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事教育的这些年里,我接触到最多的群体,就是迷茫的年轻人。
准确说大家就是空有一颗上进的心,却不知道要如何正确打开通往理想境地的路径,想变得更优秀,而不知如何行动,这其中的关键之处,在于缺少方法论的支撑。
疫情后半程,我花了点时间,整理了一下这些年在提升自己方面,我的一点点心得,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变得更强。
全文5k多字,建议收藏。
一、自制力、诱惑力与强制力古今成大事者,并且能将所成大事持续下去,一定擅长自我管理。
所谓的毅力与持之以恒,其实只是自制力的外显而已,所以在此我们第一部分就好好谈一谈自制力。
1、创造环境。
大部分人在做事时,都会深受环境影响。
我早年在这篇10w+赞的回答里曾经写过,村上曾经提出过一个罐头式学习。
处在深度学习中的我们,每次被打扰都需要浪费15分钟的时间重新凝聚专注力。
被打扰2次,30-40分钟就这么过去了。
如果不想被打扰,你可以多跑到陌生的环境中去。
并且尽可能保证所处的环境相对封闭,不要有太大的流动性。
比如图书馆、咖啡店、安静的书吧。
这会让你尽可能少溜号,大幅度提升工作的效率。
同时,我在这里建议大家,除非是休闲状态,否则哪怕在家,也一定要穿相对正式的衣服,不要穿家居服!
去图书馆的话,建议服饰尽量干净利索。
那种难以形容的板正的感觉,会让你更容易陷入到深度学习的状态中,没有体会过的同学们可以体会一下。
这是我个人认为成本足够低、并且足够必要的简易仪式感。
去个图书馆没必要也打扮得花枝招展,但也不能蓬头垢面、穿个睡衣就去。
近年来被很多人吹捧的曾国藩(在此不讨论其功过是非),自我管理12条准则中,第一条就是“敬”:
整齐严肃 无时不慎 清明在躬 如日之升这里的“整齐”,便是形容衣着。
2、隔绝诱惑。
自制力最大的敌人,便是生活里的诱惑。
实际上,想要避免所有诱惑是一件不可能也没必要的事,毕竟但凡是人,就有所欲有所求。
我们能做的,主要是提高自己被诱惑的代价,使自己和诱惑的距离尽可能远一些,提高我们被诱惑的选择成本。
比如我办公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从来不会下载任何一款游戏,我也不确定假如我电脑桌面上就有一款很喜欢的端游,会不会直接打开。
不是我不相信自己的自制力,而是我没必要每天开机的时候考验自己。
我给自己定下的一个规矩就是,如果非要玩端游,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处于休假阶段
去市里比较好的电竞馆
和朋友/同事一起,自己一个人就别玩了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大家可以注意到,这里的每一项,都在让我玩游戏这件事的前置成本更大。
休假保证我可以不耽误正事。
去电竞馆保证我是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而非像睡觉之前,睡觉之前玩游戏,每一把都是最后一把。
和朋友在一起,保证了我玩游戏时尽可能处于投入状态——既然天时地利都允许我休闲放松,那就要珍惜放松的时间。
我明白上述道理,与我反复卸载王者荣耀的经历有关,可以参考这个回答。
没有人能抗拒多巴胺的诱惑,可人终归不能成为被多巴胺操控的动物。
我们需要警惕那些能让我很轻易感受到正反馈的东西,这些东西远比学习、工作容易让我们成瘾。
小蓝莓吃惯了,就没了吃西瓜的耐心了。
另外,人生的时间真的很有限,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那种玩了一整天游戏后,反思下来,只觉得无尽空虚的经历。
人生需要休闲,但人生不是休闲。
当然,如果你觉得人生只顾眼前就好,倒也没什么不好,大家的不同选择罢了。
这里我建议你赶紧关掉这个回答,只“活在当下”的人,没必要提升自己。
3、强制力。
如果说诱惑力是自制力的敌人,那强制力便是自制力的盟军。
强制力和自制力的根本性区别:自制力是依托自己内心对自己的强迫,可标准意义上的强制力,是依托外界的力量。
在此讲一下我人生第一次意识到强制力的价值的故事。
大概小学时候吧,家里买了彩电,当时特别迷动画(当时可没得电脑啥的,动画片就已经是一个小学生最大的浪漫了)。
放假的时候父母还要上班,我自己在家,这个时候心里就会有两个嗷嗷打架的小人。
一个小人说,咱们看电视吧,看了最新的动画片,明天上学才能在课件和其他男孩子讨论。
另一个小人说,作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难道你不应该先写完作业吗?而且妈妈不是说了,不允许私自偷看太长时间的电视?
这两个小人拼命打架,最后,在我的“好学生情结”驱使下,后者惨胜,我选择了顽强写作业。
这事看起来结果不错,不过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第一个小人贼心不死,经常会在我学习的时候诱惑我,进而形成了我“人在学习,半颗心却不在此”的状态。
后来有一天晚上,我跟我妈说,明天你上班的时候能不能把遥控器一道带走,虽然这些天我没有看电视,可一想到遥控器就在客厅摆着,难免有些心痒痒。
我妈自然欣然同意,第二天去单位的时候带走了遥控器,那一天学习的时候,由于知道遥控器已然不在,我学得很安心,效率大大提高。
后来我总结了一下,强制力最关键的地方,在于能让你死心。
遥控器被母亲带走了,我就死了看电视的心。
学习的时候把手机锁进柜里(最好钥匙别放在自己手里),我就死了看看微信消息、刷刷朋友圈的心。
在公司定下规矩,领导哪怕老板,迟到要罚几倍的钱作为下次团建经费,我就死了想着作为创始人是不是可以睡个懒觉的心。
聪明人一定善假于物,我们要善于寻求外力的监督,比如打卡背单词发到朋友圈,如果有一天不发给自己一个怎样的惩罚,比如监督你的对象可以是男/女朋友……
除非你对自己极度自信,或者已经形成了习惯,否则在改变自己的前期,不要纯靠自制力,那很累。
也许你能扛过来,但你没法避免屡败屡战的心里的第一个小人闹事。
在无收益的情况下,考验自己这事,越少越好,没必要。
二、一些老徐认知里的逻辑。
这个部分的内容都曾让我受益匪浅,是我一直很想分享的,不过由于内容庞杂,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命名。
接下来的点,会涉及到很多学科,包括老徐自己专业学的经济学、金融学,业余学的心理学、传播学,以后如果想起会再做补充。
1、禀赋效应
这是行为金融学里的一个概念。
是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
出于对损失的畏惧,人们在出卖商品时往往索要过高的价格。
放到生活里,大抵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迷之自信。
对此,心理学里还有一个名词,叫作“达克效应”:
人很容易沉浸在自我营造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并且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比如我接触过的一些985的学生,在没毕业的时候觉得985就是金字招牌,人生赢家触手可及。
职场和社会现实会告诉他们,一张本科985的毕业证,只是一张更高级的通行证罢了,比大多数人强,但不够。
我仔细思考了很久,就是为什么一个人会很容易把自己当回事?
后来得出的结论是,因为他缺少相关匹配的标的物。
青春靓丽、颜值出众的美少女,动不动觉得自己可以嫁入豪门,是因为她们不够了解婚嫁市场上其他美女的结局,无法形成参考。
在市场中对自己的东西给出错误的过高估价,仅仅是他不知道其他相仿东西的售价几何,这个时候能给出符合实际价格的人,被我们称作行家的人,主要是人家掌握了足够多的标的物信息。
当然,禀赋效应也有反面效果。
比如大学生初入职场,很容易被hr把工资价格压得过低,本来能找8k月薪的工作,被小公司以6k糊弄下来,对于hr而言,这是人家的业绩。
对于我这行而言,标的物尤为关键,我每年都会和各大高校MBA相关的负责人交流,整理学生的面试过程,才能更好帮助未来的学生确立目标。
古代,买牛卖牛的双方,会找一个同时信得过的中间人评估价格。
现代,产业升级成了猎头公司,这其间的收益差距不可同日而语。
信息大爆炸后,信息在这个年代的价值可能有所降低,与之对应的是能高度利用信息的能力的价值越来越大。
所以,假如你打算以某个行业为职业,想不被禀赋效应所影响,除了基本的专业水平,请一定要主动了解更多相关标的物。
2、任何时候,分清楚手段与目的的差别。
关于手段与目的的思考,我是在接触了大量的学生之后才开始进行的。
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很多学生有一种“通关”的思维,上一所好的小学是为了上一所好的初中,上一所好的初中是为了上一所好的高中,进而为了一所好的大学,再然后是好的研究生院校、读博的院校……
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人把升学当成了目的,人生理想是所谓的考清北等名校……
你若问他,考上了,然后有什么打算?
他反而不知,要不,顺其自然?
可这个世界,哪有那么多自然让你顺。
我个人一向的观点,教育就是比较纯粹的手段,你说是为了“教书育人”也好,说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我”也罢,教育都只是手段而已。
当然,教育的短期目的,可以是接受更好的教育,不过终极目的自然应该另有其他——正常人有朝一日总是要脱离校园的。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上学是为了什么,那这个时候就会有所谓的年少迷茫。
教育确实是很有用的,不过教育也不是万能的,我们得明白如何借助教育的力量,更好达成终端目的。
这些到了上大学再思考未免为时已晚,起码在报考之前得想明白,不然想当设计师的人去了985学计算机,意义极低。
我身边的朋友里有一个,是念到大三上学期,从国内一流985退学的,大抵就是明白了继续念下去于自己无用。
还有一个所谓的“目的”,让世人为之惘然。
没错,就是钱。
我问一个问题:有钱,到底应不应该是目的?
不是!
钱只是手段,有钱同理,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过更好的生活,只不过更好的生活很多时候和“财富自由”划等号,所以我们才想有钱——这不代表有钱就一定能过更好的生活。
人嘛,五谷轮回、衣食住行,哪个都需要花钱,想有钱是人之常情。
但请记住,有钱不能成为你的人生目的,很多人就是把有钱当成了终极理想,才不择手段,做出太多无下限的事情。
有钱没处花,亡命天涯,没有回头路,便是一些法外狂徒的真实写照,所以他们有钱了有什么用?
卡夫卡说过一句话: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之为路的,无非是踌躇。
此处的路,便是手段。
而此处的踌躇,不仅仅来自于前路艰辛,更来自于目的的模糊。
想不走弯路,就得先尽量确定一个不会更改的目的。
3、酒与污水定律。
这是企业管理学里的一个概念。
把一勺酒放到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勺污水放到一桶酒中,你得到的仍然是一桶污水。一个糟糕的人/事给整体带来的影响,远比一个好的人/事带来的影响大得多。用我们中国的古话讲,这是一颗老鼠屎毁了一锅粥。
不是讲课,我就不说MBA里这个定律的意义,就谈谈对普通人的启示:
请养成谨言慎行的习惯,不要犯冒失性的错误。
大部分老板的逻辑,除非你真的艳压群芳、能力冠绝全行业,否则宁可选一个稳当的人。
有些看起来不显眼的污点,真的是再多优点都无法掩盖的。
优点只是加分项,缺点才是否决项。
在提升自己之前,先从改掉缺点开始,别不当回事。
……
这个部分我能想到的东西有点多,以后我慢慢补充吧。
三、头衔与实力。
这个问题问的是,当代年轻人如何提升自己。
如果从功利的角度出发,人提升自己,不过两个指标,头衔与实力。
前者往往依托于后者获得,不过又有差异,在此我好好讲一讲这部分的逻辑。
1、实力。
头衔往往来自于实力,可是正常人的逻辑却不是在实力相同时比较头衔,而是在头衔相仿时比较实力。
这要求我们的各项实力,起码具备锚定头衔的及格水平。
一方面及格水平才方便获得相关头衔,另一方面背负及格水平都不具备的头衔,很容易露馅。
至于要不要在及格水平之上,根据需求进行考量,毕竟提升专业水平是一件很耗费时间的事,我们又不可能做到全领域全精通。
2、头衔。
目前来讲,我们社会上能广泛认可的头衔,不外乎学历和社会工作。
本科阶段的学历,更相当于简单证明的入场券,近些年愈发泛滥起来。
这不是讲它不重要,正是因为别人都有,所以你才更要有。
在起跑线上领先,那是后浪的事,作为普通人的话,起码得保证下不在起跑线上落后。
头衔的核心价值,在于减免别人发现你的筛选成本。
举个例子,假如你是某公司的hr,面前的两个人,一个是清华某专业最烂的毕业生,另一个是某二本院校全校最杰出的学生,二选一你会选哪个?
诚然,后者可能更nb,但是在对于公司而言,从茫茫人海中筛选出后者的成本实在太大,大家依然会心甘情愿对前者给出offer。
清华毕业生都愿意来试试的公司,如果完全放开招聘,在前文所提的“达克效应”的影响下,愿意来的大学生将不计其数。
这种情况下,一刀切的“非985不可应聘”,成了效率更高的方法。
这不一定合理,但这背后的逻辑很需要我们去在意。
头衔给了我们一重又一重的标签,标签则是外人认识你的标准常规途径。
每当别人问我哪个大学,我说出“北大mba”时,哪怕我是(并不是)学渣,也依然会在对方心里烙下一层金光闪闪的光环。
在符合法理的基础上,给自己塑造更有含金量的头衔,是一件极为关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