着东坡先生对人生更深一层的领悟,也是放下烦恼、看淡人生的关键。
这时你可能会问:他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他只是记起了真实的自己,而我们一直在“向外”追求快乐、爱、温暖、幸福。这些好的感受无非是通过一个人、一套房子、一部车、一只宠物……而得到。
仔细觉察你便会发现,这种快乐、爱、温暖、幸福的满足感,很快就会失去“时效”,接下来是新一轮的更大的追求。
目标仍然是:快乐、爱、温暖、幸福。
再仔细觉察你也会发现,这种追求,并不会给你我带来“安全感”,甚至带着一层“实现不了”、“何时实现”、“有责任义务”的担忧和无奈。
你有没有觉察过:其实快乐、爱、温暖、幸福,原本就是“真实自己”的特质。如果不是,为何我们每天都在追求,都在寻找。
东坡先生也只是看穿了这一点,因为一直都在自己的快乐、爱、温暖、幸福之中,对于外在的“无常”最多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又怎能伤到东坡先生。
回到你我也是一样,这个真实自己的特质,是每个人甚至是动物植物都有的,只是暂时我们忘记了,但想起来了也就回来了。
矮桩密纹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尽显东坡先生大气磅礴的胸怀,让你一解释我迷茫了……
自由的灵 回复 05-25 16:12
心无风雨也无晴,暗夜星光放光明。
留一口
超脱了,找到真我,自在啊!
刳心 回复 04-18 15:02
[点赞][点赞][点赞]
自由的灵 回复 05-25 16:09
[点赞]
虚空之光
回到本身的俗气,回到人间烟火。
时间之骨
这首词看看可以,很多人当成励志读就完犊子了,我住家附近有个人随时嘴里念叨的就是《定风波》,然而他在桥洞下住了差不多二十年 [笑着哭]
追忆
鬼吹灯片尾曲唱出来了,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