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城市之光惊现400万笋盘,广州的次新房,还挺得住吗?

橙子评房市走向 2024-07-09 07:15:32

万科城市之光惊现400万笋盘,广州的次新房,还挺得住吗?

大家好,我是橙子。一个在广州每年买一套房,也帮粉丝客户买房的人。

希望和大家都能住上更大更好的房子。

上篇文章:

说了万博城这7.2亿的开盘销售额,其实背后是蓄客的力量。

这152套房,其实是在很漫长的蓄客期陆续卖出的,只不过开发商把这些量集中在开盘这一天成交而已。也就是说,剩下的房源,要很久才能慢慢卖掉。

开发商说的热卖要涨价,听听就好,更多的就是一种促销逼客户下定的手段。

市场上有太多的迷雾,很多数据都是真实的,但是放在一起,可能就会得到一个错误的结论,在错误结论的参考下,你很有可能就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而买房动辄就是百万千万级别的交易,选择一旦做错,代价是巨大的。

而新房本来就有开发商各种的营销和造势,让本来就看不清的迷雾,变得更加浓厚。

这层迷雾什么时候能褪去呢,那就是在这套房进入二手房市场,身份从“新房”变成“次新房”的时候。

这两天全网都在转发一套万科城市之光F区的笋盘,三房两卫南向非天地楼层,业主只卖400万,包增值税。

其实除了城光这套笋盘,还有富颐华庭,大壮名城,珠江铂世湾,和樾府这些楼盘,都开始有二手的次新笋盘放出来。

按照这个趋势,这些新旧交替的次新盘价格,还能不能顶住市场周期的考验呢。

01

其实,新房的溢价一直众所周知。只是之前新房一直有2年的限售,外加满二不满五要缴纳5.3%的增值税。再加上收楼和取证的时间,一套新房从买家买入到最终上市,要7年的时间。

所以新房进入二手市场后,往往都已经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楼市涨跌期。也就是说,楼市已经形成了新的价格体系。

当年虽然3万单价买入手,有溢价。但是进入二手市场的时候,楼市的大环境价已经变成了5万的平均单价。

这个时候次新进入市场,自然是所向披靡,让买房人的直观感受就是,赚了。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前几年会有很多人跑去增城、南沙这些郊区买新房投资。原因是之前真的是赚到过钱的。

他们把赚钱的原因归结成了买了郊区的新房,于是就路径依赖的继续复制一遍之前的操作。

像那些投资增城保利中航城,知识城星汇城,包括投资城光,富颐华庭的群体,都有曾经买新房挣到钱的经历。

曾经打新保利心语赚钱的业主,有可能继续打新保利天悦,打新保利天悦赚钱的业主,又会打新牛奶厂和兰亭盛荟。

曾经打新万科东荟城赚钱的业主,有可能会打新大壮名城,也有可能去打新万科誉城。

曾经打新碧桂园凤凰城的业主,就有可能跑去打新保利中航城,甚至跑去荔城打新保利大国璟。

同样是路径依赖,但是因为起点不同,结果可能大相径庭。

只是在大行情大涨的前提下,你买什么都赚钱,人人都是投资大神。他们不知道的是,如果当时买核心区的房子,赚的只会更多。

当然,千金难买我乐意,赚多赚少的差别不会有那么明显。

然而,随着限售的取消,取证时间的提前,新房进入二手市场的时间周期大大缩短。这次又刚好撞到楼市的回落期。

于是,在20-22年抢新房的业主,在繁华过后归于平静,突然发现潮水褪去后,自己的泳衣不见了。

这就有点像之前被保护的很好,接受精英绅士教育的孩子,从小练习击剑,马术,钢琴。突然就被扔到赤身搏斗的八角笼里,说要贴身肉搏了。

让这些次新盘,突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非自住的业主哪见过这样的场面,面临巨大的压力,未上战场,心态先崩了。

02

那我们转头讲,城光这些次新盘也并非就不值得买。最新放出来的这套笋盘,我觉得性价比各方面也都还不错。

这套房在城光的F区,在密度极高的城光里,F区属于密度比较低的组团。层高33层,不是超高层。虽然我觉得超高层是个优点,但很多买家对超高层挺抵触。

至少对比A区的尾货,还是要舒服不少的。

其次这套房是7栋的7楼,7楼虽然属于低楼层,但是已经不算低了。

7栋距离地铁站大沙东不远,步行距离只有不到500米。

加上城光这个项目,从新盘开卖到现在,热度一直很高。地段在老黄埔可圈可点,周边的配套还行,有学校,有医疗,有商业。有一定规模的社区,商业这些其实都能做起来。

外立面玻璃幕墙很漂亮,放在整个广州东部,都属于第一档。

之前城光同样是7栋,成交了一套中高楼层的东南向95㎡的3房。成交价是442万,单价4.65万/㎡。

那这套91㎡,单价不到4.4万/㎡,如果真的喜欢城光这样的小区,这个价格买下来其实还不错。

另外,据说城光这套笋盘出现了排队看房的盛况。

但是我还是要说的是,买类似城光这些次新盘的前提一定是喜欢,并且能够满足自己的自住需求。

不要单纯为了追求楼龄的新,而舍弃自己的通勤和生活便利。同样,也不要认为楼龄新,就会有更好的投资回报,把楼龄算进未来可以左右回报的方程里。

不然,你是有可能失望的。

大家看到之前的市场上,核心区楼龄新的产品,像嘉裕公馆,保利天悦似乎都跑出了一波独立行情。

但实际上,并不是因为楼龄新,让他们的涨幅出众。而是因为核心区楼龄新的产品非常稀缺,才会有不错的升值空间。

所以应该是稀缺的产品有更出众的投资价值,而不是楼龄新的产品有更出众的投资价值。

而目前的这些次新盘,大都处在近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核心区域。周边依然存在大量的供应。

像万科城市之光的旁边有保利中央公馆。珠江铂世湾和和樾府旁边就是地段更好的万博城。

楼龄新,并不会成为这些次新盘的稀缺点。因此在未来的时间里,在投资方面大概率不会出现暴击的表现。

所以核心区的房子,楼龄不重要。郊区的房子,楼龄非常重要。

判断房子有没有投资价值,要看的是稀缺性,即使看楼龄,也要看这套房周边还有没有同类型,同品质的新房供应。如果有,那就要谨慎一些。

相比于楼龄,我觉得大家更应该在意的是城市发展、地段变迁背景下的供需关系。说的再直白,就是未来你的房子有没有足够多有经济实力的人喜欢。

所以,熟悉城市规划,板块布局,买房群体的喜好变化,看房200套,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才是本手。

加个好友,围观我的朋友圈,不定期分享房产内容。

(2024.7.8 橙子 yxjcena)

0 阅读:1
橙子评房市走向

橙子评房市走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