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刷到条扎心朋友圈,程序员老李在凌晨两点半发图:
空酒瓶旁边躺着撕碎的演唱会门票,配文"三个月工资打水漂,还不如买基金当韭菜"。
底下共同好友悄悄告诉我,他追了半年的姑娘,昨天官宣了开保时捷来接她下班的"创业导师"。
这事儿让我想起上周同学会,
做婚恋策划的燕子掏出份调研数据:现在男生追女生平均要投入2.8个月工资,
从网红餐厅打卡到节日限定礼盒,每周还得准备3-5个"小惊喜"。
在座男生集体哀嚎,做销售的阿凯掰着手指算:"上个月光七夕就花了6800,结果人家说'我们还是更适合当朋友'"。
更绝的是我表弟的骚操作。
这95后小伙发明了"恋爱KPI考核表",给相亲对象设置沉没成本预警线:
约会超过5次没进展就及时止损。
结果上周遇见真命天女,自己先把制度撕得粉碎,
现在天天跟人姑娘单位楼下送早餐,活成当初最鄙视的"舔狗"模样。
闺蜜小敏的经历才叫魔幻现实主义
。她跟海归男友谈了两年,发现对方手机里同时存着七个城市的天气预报。
分手时渣男居然掏出计算器:"这两年给你买的包包鞋子,折现还我一半?"
气得小敏当场把香奈儿砸他脸上:"要不要把接吻次数也AA?"
楼下房产中介小王给我算过更现实的账:
在二线城市,追女生三个月的开销够买0.5平米房子,谈两年恋爱蒸发掉个卫生间。
他现在改行当情感咨询师,专门教人用大数据筛选"高回报率对象",最近刚推出"防渣男套餐",生意火爆到要预约。
不过最让我破防的还是姑妈家的故事。
表姐结婚前查出乳腺癌,准姐夫直接抵押了准备买婚房的存款单。
婚礼当天新娘戴着假发笑中带泪:"早知道要还三十年房贷,不如当初让他多送几支口红。"
现在他们孩子在重点小学念书,两口子每天雷打不动牵手逛菜市场,这才是赌赢了的爱情。
抖音上有个爆火视频,程序员小哥把恋爱开支做成折线图:
追求期是陡峭上升的红线,热恋期变成剧烈波动的K线,分手时直接跌停板。
热评第一说得精辟:"现在追女生就像天使投资,A轮B轮砸进去,最后发现是庞氏骗局。"
前些天路过大学城,听见小情侣在奶茶店吵架。
女生哭着喊:"我要的是态度!"
男生攥着揉皱的工资条发抖:"可我的余额真的给不起你要的态度了。"
突然想起父母那代,我爸用半年粮票换的梅花表,到现在还戴在我妈腕上走得分秒不差。
所以你说现在年轻人为什么不敢爱了?
当真心变成风险投资,当承诺变成期货交易,谁还敢押上全部身家赌个不确定的未来?
就像我常去的那家剧本杀店老板说的:
"现在入场玩恋爱副本,氪金玩家都不一定通关,更何况咱们这些月卡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