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滴滴、盒马等为代表的平台型企业的举措,是中国企业永不服输精神的缩影。
全文2400字,读完约需要6分钟。
这几天的“关税战”打得如火如荼,具体过程大家都看到了,不再赘述,重点说说如何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中国社科院学者张斌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重点提到了几个举措,包括稳定就业,让受冲击行业的人员能在国内寻找新机会;增加公共项目支出,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帮助企业开拓新市场等等。经济学者邢自强在前几天的宏观经济论坛上,也建议提升国内消费,到2030年实现国内消费比当前增加30%,来填补贸易保护导致的需求缺口;同时要扩大与世界各地的贸易。
1
对内:稳就业、促消费“组合拳”
企业已经行动起来,尤其是平台型企业。比如,京东、盒马、永辉、华润万家等企业出手,推出“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帮助出口受阻的企业扩大内贸市场,这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也在网上引来一片称赞。作为国内出行领域的领军企业,滴滴4月12日晚上发布了“稳就业,促消费,积极应对外部挑战的专项资金计划”,从稳就业、促销费、拓展海外市场等几个方面,推出应对外部挑战的措施。其中第1件事就是追加投入10亿元,通过增加补贴、优化收入和权益保障等举措,帮助出口重点区域的新增司机群体实现顺利过渡,发挥平台就业蓄水池和稳定器的功能。这件事其实很重要,有报告指出,这次美国加关税受影响最大的是浙江、广东、山东、河南等中东部地区,这些地区的共性是人口密集、就业压力大,一定会有外贸型企业和员工在短期内遭遇极大的冲击,甚至失业,而稳就业就是极为紧迫的一件事。目前,滴滴司机已经成为许多人养家糊口的重要经济来源。滴滴积极帮助出口重点区域的新增司机群体实现顺利过渡,不仅能够帮助这些司机个人维持生计,更能够帮助无数家庭渡过难关。

在促消费方面,滴滴宣布2025年追加投入10亿元资金,专门用于乘客补贴,通过给予乘客实实在在的优惠,提升用户的出行频率。而出行频率的提高,又将进一步带动餐饮、购物、娱乐等关联消费的活力,形成良性循环。这一措施有助于扩大内需消费、提升老百姓生活质量。从短期来看,它能够迅速刺激消费市场,起到“救市”效果;从长期来看,它有助于培养消费者的出行习惯和消费模式,具有扩大内需的长期价值,值得肯定。
2
对外:拓展新市场,
驱动更大规模“走出去”
面对外部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除了全力稳定就业、坚定不移地扩大内需以激发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之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举措,那就是积极拓展新的海外市场。中国,作为全球自由贸易秩序的坚定捍卫者,中国制造“走出去”的强劲态势是不可阻挡的。但鉴于美国市场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积极寻找美国之外的替代市场,自然成为题中应有之义。这次滴滴宣布2030年前将在墨西哥市场引入10万辆国产电动车,同时依托滴滴巴西旗下99出行,协同建设1万个国产公共充电桩,助力中国新能源产业走向全球。这个举措有示范价值。我看到一组数据,2024年滴滴出行国际业务的订单量已经达到了36.13亿单,相比2023年增长了35.8%,现在滴滴已经是出海的大户。而且滴滴的出海是“链主型出海”,也就是说滴滴是带动着中国制造、中国企业一起出海,拉动的是中国制造和中国科技全产业链的发展。去年9月份,滴滴在墨西哥宣布的到2030年引入10万辆电动车的计划,这背后正是中国电动车企业出海的重要契机。随着滴滴在墨西哥市场的深入布局,中国电动车企业将有机会与当地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共同开拓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通过与当地消费者的直接接触和交流,中国电动车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适应性。充电桩的建设同样如此,仅在巴西,滴滴牵头成立的“可持续出行联盟”就计划到2025年新建1万个公共充电站,将当地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目前的约2%提升到10%,这背后受益的同样是大量的中国企业和中国产业。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把我们中国新能源领域的技术与经验带出去,拓展出更大的市场,同时也能够帮助海外市场的创新发展与基建发展。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海外外卖业务,滴滴目前在巴西已经拥有5000万活跃用户,约70万活跃骑手,主要提供配送和出行服务,覆盖巴西3300多个大小城镇。4月5日,滴滴宣布,重启巴西外卖业务,进一步加大海外市场的投入。这无疑能够给中国企业走出去拓展更大的空间,也能够造福巴西的经济。
3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以滴滴、盒马等为代表的平台型企业的举措,绝非孤立的企业行为,而是众多中国企业永不服输精神的缩影。中国经济能发展到今天的体量,背后蕴含着无数中国企业坚韧不拔的抗压能力和灵活调整的创新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经济打不垮的重要底气。对于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和走向,美国人并非没有清醒的认识。《纽约时报》知名专栏作家弗里德曼写文章说,“我看到了未来,他不在美国,而在中国。”弗里德曼深刻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并非依靠投机取巧或短期的政策红利,而是凭借着实打实的创新和勇于实干的建设者精神。弗里德曼说,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战来打垮中国,无疑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放下成见,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吸引中国的投资和中国的企业进入美国,与中国企业携手合作,共同推动美国制造业的发展。在国内,知名学者郑永年教授在接受侠客岛采访时,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表达了乐观的态度。他认为,经过这一波关税战的洗礼,更加凸显了我们之前国家战略部署的前瞻性和重要性。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企业开辟了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因此,不必过分担心关税战带来的短期影响,因为双方在经济发展中真正比拼的是经济韧性。那么,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这种强大的韧性究竟从何而来呢?在我看来,就是中国企业始终拥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逢山修路,遇水搭桥,积极履行平台企业责任感,带动全行业向前发展,寻找出路,上下同心,这是我坚定地认为当前环境下能应对外部挑战的信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