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拾雅集3】《登鹳雀楼》的哲理

风语漫红楼 2024-07-30 16:32:55

喜欢请点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是一位名气很大,但存诗很少的诗人。其中,尤以《登鹳雀楼》和《凉州词》最为有名。今天先说说《登鹳雀楼》。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首诗为什么流传那么广?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这里面是有一个从西到东的视觉转换过程的。

白日依山尽,是诗人向西极目远眺,看到傍晚夕阳西下的情景。太阳就要落山了,这个时候的太阳即将隐去光芒,呈现灰白色,这里面是不是有点逆光的效果?

而黄河入海流,则是黄河东去,奔流入海的气势。

这个从西向东的视觉转换,其实也是空间的巨大的转换,更是时间的转换。太阳东升西落,黄河东入大海,这仿佛就是一个时空的转换和循环。

短短10个字,竟然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时空转换力度,可以说力透纸背。

白,落日的苍白。依,落日和远山的视觉重合。尽,山的尽头。

如果说白日依山尽,说的是时空的广阔,那么黄河入海流说的是时空的深度,一条奔流的黄河,奔向远方,汇入大海,说尽了穿透时空的纵深感。

这个景,不仅霸气,而且富含哲理。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们现在解释的,是这一句最通俗的道理。如果你想看得更远,那么就应该站得更高。

但是,这句诗的意思其实是,如果你想探究更为广阔的时空,你就必须到更高的地方。我相信当时诗人已经站在了鹳雀楼的最高一层,他没法再更上一层楼了,他没法看得再远了。

千里目,太遥远了。这是不是有点类似于人类进入到太空看到的太阳系和银河系呢?

千里目之后的景象,还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吗?

不是了。

会不会是山依白日尽呢?会不会是海流入黄河呢?

我们没站到哪个高度,还真不知道。但是,一切皆有可能。

这说明诗人知道这个“穷”是没有止境的。

所以这个鹳雀楼,不仅是个物理所在,而且是个哲理所在。

这首诗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流传如此深广,就在于把极致苍茫的景色和极致苍茫的哲理无缝融合到了一起。

表面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界限很清晰的,一个景,一个理,但其实,景展现的就是这个理,理要否定的就是这个景,这是一种多么高妙的辩证思维。

0 阅读:1

风语漫红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