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帮被粉碎后,陈永贵向华国锋进言:希望再“考察”一下邓小平

历史的八音盒 2024-07-31 18:04:51

动荡结束后,邓公作为毛主席选定的接班人,自然而然要复出,但邓公重回领导岗位的过程还是比较艰辛的,有一些同志不同意解放他,比如陈永贵,他就曾向华国锋同志进言,希望再“考察”一下邓公,不要急着安排他官复原职。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975年底,周总理病重,身为国务院第一副总理的邓公自然而然挑起重担,全权主理国家大政。但由于他在动荡问题上迟迟不做明确的表态,不愿谈及到“左”的问题,因而遭到江青等人的猜忌,江联合姚等人猛烈抨击邓公,想要将他逼退,自己则可趁虚而入,窃夺人民政权。邓公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被迫主动向毛主席请辞,主席予以同意批复。

张春桥与王洪文见状立即凑上来,将手伸向国务院,妄图攫取更大的行政权力。毛主席明白张春桥和王洪文是不可靠的,绝对不能将国务院交给他们打理,于是便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将华国锋同志提上来,代替邓公主理国务院政务。张春桥和王洪文等人却还不依不饶,扯旗子搞扩大化,再次把“反右”的名号搬出来,向着邓公开火,同时又暗自将矛头对准了其他恢复工作的老同志,希望能将他们再“打”下去,而后安排自己的亲信到关键岗位上去,从而把控人民政权。

这一系列不义之举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大家自发组织起来,公开祭奠周总理,要求严惩居心叵测者。王洪文见状,再次歪曲事实、胡搅蛮缠,称这一切都是邓公“主使”的。邓公离开国务院之后,一直深居简出,也不过问政事,以求自保。但没想到最终还是无故“躺枪”,被王洪文扣了一顶大帽子。1976年4月,邓公被免除一切职衔,彻底成为一个素人。

但毛主席自然不会让王洪文或者张春桥上来补邓公的缺,主席还是安排华国锋同志担任中央副主席。主席去世后,华国锋联合叶帅将王洪文等4人逮捕,动荡随即宣告结束。1976年底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叶帅与华国锋提议让邓公出山,协管军政要务,但陈永贵同志却坚决表示反对。

当然,之所以会这样,并非因为陈永贵与邓公有什么个人恩怨,而是因为两人在意识形态上有分歧,例如邓公在农业上是比较支持包产到户的,人民公社在70年代已经不适合国情,需要及时予以矫正。但陈永贵是搞农业集体化出身的,他本人对于公社有着很深的感情,他始终觉得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除此之外,陈永贵的思想还没有“解放”,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存在偏差,与邓公意见相左。

但是,邓公复出是大势所趋,是民心所向,谁也不能阻挡。1977年,邓公恢复所有职务,开始参与国家大政决策。重回政治局之后,陈永贵礼貌的跟邓公握手,并希望邓公能遵照毛主席的指示继续建设国家。邓公没有说话,而是将他带到一旁的休息室面谈。

邓公问他毛主席的思想、精神中,有哪两条是最重要的,陈永贵答不上来,邓公补充道: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邓公的言下之意就是不要机械的执行某一条政策,而应当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一切从全局出发,从群众的利益出发,这才是毛选最核心的要义。但陈永贵根本不明白,只能口头上说两句客套话缓解一下尴尬的气氛。

70年代后期,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逐步展开,陈永贵一下子转不过弯来,感到很不理解。1980年某次工作会议散会后,陈永贵主动找到邓公,询问他毛主席思想还要不要坚持,老一辈的革命道路还走不走?邓公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希望他能以一个共产党人的标准自省一下,改正身上的固有缺点。陈永贵思虑良久,发现自己确实是有些“落伍”了,于是便主动申请离休,平稳渡过了余生。

陈永贵对于国家发展是有突出贡献的,他所倡导、推行的农业集约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粮食产量,解决了无数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但随着时代变迁,集约化已经不适应国情了,农业生产方式急需变革。可陈永贵没能转过弯来,思想还停留在过去,因此,功成身退对于他和国家来说都是一桩幸事。1986年,他平静去世,时年72岁。

0 阅读:0

历史的八音盒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