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五月十日

玉见沈华文评 2024-05-11 15:04:40

《历史上的今天》五月十日

1716年5月10日 《康熙字典》编成

我国古代收字最多、第一次以“字典”命名的字书是《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由总纂官张玉书、陈廷敬主持,修纂官凌绍雯、史夔、周起渭、陈世儒等合力完成。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在《康熙字典》以前,已有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通行百多年,清帝玄烨认为“《字汇》失之简略, 《正字通》涉于泛滥” ,于是旨命张玉书、陈廷敬为总裁官,修纂官凌绍雯、史夔、周起渭、陈世儒、贾国维等合力,领近三十人“增《字汇》之阙疑,删《正字通》之繁冗” 完成此书,是一本专为古代学者借鉴资料,编一部“垂示永久”的大型字书。

编纂工作始于1710年(康熙四十九年) .次年张玉书病逝,独有陈廷敬领衔续编。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全书编成,历时六年,康熙很高兴,于5月10日为书作序。康熙称赞字典“善兼美具,可奉为典常”并亲笔题写了“康熙字典”四字,作为书名。遂送武英殿付梓。

《康熙字典》共四十二卷,收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字典以地支字标分十二集,每集上中下三卷,然后按二百一十四个部首、再以笔划先后排列,将字纳入十二集内。这部字典出版以来,流传广、影响大,自成书起,近300年无出其右者。

《康熙字典》采用部首检字和笔画检字方法。

可记歌诀:一二子中寻,三画问丑寅,四在卯辰巳,五午六未申,七酉八九戌,其余亥部存。或是“一二在子三丑寅,四卯辰巳五午寻,六在未申七在酉,八九在戌余亥存。”

它的突出特点是收字多、音切释义搜罗广,征引资料繁富,的确成为阅读古籍、查检文字本义、研究语音变迁等方面的工具书,直至今天也有参考价值。

不过编这部字典时间仓促,又成于众手,故疏漏错误之处极多。清代学者王引之作《字典考证》 ,指出错误二千五百八十八条。

此外,清人黄云眉、日本人渡部温等也指出不少舛误。现通行的印本都把《字典考证》附于书后,以供辨误。

2008年4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完成《康熙字典》300年来的第二次修订,以王引之校订本为底本,在渡部温和王力两学者的校勘基础上,利用Unicode国际标准中的58000个字符。

在字形方面首次对《康熙字典》中13000多个字头进行了共计两万多项增补和修订,并针对其原有的47043个字头,逐字进行了异体字的字际关联工作,使这部修订版同时可作为异体字字典使用。

0 阅读:0
玉见沈华文评

玉见沈华文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