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道德经第五章第一句,其实带有很强的反讽,我们不要被表面意思给带走了。刍狗,就是用草扎起来的、有狗的外形的祭祀用的道具,形容用完就扔没什么价值。
但是这里,老子真正要表达的是:“难道天地和圣人真的是不仁慈的吗?”,“真的就像天地对待万物、圣人对待百姓一样,用完就弃之不理吗?”
先抛出个反问,但他实际已经有了答案。我们仔细体会就会发现,之所以天地“不仁”,需要有一个我们认为的“仁”做比对之后才认为天地是“不仁”的。同样,之所以圣人“不仁”,需要有一个我们认为的“仁”做比对。
好了,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可以看一个故事:
在一个庙里,故事主人公想体验下当菩萨的滋味,菩萨就答应了,只是劝告他遇到任何事不要讲话、不要随意发表意见,他同意了。随后,一个富人来拜,走的时候把一袋金子落在了那里。一会儿,一个穷人来拜,发现了金子,高兴地拿走了。富人发现金子不见了,返回庙里寻找,正好碰见了一个渔夫,误认为是渔夫拿走了他的金子。他俩进行了言语之争,眼看事件升级。上座的主人公坐不住了,说出了实情,是穷人拿走了金子。当人群散去,菩萨告诉主人公,如果你不说,穷人病重的妻子就不会死,渔夫也因为有更长时间的争执,而不去出海,保住一条命。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我们所认为的“仁”是在一个局限的价值观体系下,所做出的动作必然是局限的,然而这种局限并不能代表“道”的整体。
因为每件事、每个人是由无数因果和业力呈现出来的,我们根本不可能通过线性逻辑把它够整合分析出来。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不仁不义,而是我们在所认为的“仁”的价值观下,对出现的所有超过我们预期的结果,都要能够接受,因为确确实实无法准确预测结果。
不论是天地还是圣人,都是站在整体的“仁”与“慈悲”。
没有好坏、对错,非黑即白的区隔。但这往往是最大的仁,也就是无为而为。站在我们价值观和道德体系下拿“仁”与“义”的标准扫描天地、圣人的“无为”。表面上看起来他们确实是不仁、不义的。但真实情况往往是相反的。
举报/反馈
虚空之光
小仁破坏大道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