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二角铜币

红色潮看历史 2025-02-10 03:10:49

来自:DeepSeek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二角铜币是中国革命时期的重要货币遗存,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收藏意义。

历史背景:

政权时期: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全国性工农民主政权,存续至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

经济需求:为打破国民党经济封锁,苏区发行独立货币,二角铜币即为此时期流通辅币之一,主要用于日常小额交易。

基本特征

1、铸造时间:

- 主要铸造于1932年至1934年间,中央红军长征(1934年)后逐渐停止。

2、材质与工艺:

- 材质为红铜,少数版别含黄铜;手工雕刻模具,铸造工艺较为粗糙,体现战时条件限制。

3、设计元素:

正面:中央为面值“贰角”,上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下刻“公元一九三三年”(部分版本无年份);两侧饰麦穗或五角星。

背面:镰刀锤子图案象征工农联盟,外围环绕“每五枚当一圆”字样,标明兑换比例。

4. 版别与差异:

- 根据铸造地可分为**中央苏区版**与**地方苏维埃版**(如川陕、湘鄂赣等),后者设计细节略有不同。

- 年份标注差异:部分无具体年份,或标注“1932”“1933”等。

存世量与收藏价值

稀有度:因战争损毁及后期回收,存世稀少,品相上佳者尤为罕见。

市场估价:

- 普通品相:数千至数万元人民币;

- 珍稀版别(如错版、特殊年份):可达十万元以上。

- 拍卖记录:近年国内拍卖会上,一枚1933年二角铜币曾以8.6万元成交(2021年嘉德春拍)。

鉴别要点

1. 材质与重量:真品重约6-7克,铜质纯正;仿品常使用现代合金,手感过轻或过重。

2. 图案细节:真品镰刀锤子线条粗犷,字体略带手写体特征;仿品图案生硬,字体过于规整。

3. 边齿与包浆:真品边齿不规则,自然包浆层次分明;假币边齿整齐,包浆做旧痕迹明显。

历史意义

- 红色金融的见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自力更生的经济政策,是研究苏区经济史的重要实物。

- 革命文化符号:镰刀锤子图案和苏维埃标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成为红色收藏的核心品类。

收藏建议

专业鉴定:建议通过权威机构(如中国钱币博物馆)或专家认证,避免赝品风险。

- 保存方法:存放于干燥环境,避免硬物刮擦,可使用专用钱币盒保存。

- 市场关注:关注红色文物政策及拍卖动态。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明,本平台将依‬据‬作者或著作权人的‬意见进‬行‬包‬括‬删除在‬内‬的‬处‬理,但‬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0 阅读:0
红色潮看历史

红色潮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