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斯克战役,引发苏军前期惨败连锁反应的苏德第一战

一林话历史 2024-04-01 22:49:22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伙同仆从国匈牙利、罗马尼亚、芬兰,根据事先拟订好的“巴巴罗萨”的作战计划,在苏德边境以190个师共550万人、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的强大兵力,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全面进攻,苏德战争全面爆发。

在战争初期,法西斯德国的入侵对于当时的苏联而言恐怕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是俄罗斯的民族之殇。在短短一个月之内,苏联在边境地区的三个方面军就被德军一个接一个的包圆团灭,不仅失地千里,连续丢失明斯克、基辅、斯摩棱斯克等工农业基地和战略重镇,而且损失大量有生力量,到莫斯科战役前苏军总共损失超过三百万兵力,技术兵器的损失更是不计其数,还有大批的武器装备、战备物资和工厂设备沦为了的德国人的战利品。

可以说,对于当时的苏联而言,这场突如其来的浩劫让他们损失惨重,元气大伤,直到半年后的莫斯科保卫战,苏联才勉强稳住阵脚,继续以人间炼狱般的惨重伤亡比去艰难的换取来之不易的最终胜利。

我们在事后对战争进行分析时,会发现,苏德战争前期的每一场失败似乎都是由前一场失败带来的被动局面引发的恶性连锁反应,他们是环环相扣、密不可分的,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很可能会引起并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而在苏德战争初期苏联的惨败,也因为一场发生于苏德中部战场的类似于“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战役,这场战役的失败,引起了后期一系列重大战役的失利,他就是苏德战争的第一战:“明斯克战役”,而第一个推到这张可怕的“多米诺骨牌”的人,就是苏联在改方向的西方方面军总司令是巴普洛夫大将,他不管在战争前的准备还是在战后的兵力布置上都进行了错误的估计和安排,对德军的“闪电战”没有清醒的认识,以致在战略部署和兵力配置上出现重大失误。

根据希特勒的“巴巴罗萨”作战计划,德军将入侵苏联的部队主要分三个方向同时进行,具体部署为:

在北线,由威廉·里特尔·冯·勒布元帅指挥的北方集团军群负责,下辖第16集团军、第4装甲集团军(此时曼施坦因就在其中担任一个装甲军长)、第18集团军、第1航空舰队。他们的战术目标是:在100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由东普鲁士出发,穿越苏联中西部地区,相继夺取苏联波罗的海沿岸重要港口城市,最后占领或摧毁列宁格勒,总兵力为29个师。战略目标是:阻断苏联通过波罗的海海运获得外援的可能。

在中线,由费多尔·冯·博克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负责,下辖第4集团军、第2装甲集团军(由“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指挥)、第3装甲集团军(由隆美尔的老上司赫尔曼·霍特指挥)、第9集团军、第2航空舰队。目标是:在160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由华沙以东出发,经布列斯特、明斯克、斯摩棱斯克进攻苏联首府莫斯科,总兵力为51个师,最终达到政治上彻底摧毁苏联抵抗意志象征的战略目标。

在南线,由伦德施泰特元帅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负责,下辖第17集团军、第1装甲集团军、第11集团军、第6集团军(就是后来在斯大林格勒一败成名的那支队伍)、第4航空舰队。目标是:在140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进攻人口密集的苏联农业心脏地带—乌克兰,在卢布林至多瑙河口地区展开一路攻下基辅,再向顿巴斯进攻,接着攻入南方的俄罗斯大草原直到伏尔加河以及石油丰富的高加索地区,总兵力为63个师。战略目标是夺取苏联的能源基地,实现以战养战。

明斯克战役

我们今天要讲的明斯克战役发生在苏德战争开始后的中线战场第一站。在中线负责防御中央集团军群进攻的是苏联西方方面军,司令官是德米特里·格里戈利耶维奇·巴甫洛夫大将,他的方面军下辖4个集团军和4个机械化军,总计包含有44个步兵师,3个航空旅,8个防空旅和一支内河舰队,总兵力高达62.5万人,并且装备有2900辆坦克和装甲车,此外在白俄罗斯地区还能够动员10万预备役人员,可以说潜在战力还是比较可观的。和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相比,在纸面实力上差别并不太多,在装甲力量上甚至超过了对手。

然而,在战争初期败退的三个方面军里,西方面军无疑是输得最惨的那个,仅仅一周就把整个白俄罗斯丢给了德军不说,还把手头的六十多万大军全部报销,成就了古德里安装甲战师父的名声,库存的诸多武器装备和物资给养也一并丢给了德国人。作为西部方面军的司令官,德米特里·格里戈利耶维奇·巴甫洛夫大将对于这次失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需要为整个战役的失败负全责。

巴普洛夫大将

那么,巴甫洛夫到底都犯下了哪些错误呢?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

一、战前麻痹大意,准备不足,对德军的入侵缺乏警惕

这一点,可以说是苏联上至斯大林,下到各级军官都容易犯的错,从根本上还是钢铁导师没有起到好的表率作用,战前无视各方面提供的德国人即将入侵苏联的情报,顽固的根据主观经验认定希特勒不会在打败英国前入侵苏联。这样导致苏军各级军官在战前都缺乏备战准备,对边境地区的异动也缺乏警惕性。在6月22日德军发起总攻的前夜,巴普洛夫正在明斯克的一家俱乐部看歌剧,并对作战参谋前来报告边境有异动的情况置若罔闻,还因参谋打断自己的看戏而把参谋大骂一顿。并且,虽然巴普洛夫纸面上有那么多兵力武器,但是部队长期缺乏训练,纪律也比较涣散,好多装甲车辆疏于保养,大多处于损坏状态。

如果巴普洛夫是一个军长或师长,这种战前麻痹大意或许也不会给整个方面军带来灭顶之灾,但他可是一个方面军的最高统帅,掌握着六十多万人的生死,责任十分重大,即便是最高领袖缺乏警惕性,从政治上考虑问题多一点,那是因为斯大林不懂军事,但自己作为一个职业军人,一个内行的方面军统帅,应该从军事的角度搞好自己的战备工作,这是一个高级将领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事实证明,和他的西方方面军处于同样地位的其他两方面军所做的战备工作还是不错的,比如说西南方面军就曾在战前以演习的名义,让部队分散进入隐蔽阵地,并申请了大量的地雷铺设在德军可能的进攻方向上,同时对集中在主要机场上的作战飞机分散至各中小机场。西北方面军则时刻关注有关德国方面的情报,部队也预先准备了部分燃料和弹药,各部队有战前制定的行动预案。因此,当战争爆发的时候,西南方面军和西北方面军虽然也抵挡不住德军强大的攻势,但并没有出现慌乱,而是有序开展战略退群,逐步放弃不适合坚守的地段,在有坚固工事的驻垒地段节节抵抗德军的进攻。

巴普洛夫的这种消极备战也不是没人提醒过,早在1941年初的大演习中,军神朱可夫指挥的蓝军就以与后来古德里安差不多的打法击溃了巴甫洛夫指挥的红军,但巴普洛夫不但不吸取失败的教训,还怪朱可夫不讲武德,不按套路出牌。1941年4月,铁木辛哥元帅还来到了方面军军区视察,他发现军区的部队纪律散漫,战斗力低下,甚至连装备都凑不齐,就命令巴甫洛夫立刻整顿部队,让部队做好战斗准备,并清点和维护西部军区所有库存武器。虽然铁木辛哥元帅也算不上多么出色的军事家,但老元帅态度很端正,军事警惕性也很高,可巴甫洛夫在铁木辛哥离开后,对此命令置若罔闻不说,还对任何有关德军动向的情报不屑一顾。

二、战中对敌人主攻方向判断失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一头撞入德军的口袋阵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是毛主席在1947年提出的对解放战争的重要指导原则,它是对“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原则的重要发展。其要义是:首先是不与强敌纠缠,决不在敌人期待的时间、地点,以敌人期待的方式与敌人交锋;其次是以灵活的机动与作战,调动敌人,制约敌人,把战争完全导入对自己有利的轨道,按照自己的节奏、方式,主动地与敌人交战。这一军事原则运用的前提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即在我方对敌人的军事行动了如指掌的情况下而做出的一种调动敌人,在运动中寻找歼敌时机的作战指导原则。

当然了,41年的巴普洛夫是不可能知道毛主席的这一战略要义的,但他的指挥安排却很像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并且是一种在对敌情一无所知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一种战场盲动,完全是以一种瞎猫碰上死耗子的心态去进行防御作战。

德军在1941年6月22日凌晨4点发动进攻时,前线的苏军各部队很多都还没有收到巴甫洛夫下达的命令就让德军的火炮和炸弹把自己的阵地炸了个鸡飞狗跳。隶属于自己的五百多架飞机也被炸得像老母鸡一样在机场趴窝了,更要命的是德军已经切断了方面军指挥部与各部队的通讯联系,缺乏准备和统一指挥的西方面军和边防部队损失惨重。

在此之前,巴甫洛夫已经手忙脚乱地让部队从仓库里取出武器弹药,可是还有大堆需要维护的装备,显然不是那么容易收拾完成的。巴甫洛夫在得知德军发动进攻的消息后,第一反应不是派出侦察兵去侦查敌人的主攻方向或者想办法联络各部队,而是像提前知道德军要从哪里进攻似的,他直接命令主力部队一头冲进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的布列斯特要塞和格罗德诺,因为在这两处地方苏军修筑有坚固的防御堡垒,他要在这里顶住德军可能实施的中央突破,在巴甫洛夫的命令下,西方面军主力第3、第4、第10集团军一头冲进了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开始对德军进行反冲击。

合围西方方面军

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对手、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司令冯·博克元帅也是个不讲武德,不按套路出牌的主,冯·博克根本没想过在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的苏军坚固的防御阵地发起正面进攻。而是派遣由名将古德里安率领的第2装甲集群和霍特率领的第3装甲集群分别从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的两翼,也就是普里皮亚季大沼泽以北和布列斯特要塞以南杀了过来,其兵峰直指巴普洛夫的老窝明斯克,目的就是要在明斯克、布列斯特、格罗德诺之间的三角区域形成一个包围圈,一口气把主动钻进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里的巴普洛夫包了饺子。这就让整个西部方面军的精华力量都陷入了绝境之中。

  这时的巴甫洛夫,他就像一个赌徒想要一把梭哈似的,把身边仅剩的第13集团军也调入德军口袋去抵挡德军,在明斯克方向没有任何预备队,但巴甫洛夫还觉得不够过瘾,自己也不在指挥部待了,直接跑到了第13集团军的司令部里指挥战斗,走的时候还忘了留下自己的电台呼叫频道,这就导致了情况进一步加剧。

最后的结果是:搞得莫斯科统帅部和方面军司令部根本不知道巴甫洛夫去了哪里,也根本联系不上他,气的后方的钢铁导师只能从德军的广播里探听西方面军一步步陷入绝境的的消息,急忙派库利克元帅和“军神”朱可夫大将先后去贴寻人启事,到处去找巴普洛夫。

  巴甫洛夫的命令正中冯·博克下怀,他强大的装甲兵团如今兵分两路,先一步将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里的西部方面军主力团团合围,然后又转向冲向了明斯克。事实上,德军先头部队在6月25日下午就到了明斯克城外围,只不过因为兵力不足才没有对明斯克展开攻击。这一切巴甫洛夫都不知道,他还在第13集团军的司令部运筹帷幄,准备对即将到来的自己幻想中的德军强大兵力进行反攻击。

英勇的苏联红军

  而此时负责寻人的朱可夫也在6月25日赶到了明斯克,但他的任务由寻找巴普洛夫变成了还要捎带着寻找在之前乘坐飞机联络巴甫洛夫的库利克元帅。库利克元帅本想着乘坐飞机查看战场,希望在战场上能看到巴普洛夫的大光头,但倒霉的是他的飞机遭到了德军战斗机的攻击,飞机受损后只能迫降,正好还迫降在第10集团军的机场,没遇到13集团军的巴普洛夫,现在库利克正带着第10集团军和德军拼死作战。至于战场的现状和巴普洛夫现状,库利克也不知道。

朱可夫在到达西方面军司令部后,看到的是一地狼藉的文件和胡乱跑跳的参谋人员,就是不见巴普洛夫,没多久就被有参谋来报告说德军出现在明斯克城外。这把军神也吓了一跳,他根本没想到现在西方面军的情况已经恶化至此,巴普洛夫不在老窝待着却让敌人马上来端老窝了,更没想到明斯克几乎成了一座空城。但军神就是军神,面对如此混乱的形势,朱可夫并没有慌乱,他冷静下来,稳定好司令部的情绪后,临时扮演起了巴普洛夫的角色,朱可夫在汇总了所有情报之后,发现现在战场已经成了一处绝地,就连西方面军的老窝明斯克也已经失去了防守价值,只能让部队放弃这些地方,直接撤出白俄罗斯。朱可夫知道一旦下达放弃明斯克的命令,不仅白俄罗斯彻底守不住了,就连第聂伯河也即将被德军突破,苏联中部战线就要彻底崩溃。可是没有办法,现在只能让部队尽力逃出白俄罗斯,以免所有部队都折损在这里。

斯大林收到朱可夫这份先斩后奏的撤退报告时,钢铁导师也瘫软了下来,他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虽然心里十万个不情愿,但这已经是当时唯一的方案了,所以斯大林只能同意朱可夫的建议,要求西方面军尽快撤离战场。但战场不是你想撤就能撤的,现在古德里安和霍特的装甲集团军像两把铁钳子已经牢牢钳住了包围圈里的西方面军大部兵力,只能让部队士兵们自求多福,能跑一个算一个吧。

三、战后抛弃战友,推卸责任,甩锅同志,被军法处决

这时,被德军打得蒙头转向的巴甫洛夫终于回过味来了,赶情自己这是扑了个空,自己后方的老窝被人家端了,自己还在这等着和人家决战呢。万般无奈之下,他鼓起勇气下达了突围命令,尽管他的本意是好的,希望西方面军主力部队能够赶在被德军合围前撤退到明斯克周边,能尽量多的保存有生力量,再依托后方的斯大林防线和德军继续作战。

但实际情况是,面对东欧大平原,很多部队在离开永备工事后,根本没有可供隐蔽和回旋的有利地形,他们不是在运动中歼灭敌人,而是在运动中毫无遮拦地成了德军装甲部队的活靶子,因而损失惨重,直到明斯克沦陷时,拥有62万人的西方面军已经损失了大约50万人。但巴普洛夫却是一个没有血性的军人,在下发完突围命令后竟然独自一人搭乘飞机逃跑了,和一年后被日本人打得晕头转向的麦克阿瑟一样,他们都没有选择率领自己的队伍突围,哪怕能给即将崩溃的队伍带来点士气,说不定也能突围出去不少人,但他却无情的抛弃了自己的几十万战友,自己先一步坐飞机跑了。到是巴普洛夫走得很坚决,没像麦克阿瑟临走前还虚伪地来了一句:“我还会回来的”。

至于巴甫洛夫麾下的几十万部队,如今就只能独自面对悲惨的命运自求多福了,他们大多都深陷德军的包围圈之中。现在,西方面军各部队只能选择分散突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没能活着离开包围圈,约有四十万左右的西部方面军官兵被德军消灭或俘虏,仅有少数人侥幸逃出生天,大部分装备和物资也落入德军之手,1941年7月9日,明斯克战役结束。

巴普洛夫独自搭乘飞机逃往戈梅利后,很快就被苏联内务部逮捕送交军事法庭。这位巴甫洛夫大将可以说是斯大林导师的心腹爱将,也是朱可夫大将的大师兄。本来,如果他能在导师面前诚恳地承认错误,态度较好的如实回答有关战况的责任问题,进而吸取教训,保证下不为例,导师说不定能放他一马,毕竟巴普洛夫是导师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心腹爱将,而导师也早不像大清洗时期那样杀红眼的动不动就要处决别人,他对失败的西北方面军司令库茨涅佐夫和西南方面军的基尔波诺斯都曾网开一面,甚至还赦免了身负重伤的秋列涅夫大将。

然而巴甫洛夫却在军事法庭上一这死猪不怕开水烫,有恃无恐的态度,说自己的失败是因为西北方面军没能阻挡霍特装甲集团军的突进,还想把出战不利的所有责任通通甩锅给钢铁导师斯大林。这令导师非常恼火,本来自己还想把巴甫洛夫降职为西方面军副司令,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没想到这家伙还倒打一耙,看来得让你知道知道我钢铁斯大林绝非浪得虚名。于是,斯大林亲自签署了巴甫洛夫死刑判决书。就这样,巴甫洛夫大将成了苏联卫国战中唯一被处决的苏军大将。导师的这一杀伐果断,还引起了隔壁元首的羡慕嫉妒恨,在后来的一次军事会议上,希特勒生气地说,为什么斯大林可以处决作战不利的将军,而我堂堂第三帝国大元首却不能来个杀一儆百呢?

总之,明斯克战役的失败,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不仅西方面军自己的基本盘全盘崩溃,他更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也连累友邻北线的西北方面军和南线的西南方面军侧翼失守,整个战线都开始动摇崩溃。首先是使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毫不费力地前进至斯摩棱斯克一线,直接威胁首都莫斯科;其次,西方面军的覆灭消除了北方集团军群的侧翼威胁,导致北方的列宁格勒早早陷入旷日持久的围城战;最后,还严重威胁到正在南线和南方集团军群死磕的苏联西南方面军的侧翼,让元首看到了百年难遇的战机,让中央集团军群的古德里安装甲集团军挥师南下配合南方集团军群顺利完成了史上最大围歼战“基辅围歼战”,彻底消灭了西南方面军。可以说是灭顶之灾都不为过。

0 阅读:0

一林话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