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抗日旌旗战局开,大军东出薄燕台。
南方豪杰风雷动,团结救亡下山来。
1937年秋冬之交,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迫近燕台,初战告捷。与这同时,坚持战斗在南方八省的游击健儿,分别通过谈判,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达成协议,积极准备下山,奔赴抗日前线。
但当时有些游击队领导者的认识赶不上形势的发展,不善于抓住机会,放手扩充力量,壮大自己。加上各游击区长期处于国民党军队的封锁隔绝之下,因此接关系也非常困难,以致在实现南昌停战协定上,步调一时难以一致。
为了正确贯彻中央指示,全面地执行停战协定,组织各路游击队下山,项英、陈毅同志做了大量联系和说服教育工作。陈毅同志还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到湘赣边等游击区,向他们传达中央关于国共合作抗日的指示,亲自向他们做过细的思想工作。他同我谈起他在湘赣边进行工作的那一段曲折经历,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际。
湘赣边游击队是一支很坚强的游击队。红军主力长征之后,他们受到了十数倍于己的敌人的包围与"清剿"。1935年3月,在一次同国民党军队的激烈战斗中,湘赣边军区司令员彭辉明同志光荣地牺牲了。由于湘赣省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陈洪时叛变投敌,跑到国民党反动派那里当"招抚专员"去了,这时整个部队几乎垮掉。在这个危急关头,立场坚定,勇敢刚毅的谭余保同志挺身而出,集合了失散的同志,组成湘赣临时省委、湘赣边区军政委员会和湘赣边游击司令部。他在成立大会上愤怒地谴责了陈洪时的叛变行径,庄严地宣誓说:"湘赣边区是毛泽东同志亲手建立的根据地,树在这里的红旗决不会倒!"
他们以武功山为依托,依靠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敌人的"清剿",并在斗争中壮大了自己,扩大了游击区。但是,国民党反动派消灭游击队的贼心不死,直到1937年9月,还集中了十几个保安团进攻湘赣边主力所在地﹣﹣九龙山地区。因此,他们对敌人利用软硬两手消灭游击队的阴谋,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10月中旬的一天,守卫在九龙山一个山口哨位上的战士,突然向连部发出了发生紧急情况的信号。
接着,一乘四人抬着的轿子朝着山口过来,轿子左右前后还跟着轮替抬轿的轿夫和国民党卫兵。山口的同志们,严阵以待,警惕地注视着。
"站住!"游击队员厉声地命令着。
轿子在哨位旁边停住了,从轿里从容走出一位英姿焕发、气宇轩昂的人来。他头戴一顶法国式的便帽,身穿长衫,脚登皮鞋,鼻梁上还架着一副墨色太阳镜。他举止潇洒,仪表端庄。
游击战士看到这位不寻常的来客,拉动枪栓,大声喝
问:
"你是什么人?从什么地方来?干什么的?"
"从吉安来,"他平静地回答。
"到哪里去?"游击队员们又是一声喝问。
来人摘下墨镜,把游击队员们打量了一番,微笑着说:"找谭余保同志。"随即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游击队员,名片正中印着"陈毅"两字,旁边一行小字是:"四川乐至"。
接着,陈毅同志对游击队员说:"请带我到谭余保同志那里去好吗?"
当时,国共已经合作,陈毅同志为了安全上山,特意作这身打扮,并由国民党兵出面护送,沿途也可以省得麻烦。
陈毅同志交付了轿夫的工钱,打发轿夫和国民党卫兵回去,然后随游击队员们上了山。
到了山上,湘赣边游击队参谋长段焕竞和政治部主任刘培善同志接待了他。
一封由项英同志具名的介绍信,摆在松树做成的桌上。信上写着:特派党代表陈毅同志来你们这里联络国共合作事宜。
他们看过介绍信后,半信半疑,而项英同志的签具又是事实。段焕竞和刘培善同志没了主意。"要提高警惕"这几个字,不时在他们头脑里盘旋。
就在两个月前,有一个自称是湘鄂赣边区党委派来的联络员到了山上。这个家伙走后不久,接着就来了大批国民党军队"清剿"游击队。多么残酷复杂的斗争环境啊!而陈毅同志又是这副装束,贸然上山。这不能不使他们产生怀疑和特别警惕。他们担心国民党军队会沿着陈毅同志上山的路线又来搜山。因此,部队当晚加强了戒备,并把陈毅同志转移到另外一个山头上。
陈毅同志向他们讲解当时的国内形势,逐条地解释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彻底战胜日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说:"现在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日民族矛盾已经超过了阶级矛盾。党中央指示我们要国共合作,一致对外,集中力量打日本鬼子。为此,坚持南方八省的游击队,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下山去,准备开赴抗日战争新战场。"
他们听了,觉得有理,但是,一想到蒋介石连做梦都在想消灭游击队,又觉得和他们合作是不可能的。特别是眼前,山下就屯驻着国民党军队,怎能轻易下山呢?
他们向陈毅同志要证明,他没有。问他为什么一个人来?他说,多带人太危险。而他又劝游击队:一、停止打仗;二、整训改编军队。
可是,当时湘赣省委却来信说,没有省委的指示,不可改编。
这样,大家就更不相信陈毅同志是代表党,而怀疑他是叛徒。
陈毅同志说:"你们没有得到中央的指示,对我的怀疑和所提的问题,都是可以理解的。你们的这种革命警觉性,是在三年游击战争中锻炼出来的,也是对的。但是,你们不能只凭一时的怀疑去做结论。"
大家坚持要陈毅同志交代叛党的经过,因为不久以前报纸上登过"江西省共产党首领陈毅投诚"的消息。
陈毅同志反问他们:"反动派的报纸你们也相信吗?!"
段焕竞和刘培善同志连夜召开会议,讨论了陈毅同志提出整训改编的问题,认为事关重大,遂决定把陈毅同志送到省委,请谭余保同志亲自处理。
他们把陈毅同志从九龙山送到甘子山临时省委。临时省委把陈毅同志单独关在棚子里,由专人看管。而棚子的那一边,省委正在研究怎样处理他。彼此只隔一道竹墙,说话的声音都能听得见。陈毅同志听到棚子那边省委决定要把他当作叛徒处理时,他在棚子这边就喊:"不能这样处理,否则你们要犯大错误。"
第二天,棚子四周坐满了人,就像要公审犯人一样。
谭余保同志从竹棚一边走出来时,大家对他肃然起
敬。
陈毅同志见他身佩驳壳枪,头戴红军帽,手里拿着根竹根做的长烟管,就开口问道:"你就是谭余保同志吗?"
"谁是你的同志?我知道你早叛变了!"谭余保同志答。
"我是代表党来的。"
"你代表哪个党?代表国民党?"
"我是陈毅。"
"我早晓得你的名字。嘿,你在井冈山那个时候,集合队伍讲话,我拖个梭标来听你讲,从猴子讲到人,从天上讲到地下,从井冈山讲到全世界,一讲几个钟头,讲得头头是道。你过去讲的话,你自己还记得吗?"
"我讲什么啊!"
"讲革命。就是要革命,不要投机嘛!可你现在怎么样!你要老老实实供出是怎样投降蒋介石的。"
"你抗不抗日?"陈毅同志反问道。
"我抗日,马上可以抗日,"谭余保同志答。
"你愿意抗日就好办!"陈毅同志感到高兴的是,他和谭余保同志之间开始有了共同的语言:"抗日"。
谭余保同志接着说:"不过,要我抗日,得有个条件:恢复井冈山八县的根据地。"
陈毅同志说:"你们何见之浅也。同志哥啊,你就只看到那八个县。今天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我们在抗日战争中要争取领导权,将来抗日战争胜利了,全中国都是我们的,不只井冈山那八个县。"
"这个还讲得有理。但是'国共合作,共同抗日'这个口号很奇怪。只有阶级斗争,哪有阶级合作?只有'苏维埃救中国',怎么可以取消苏维埃?"谭余保同志进一步提出问题。
"过去提的'苏维埃救中国'的口号是对的。现在民族矛盾上升了,国内的矛盾下降了,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抗日高于一切。因此,我们已用'抗日救国'这个口号来代替'苏维埃救中国'的口号。我们要实行国共合作,争取抗日战争的领导权,"陈毅同志作了明确的解释。
"我们历来讲阶级斗争,你却讲阶级合作。你就是第二国际,就是叛徒。我们历来讲'苏维埃救中国',你却要取消苏维埃,这就是要灭亡中国。我们是人民的军队,你却要把军队拉出去给蒋介石改编,"谭余保同志激动地说。他说话时,不住地在地上敲着手中的长烟管。
"改编红军,取得给养,红军将会有更大的发展,这对我们更有利。革命的阶段不同了,就要有新的策略来适应新的形势。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陈毅同志进一步阐述了党的主张。
"你们知识分子就是道理多。可敌人一来,你们就带起队伍跑了,逃跑就是机会主义。平常你东一指示,西一指示。可这三年,你一条指示也没有!"谭余保同志显得更生气了。
陈毅同志声明,红军主力北上抗日以后,他先是留在中央苏区,后转移到赣粤边打游击,并没有逃跑,并说:"我讲的这些政策,是党中央的决定,还是个人的意见,你可以派人下山看一看。你有意见,可以向中央讲。现在,叶剑英同志在武汉,项英同志在南昌,……"
"项英、叶剑英,我不管,你就是斯大林、毛泽东派来的,我也要把你抓起来,"谭余保同志的情绪相当激动,一时竟说漏了嘴。
陈毅同志抓住这个机会,以高屋建瓴之势,侃侃而谈:"你们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游击战争,我非常佩服。骂我叛徒,我也不见怪。你们出于朴素的阶级感情,很难突然接受党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这也是不难理解的。但是,我讲项英、叶剑英派来的,你不管,毛泽东、斯大林派来的,你也要抓起来。谭余保同志,你已经离开党的原则立场了。"
"好家伙,陈毅的嘴还满硬呐!"谭余保同志说罢哈哈大笑。接着,他命令马上把陈毅同志送走:"不许他在这里宣传机会主义理论。"
在这之后,谭余保同志又和陈毅同志谈过几次话,逐渐感到对陈毅同志的怀疑未必妥当。为了弄清事实真相,他决定派出一个交通员下山,到吉安等地了解情况。
交通员带着陈毅同志的亲笔信到吉安找新四军留守处。留守处的同志向他讲解了当前形势和党的政策,明确表示陈毅同志是代表党上山联络的。交通员一听,立即背起半麻袋的《中央委员会告全党同志书﹣﹣为了巩固国内和平,争取民主权利,实现对日抗战而斗争》等文件,连夜回山。
谭余保同志听了交通员的汇报,看了党中央的文件,激动得泪珠滚滚,连声说:"我鲁莽,险些误了大事。"他对陈毅同志抱歉地说:"你来这里四四夜了,真对不起。"随后,他拉着陈毅同志的手,热泪纵横,亲切地说:"今天终于见到亲人了。自从任弼时、王震、萧克同志率领红六军团主力离开湘赣边区发长征以后,彭辉明同志牺牲了,陈洪时又叛变了,我们留在这里,很难支持这个局面,请你不要见怪。"
陈毅同志坦然地说:"你是个坚决的老革命,对共产主义事业很忠诚,是个好同志!我脾气不好,请你不要见怪。今天的问题是,我们要赶快下山。"
谭余保这个农民领袖,感情很纯真。他和陈毅同志促膝谈心,讲他们怎么起义,怎么上山,怎么隐蔽,怎么发展,一讲就讲到天亮。
第二天,湘赣临时省委开会,请陈毅同志作指示。陈毅同志说:"你们下山后要抓住时机,招兵买马,扩大队伍。要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只要是抗日爱国的就欢迎。"临时省委坚决执行了这个指示。
不久,湘赣边的游击健儿,告别掩埋着烈士的坟墓,走出了掩护他们坚持斗争的武功山、九龙山、武里山、牛心山、甘子山、杨梅山等深山密林,奔向指定的集中地点﹣﹣莲花县的龙上村。
后来,谭余保同志曾对我说:"陈毅同志那次到湘赣边来,我们那样对待他,他从不计较。"陈毅同志对谭余保同志的感情也很深厚,他也曾对我说:"谭余保是党培养多年的老同志,本质很好,我对他是很尊敬的。他是一个很好的游击战争领导者。'七大'时我们在一起开会,他还向我提起在湘赣边的那次误会,说对不起我。我说没什么,都是为了党的事业嘛!在当时那样的环境里,你们怀疑我也是很自然的。"
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风格,何等宽广的胸怀!对我们共产党员来说,当受到委屈时,是悻悻然,斤斤计较,不可终日呢,还是坦荡荡,以党的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恩怨,团结起来向前看呢?这的确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二
1938年1月12日,国民党接受了我党中央提出的关于坚持在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浙江、安徽和河南等八省十五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的要求,正式任命叶挺为新四军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新四军下辖四个支队:
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
副司令员傅秋涛
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
副司令员粟裕
第三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兼)
副司令员谭震林
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
新四军的成立,标志着南方各游击队的斗争,由游击战争转入抗日救国的新阶段。南方八省的各红军游击队热烈响应中央分局的号召,纷纷开赴指定地点集合,编入了新四军。除了我们赣粤边游击区外,尚有: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方方等同志领导的闽西游击区;黄道、吴先喜、黄立贵、曾镜冰等同志领导的闽北游击区;叶飞、马立峰、詹如柏等同志领导的闽东游击区;王于洁等同志领导的闽中游击区;刘英、粟裕等同志领导的浙南游击区;赖昌祚等同志领导的闽赣边游击区;谭余保、彭明同志领导的湘赣边游击区;陈寿昌、傅秋涛、徐彦刚、严图阁等同志领导的湘鄂赣边游击区;关英等同志领导的皖浙赣边游击区;彭林昌等同志领导的湘南游击区;张星江、周骏鸣等同志领导的鄂豫边游击区;高敬亭等同志领导的鄂豫皖边游击区;黄会聪、何鸣等同志领导的闽粤边游击区;以及冯白驹等同志领导的琼崖游击区(根据国共谈判协议,琼崖区红军游击队于1938年12月改编为琼崖抗日独立纵队)。
随后,新四军在南昌成立办事处,由黄道同志负责,并在吉安、贵溪、瑞金、平江、修水、婺源、都昌、袁州、赣州、大余以及池江等地,相继成立新四军留守处或通讯处,留下了一些领导干部和武装,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继续坚持斗争,保持前后方联络,抚慰革命烈属、军属及保卫群众既得利益。
"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一万多名红军游击队员,在千千万万的群众送别声中,高唱着战歌,开赴抗日前线。当我们离开战斗了一千个日日夜夜的赣粤边时,我伫立在章水之滨,回首仰望那经过战火洗礼的油山,青松挺立,朝霞似锦,更显出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
新四军到达抗日前线以后,党中央书记兼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同志,从桂林经衡阳、南昌,辗转到了皖南泾县新四军军部,住了二十天,传达六中全会精神,确定了新四军"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任务。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