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麻烦各位看官点击一下“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文丨浮世清欢
编辑丨浮世清欢
在辽阔的西伯利亚地区,存在着这样一个村落,那里冰天雪地人迹罕至,气温一度达到零下63摄氏度,不过还是有900名村民在此生活,与恶劣的自然天气做着斗争。
奥伊米亚康村
这就是世界上最冷的人类定居点——奥伊米亚康村,这里物资紧缺,全村仅有一个小卖部,为村民提供物资补给,不过价格离谱,苹果都卖30多一个。
零距离接触极寒西伯利亚,那片辽阔又充满神秘感的地方,单听名字就让人感觉到了一股凉意。这个地方以极度寒冷著称,堪称全球最冷的永久居住地之一。这里,不是冰雪童话的浪漫世界,而是对人类生存极限的终极考验。
西伯利亚
2015年春节,当人们沉浸在节日喜庆的氛围中时,一位姓雷的小伙子却告别了妻子,踏上了一段非比寻常的旅程。他先从重庆坐飞机去北京,然后和伙伴们一起出发,往遥远的西伯利亚远东方向走。
这次旅行不简单,更像是一场对未知的勇敢挑战。进入这冰雪之地前,他们可真是全副武装:戴了帽子、穿了厚衣、捂住了嘴鼻、裹得暖暖的、穿了结实的鞋、准备了绳索和斧头……各种保暖装备和探险工具一应俱全。
奥伊米亚康
然而,真正的挑战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严峻。他们西伯利亚行走的起点,便是雅库茨克。刚下飞机,一股冰冷彻骨的寒意便迎面袭来,让他们瞬间体会到了西伯利亚的“热情”,这仅仅是个开始。
他们的最终目的地是奥伊米亚康,一个位于西伯利亚东北部的小村庄,这里曾记录到零下70多度的极端低温,几乎追平了北半球的最低温记录。在奥伊米亚康的两天里,雷先生一行人亲身体验了零下63℃的极寒。
奥伊米亚康
这里的冷,已不仅仅是温度低那么简单,简直就像是一种极端的自然现象。一杯开水泼向天空,在空中就变成了冰晶,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电子温度计在这里好像不管用,显示的温度数比实际的要低多了。
车子简直是个“移动烤炉”,车主们不敢随便关火,生怕下次打不着。停车时不能直接拉手刹,因为冻住后就很难再打开了。在这种特别冷的天气里,连喝口水、上个厕所这种日常小事都变得不容易,还好他们家里面是有卫生间的。
奥伊米亚康
在西伯利亚的严寒中,人们的体力和荷包都受到极大挑战。天气太极端了,种地不行,居民们的吃喝拉撒全靠外面送。奥伊米亚康村里的小卖部里,苹果卖得有点贵,三十多块一个,而牛肉却便宜多了,才十来块一斤。
这种物价差异,深刻地反映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困境和物资供应的依赖性。当地居民的饮食因此受到了物资短缺的明显影响,只能靠吃冻鱼、冻肉等肉类为生。市场上到处都是半米高的冷冻鱼和切好的生鱼片,牛奶也不再是盒装,而是变成了碗状的冰块。
奥伊米亚康
900人的极寒村落西伯利亚的人口分布,也与其极端的环境密切相关。广阔的土地上人烟稀少,这不仅是西伯利亚的地理特征,也是那里的生活常态。900多人的奥伊米亚康已经算是人口不少的村庄了,这话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却真实地反映了西伯利亚的人口分布状况。
这些小村庄里的人不过几十个,有的甚至只有几户人家。它们就像孤独地分布在广袤雪地中的岛屿,与外界几乎隔绝,过着平静无争的生活,皮克托沃耶里村是个很好的代表。
皮克托沃耶里村
这个村子隐藏在茂密的树林和湿地中,离外界有16公里远的林间小道。村民们生活挺清静的,要跟外界沟通,得靠一个村民定期走这条路去别的地方。
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与奥伊米亚康村的相对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折射出西伯利亚不同地区生存环境的巨大差异。
西伯利亚
在西伯利亚这片严寒的土地上,居民们经过长时间的生活积累,创造了一套独有的生存方法,这体现了人类如何适应环境、聪明生存。他们与严寒共舞,在冰天雪地中谱写着生命的奇迹。
物资储备是西伯利亚居民应对严寒的首要策略。家家户户都囤了不少粮食、肉和腌菜,为的是能顺利过冬。在西伯利亚,人们主要靠吃冻鱼和冻肉来满足日常的肉类需求。
西伯利亚
他们通常吃冷冻的鱼和肉,有时还会吃生马肉、牛羊肉或者鹿肉。在特别冷的地方,新鲜果蔬不易保存,而肉食可以保存很久,又能给身体提供很多能量,所以那里的饮食里肉食占了一大块。
在西伯利亚,除了肉食,腌制的蔬菜如卷心菜和甜菜根也是居民们的主要食物。这些腌菜即便在寒冷的天气里也不会坏掉,是补充他们日常维生素的重要途径。
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的居民,是真正的“抗冻达人”,他们不仅拥有强大的抗寒体质,更掌握了一系列应对极寒天气的技巧,这些“黑科技”是他们在与自然长期抗争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为了防止车辆在低温下抛锚,他们会用胶带封住引擎盖下的通风口,用厚厚的棉布包裹发动机。在穿着方面,他们更是将保暖做到了极致。厚厚的动物皮毛制成的衣物,将身体包裹得严严实实,即使在零下几十度的低温下,也能有效地保持体温。
西伯利亚
为了防止睫毛结冰,他们会戴上特制的护目镜,或者干脆涂上厚厚的凡士林。就连喝水这样简单的动作,也需要格外小心。热水一泼到空中,立刻就能看到冰花形成。为防止冻伤,人们会选择保温瓶装热水,或是直接喝冰水。
在西伯利亚,种地可是一项高消费。冷冷的冬天,温度太低,庄稼很难长得好。当地居民的粮食和蔬菜供应主要依赖外部运输,这不仅推高了物价,也限制了人们的饮食选择。
西伯利亚温室花房
温室种植、无土栽培等现代农业技术,对改善当地农业生产状况至关重要。不过,受限于技术和成本,这些技术在西伯利亚的使用并不普遍,农业的局限还是当地居民的一大生存难题。
在西伯利亚,生存不仅仅是个人与自然的抗争,更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扶持。偏远小村子里,大家互相帮衬是生活的基础。这个村子的生计,很大程度上就靠代购帮帮忙。
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人靠彼此帮助,共同抵御寒冷,这种团结精神是他们克服困难的力量,也是人性美好的一面。西伯利亚的居民们,在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时,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乐观向上精神。
他们没被严寒击垮,反而主动适应环境,想出办法生存。雷先生在外头也体验到了那股乐观向上的生活劲头,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西伯利亚的人们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他们以幽默和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在冰天雪地中寻找生活的乐趣。
西伯利亚人
这种乐观精神,与西伯利亚的严寒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显珍贵。它不仅是西伯利亚居民的生存之道,也是他们战胜困难、拥抱生活的力量源泉。
结语西伯利亚,那片气候极寒的地方,算是地球上最艰苦的生存环境之一。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挺不容易的,每天都是一场考验人的耐力和力量。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西伯利亚人磨砺出了顽强的精神和不凡的生活技巧。
西伯利亚人
从雷先生的西伯利亚之旅,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西伯利亚,一个充满挑战却又充满希望的西伯利亚。我们也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看到了大家齐心协力、积极向上的力量。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源:1,《西伯利亚这个村庄-67℃!睫毛结霜温度计被冻坏》海外网
2,《俄罗斯西伯利亚小村庄与世隔绝 仅6人住在其中 购物要走16公里》浙江日报
3,《小伙探访-63度西伯利亚:泼开水落地前结成冰》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