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恭和秦琼齐名并称,为何在凌烟阁排名上,尉迟恭远高于秦琼?

惊心鸟 2024-07-19 01:32:57

因为《说唐全传》的小说故事在民间广泛的流传,使得尉迟恭和秦琼成为老百姓认知中最为熟悉的黄金搭档。他们在小说中三鞭换两锏故事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也称为中国门神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可是在真实的历史上,尉迟恭和秦琼的历史地位却是天差地别。他们不但不是老百姓认知的齐名并称的地位,而且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凌烟阁上排名也相差很大。尉迟恭在凌烟阁中排名第七,还在军神李靖之上,是排名最高的武将。而秦琼在凌烟阁却排在了倒数第一的位置,与尉迟恭完全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真正读到两唐书的史料,很多人都难以相信民间传说中并列的两大门神,居然在历史地位上相差这么多。很多人都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两位初唐名将的差别为何如此的大?为什么尉迟恭的资历远不如秦琼,却能在凌烟阁上排名到武将第一的位置?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史书之中,只要熟读史书,对比两人的经历,就看看到他们的不同。这些不同也直接影响了唐太宗李世民对待他们的态度,也就影响了他们在凌烟阁上的排名。下面就从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出发,看看这两位初唐名将有什么不同。

秦琼和尉迟恭的人生经历在历史爱好者心中都是非常熟悉的,两位都是辅助李世民平定隋末乱世的名将,在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立下赫赫功勋。秦琼是从隋朝名将来护儿麾下崛起的,后来跟着张须陀平定河北的乱局,又参与了围攻瓦岗军的行动。被瓦岗军击败后,秦琼先后投靠了李密、王世充等割据一方的军阀,最后才带着程咬金等人投靠李唐,被唐高祖李渊安排在李世民的府中任职。自此之后秦琼跟随李世民征战四方,参与了绝大多数平定乱世的战争,立下赫赫战功。其中美良川之战是秦琼击败尉迟恭的战役,也就是三鞭换两锏的原型。

尉迟恭投靠李唐比秦琼晚得多,在美良川败于秦琼之手后又跟着刘武周和宋金刚进行了柏壁城大战。战败后尉迟恭又退守介休、永安二县,直到被李世民逼得走投无路,这才选择向唐军投降。在美良川大战之前,尉迟恭一直是隋朝的将领,一度做到的朝散大夫。刘武周起兵反隋后,尉迟恭加入其中,积极参与对李唐作战,直到战败后投降。可以说从履历来看,尉迟恭不但比秦琼晚投靠李唐,而且曾经是李唐的敌人,按理不应受到太多的器重。但是在李世民麾下,他却不因为是降将而被排挤,反而大放异彩,成为凌烟阁上排名第一的武将。

对比尉迟恭和秦琼的历史功绩,可以发先尉迟恭有个巨大的特点,这是其他初唐将领,包括李靖都没有的 。综合各方面的历史材料来看,尉迟恭不但是唐将中单挑实力最强的将领,而且也是营救李世民次数最多的将领。早在李世民攻打洛阳军阀王世充的战争中,尉迟恭就赢得了李世民的信任。当时在战争的空隙,李世民前往榆窠打猎,结果却遭到了王世充派来的几万步兵的偷袭。王世充一方的领兵将领是赫赫有名的单雄信,在史书上也有飞将军的称号。尉迟恭作为李世民的护卫率先击败单雄信,在包围圈中杀出一个缺口,带领李世民突围而出。

等李世民安全撤退之后,尉迟恭又带着剩余的部队杀了个回马枪,不但将王世充的军队击溃,还俘虏了包括将领陈智略在内的排槊兵六千余人。这次阵前救驾和临危逆袭的功绩立刻奠定了尉迟恭在唐军中的地位,成为李世民身边最为倚重的大将之一。如果说临阵单挑和冲锋陷阵是尉迟恭站稳脚跟的基础,那么他在唐军中与李世民并称第一便奠定了他的历史地位。在当时的唐军有种说法是,尉迟恭马槊第一,李世民弓箭第一,这是公认的评价。这不但得到了当时唐朝军队的认可,而且也是李世民亲口承认的,并且有着实战案例证明。

事情发生在李世民对窦建德的作战中,当时李世民打算袭击窦建德在板渚的营寨。他先安排好李勣、程咬金、秦琼等人的军队进行埋伏,然后亲自带着尉迟恭前去挑衅。当时窦建德派出几千骑兵出来,李世民射箭,尉迟恭手持马槊,两人且战且走,互相护卫,将对手引入了包围圈中。前后李世民射杀数名骑兵,尉迟恭也杀死十多个骑兵。这个战例很深刻的表现出了李世民和尉迟恭互相配合作战的场面,这在唐朝历史中是独一无二的。李世民以自己的射术为傲,自然对并称的尉迟恭有所优待,也是从侧面来证明自己不是靠着部下当皇帝的。

此后尉迟恭又在对战刘黑闼叛军、玄武门之变中护卫了李世民的安全,保护他免遭敌人所杀,可以说是李世民一辈子的救命恩人。尤其是在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可以说是第一个提出发动兵变的武将,其功劳可与凌烟阁排名第一的长孙无忌并列。当时是尉迟恭首先发现,李元吉欲借着昆明池送行的时机谋杀李世民的阴谋,并将消息通报给了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他和长孙无忌劝李世民先下手为强,李世民犹豫不决,经过多次劝说才决定发动玄武门之变。在准备兵变阶段,又是尉迟恭拿宝剑逼着房玄龄、杜如晦进了秦王府,这才使得兵变得以成功。

在玄武门之变的过程中,尉迟恭带着骑兵击退了李元吉帶的兵马,并且再次在李世民被李元吉追杀时救了李世民。然后尉迟恭射杀李元吉,用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颅驱散了他们的部将薛万彻、谢叔方、冯立带来的援军。甚至在面对唐高祖李渊时,也是尉迟恭出面进行陈说事件的经过,迫使李渊下诏将唐朝的兵权赋予李世民。可以说尉迟恭在玄武门之变中是居功至伟的,没有他的积极推动,就没有李世民的皇帝之位。因此在李世民成为皇太子后,尉迟恭被任命为太子左卫率,与长孙无忌并列为头功。

尉迟恭除了作为武将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或者作为李世民护卫立功外,他甚至还承担了半个谋士的职责。比如在讨论如何处理李建成的部属和家产时,尉迟恭就对提出的株连政策表示反对,劝谏李世民从轻处罚,采用稳定当时的政治大局的策略。后来李世民登基当皇帝后,尉迟恭也多次进行劝谏,甚至不惜得罪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可以说从史料记载来看,尉迟恭是李世民手下最为全面的将领。他不但能够承担一般将领冲锋陷阵的责任,还能干护卫、谋士的活,立下的功勋远比单纯带兵冲杀的秦琼要大得多。

初唐时期李世民手下名将如云,但真正能够完全被他信任的并不多。尉迟恭因为承担了护卫的职责,距离李世民较近,反而有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会。而他也充分的把握了这些机会,立下赫赫的战功,成为李世民最为信赖的将领之一。与尉迟恭相比,秦琼在各方面都大大的不如。秦琼的战功虽然显赫的,但是作战方式比较单一,这点是没法与尉迟恭相比的。他不但不具备李靖这种战略指挥的能力,也没有什么救驾之功,与李世民并不是太亲近。在决定历史走向的玄武门之变中,秦琼作为参与者之一,作用远远比不上尉迟恭,自然功绩就落后了。

在李世民命阎立本绘画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时,他对其中的排名时深思熟虑的。作为外戚的长孙无忌排名第一,也是文官第一,这是既摆明了自己推行文官政治的态度,也表现出了他对关陇贵族门阀的亲近。实际上凌烟阁排名中,尉迟恭之前的六位都不算单纯的武将,就是因为李世民对文治的看重超过了武略,这也从他偏向于魏王李泰的行为上可见一斑。排名第二的河间王李孝恭代表了李唐宗室、第三的杜如晦是原秦王府十八学士之首,这都是李世民的根基。魏征第四,房玄龄第五,尉迟恭第七,说明了李世民对贞观之治的看重超过建国的武略。

李世民亲口说过,贞观之前辅佐之功以房玄龄第一,贞观之后以魏征第一,所以他把魏征排在李世民的前面。尉迟恭的功绩最要还是体现在李世民登基前的武略上,所以按照这个逻辑只能排在房玄龄之后。李世民是很信服民本政治的皇帝,他一生最大的功绩其实是阻断了自汉末三国以来的门阀政治的格局,避免唐朝堕入短命王朝的历史周期律中。而房玄龄和魏征都是推行民本政治和限制门阀贵族的宰相,因此以功绩论房玄龄和魏征都排在尉迟恭之上。在尉迟恭之上还有个高士廉,其实是占了外戚的便宜,他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舅舅。

由于李世民把贞观之治的文治之功放在建国前的武略之功之上,所以武将们的排名基本上都比较考后。尉迟恭虽然排在凌烟阁的第七位,却是武将中排名最高的,超过了大名鼎鼎的卫国公李靖。李靖的军事素养和功绩在历史上自不必说,但是他与李世民之间的关系却一直是若即若离的。后世学者认为两人都是初唐最杰出的军事家,李世民也承认李靖的军事指挥能力在他之上。但李靖却不是李世民的秦王府出身,所以排名比不上尉迟恭。李世民虽被誉为千古一帝,但在论功行赏时还是任人唯亲的,在他心中救命恩人肯定超过军界大神。

综上所述,出于各方面的考虑,李世民把尉迟恭放在了凌烟阁排名第七的位置,凌驾于军功第一的李靖之上,成为排名最高的武将。相比于尉迟恭秦琼的功绩不但集中体现在李世民登基前的战争之中,而且是比较单纯的冲锋陷阵,所以根本无法与尉迟恭相比。

他不像尉迟恭在护卫救命和玄武门之变中立下大功,更无法为李世民出谋划策,所以只能排在凌烟阁的最后一位。作为中国古代有数的盛世王朝,能在唐朝的凌烟阁上绘图,不论是第一,还是倒数,都是文武大臣们梦寐以求的。尽管秦琼在各方面比不上尉迟恭,但也算是名垂青史了。

0 阅读:138
评论列表
  • 2024-07-25 00:05

    排名第一的武将不是李孝恭吗?

    惊心鸟 回复:
    李孝恭是王爷

惊心鸟

简介:一个中国古典文学的爱好者,与大家分享不同的读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