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6帝,把他们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发现一个神奇的组合

顾议史吖 2025-02-07 11:20:50

大家都知道,明朝一共有 16 位皇帝。相传,要是把他们名字连在一起,据说能发现神奇的组合,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先说说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这可是个传奇人物,从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底层老百姓,一路打拼建立了大明朝。他和秦始皇不一样,秦始皇那野心勃勃,想着秦朝能千秋万代呢,结果秦朝二世就亡了,只存在了 15 年,和王莽的新朝并列历史倒数第一。朱元璋没那么大胃口,他就希望明朝能传个二十代,这要求在开国皇帝里算比较“低调”的了。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这名字听起来确实普通,后来他给自己改名叫朱元璋。这改名可有故事,据说当时他和一群好哥们讨论了半天,都没个好主意,最后请了个有学问的人来参谋。这参谋说“朱就是诛杀”,当时正和元朝打仗呢,朱元璋一听,干脆就叫“诛元璋”吧,“璋”是一种玉器,能当兵器使,这不就寓意着“诛杀元朝的一把利刃”嘛!改名的时候,估计朱元璋还没想那么远,一心就想着杀敌呢。

再来说说明朝皇室名字里的门道。不知道您发现没,明朝朱氏子弟名字有个神奇现象,一家兄弟名字第二个字都一样,第三个字偏旁相同。就像朱元璋的好皇孙朱允炆,朱标其他儿子也都是“朱允”后边加个火字旁的字,像朱允熥、朱允熞、朱允熙。朱允熙的“熙”虽然不是火字旁,但和火也有点联系。朱棣的儿子也这样,全是“朱高”再加火属性的字,像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等等。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他儿子朱慈烺、朱慈焕、朱慈炯也是遵循这个规则。

这第二个字为啥都一样呢?其实是朱元璋给后人们定下的规矩。他给每个儿子都写了一首五言绝句,每一代人用一个字,用完正好二十代。给太子一脉写的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所以朱标的儿子名字里第二字都是“允”。可惜皇位没在太子这一脉传下去,被燕王朱棣抢了。明朝皇帝们第二个字就得按朱元璋给燕王的那首诗来算: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从朱高炽到朱瞻基,再到朱祁镇和朱祁钰,一直到末代皇帝朱由检,“由”字是诗里第十个字,明朝就亡了,这二十个字才用了一半,但明朝也有 276 年国祚了。

说完第二个字,再看看第三个字。朱允炆这一辈人名字第三个字都是火字旁或者和火沾边,他们下一代又和土有关,比如朱瞻基这一辈。再往后,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镇,他这一辈名字第三个字是金字旁,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这一辈就是水字旁。这么一看,明朝皇帝名字第三个字好像和五行有关。在五行学说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循环往复。朱标他们那一代是“木”,儿子辈就是“火”,从明仁宗朱高炽往下是“土”,再往后是“金”“水”,又回到“木”,一直排到朱由检这一代。明朝从木开始,又在木结束。

明朝这 16 位皇帝,从明成祖朱棣开始,名字第二个字遵循“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第三个字遵循五行相生顺序。您说,这名字连起来看,是不是挺奇妙的?不知道老朱当初是不是精心设计的,还是纯属巧合?大家怎么看呢,快来一起讨论讨论吧!

0 阅读:67
顾议史吖

顾议史吖

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开的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