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潜规则”你中了几招?

丽旭聊文化 2023-12-08 02:22:01

每个人都渴望财富,包括我自己。然而,这种追求必须是合理的,符合道德伦理,否则与那些制造虚假信息和欺诈行为的人有何区别呢?

钱币收藏的普及带来了利益与风险。在部分圈内,评级“潜规则”的泛滥可能使原本规范的市场再次偏离正轨。尽管这些操作能带来短期收益,但失去信誉最终只会成为笑柄。

一、母钱的泛滥

母钱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生产数量较少和品相良好的特性上。母钱是古代铸币过程中的模具,用于制造大量钱币,因此,与实际流通的钱币相比,其数量较少。其次,这些因素共同导致母钱的市场价值较高,价格比制钱贵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母钱的特殊性和稀缺性使其成为古钱币收藏的热点,深受古钱收藏家的喜爱。在拍卖会上,母钱的竞争非常激烈,常常出现你争我夺的情况。因此,无论是从历史价值还是市场价值来看,母钱都是一种稀缺且珍贵的藏品。

然而,原本价值1元的制钱,在评级盒子上标注为“母钱”后,价格飙升至1500元。这无疑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创造了GDP,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起初,我以为这只是某个评级公司的一时失误。然而,近期我发现越来越多的类似“母钱”的奇葩现象出现,使我深刻理解了这样一句话:大公司往往是被自己玩死的,而非外部因素所导致。

二、能入盒的就是真的

在某圈子里,我注意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观点。原因是一位泉友收购了一批银元,并进行了评级,其中有两枚被评定为真品并装入了盒子中。然而,经过他自己多方了解后,他才发现这些银元实际上都是高仿品。由于已经将银元出售,他陷入了纠结之中,不知道是否应该主动告知买家真相并退还款项。此时,另一位泉友回复他说:“为什么要退款呢?人家花钱买的是这个盒子,回头再转手给别人也没问题。既然已经装进了盒子,即使是假货,那也是真的。”

这个观点确实令人惊奇,它似乎颠倒了事实。将欺骗视为正当行为,这无疑为一些评级公司频繁进行欺诈操作提供了借口。现在看来,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类似粉丝们对“偶像”的盲目追捧所导致。

三、全网最美“包浆”

当前,对极致品相的过度追求催生了一批极端品相玩家。他们并不关注版别,即使存在缺陷也能接受,只要包浆美观就会购买。这无疑让泉贩们喜出望外,因为他们发现寻找好版别困难,而制作带有“色”的假包浆却相对容易。因此,诸如全网最美、绝世品相、神品等词汇开始在各大网站上泛滥。甚至有些普品的价格从几块钱飙升至上百元,甚至上千元也时有发生。

请真诚地对待这个问题,你是否在写下这些文字时感到羞愧?将“割韭菜”描述得如此高尚,却忽视了“一山更比一山高”的道理。如果某些新手总是沉迷于这种“唯品相论”,那么在你支付完款项后,你会发现更多美丽的包浆币随处可见。

四、夸大价值的“后铸币”

顾名思义,“后铸币”并非对应年代铸造,而是在一段时间后由军阀或地方私自铸造的。可能受到袁大头部分私铸较为罕见观念的影响,商人们开始炒作“后铸币”,不明真相的群众认为其具有较高价值,评级公司也适时推出了“后铸币套餐”,实现了双赢局面。

然而,后铸币实际上是仿制品,为何要过分夸大其价值呢?例如苏维埃袁大头,至少是经过官方承认并流通过的银元,即使外观不佳,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但许多所谓的后铸币实际上是新中国成立后,利用原模具重新铸造的工艺品,甚至现代仿品。在经过某些评级公司和商人的“美化”后,加上“后铸”的概念,便能将仿品以高价出售,这种做法实在令人费解。

五、现代工艺品入盒

在讨论钱币市场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回到盒子的问题上。评级制度既能推动钱币市场的发展,也可能对其造成毁灭性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有人提出,为何不能将现代工艺品纳入盒子中进行收藏或观赏呢?然而,钱币的价值核心在于“收藏”二字。无论是古代的金银铜钱还是现代的纸币、纪念币,它们都代表了各个时代的文化和传承。只有具备了艺术价值,钱币才能真正体现出其经济价值。

现代工艺品,目前并无收藏价值。尽管未来可能有所增值,但现阶段并不适合作为炒作工具。利用低俗的工艺品吸引眼球以获取流量,从诚信角度来看已经处于劣势,被大众嘲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1 阅读:736

丽旭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