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GDP再破1.8万亿,建议回归河北省会,实现一体两翼的发展布局

弓殳地理 2025-01-24 17:03:07

近日,天津市公布了其最新的经济数据,GDP再次突破1.8万亿大关。这一数字虽然看似光鲜,但仔细分析却不难发现,天津的经济增长仍然显得乏力,与一些新兴城市(如宁波)的迅猛势头相比,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面对这样的困境,个人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调整京津冀地区的行政区划,理顺京津冀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天津重新回归河北省,再当省会,从而减少行政壁垒,扩大经济腹地,或许能够找到更新更好的发展机遇。

天津GDP再破1.8万亿:光鲜背后的隐忧

天津,这座曾经的北方经济重镇,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早在2017年,天津市的GDP就曾经突破过1.8万亿的关口,高达18,595.38亿元,比2024年初核数据还要高500亿元以上!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天津的经济发展也遇到了不少挑战,加上GDP大幅核减缩水,如今尽管GDP再次突破1.8万亿,但这一数字的增长速度却明显放缓,与其他一些城市的快速增长相比,显得有些黯淡。

就在昨日(2025年1月21日),宁波市也公布了2024年初核GDP为18,147.70亿元,一举超过天津,排名全国城市GDP总量第十一位,天津则退居第十二位!天津在全国城市GDP的排名一降再降,从2000年的全国第六位,到2020年退出全国十强,到如今退至全国第十二位!

从产业结构来看,天津的经济仍然过于依赖传统的重工业和制造业。这些产业虽然曾经是天津经济的支柱,但在当前全球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却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同时,天津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天津的地理位置也对其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为直辖市,天津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但同时也受到了北京等周边城市的压制。在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方面,天津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

增长乏力:天津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天津经济增长乏力的原因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天津的传统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这些产业大多属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而新兴产业的发展又相对缓慢,无法形成有效的经济增长点。

在国家公布的45个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中,与天津有关的只有一个“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集群”。然而,即便是这个与天津有关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也是沾了京津冀的光。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缺失,使天津的经济发展缺乏龙头,也使天津的经济发展缺乏纵深。

(2)创新驱动能力不足。天津在科技创新和研发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这使得天津在面临全球经济竞争时,显得力不从心。

(3)人才流失问题严重。随着经济的放缓和竞争对手的崛起,天津的人才流失问题日益严重。许多年轻人选择前往更具发展潜力的城市寻求机会,导致天津在人才方面的竞争力下降。

(4)外部环境的问题。由于行政区划带来的行政壁垒,导致天津的经济腹地范围受到限制,无法对华北地区形成有效辐射,这对天津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

一个大胆的设想:天津重回河北再当省会

面对经济增长乏力的困境,本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天津不如重回河北省,再当省会。这一设想并非无稽之谈,而是基于天津和河北两地的历史渊源和经济发展现状的考虑。

从历史渊源来看,天津市和河北省有着深厚的联系。历史上,天津市曾多次成为河北省的省会。清代同治九年(1870年)至光绪二十八年间(1902年),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大臣,总督夏季一般在天津办公,天津成为直隶总督驻地。

民国二年(1913年),直隶省省会设于天津;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10月,省会迁往北平;民国十九年(1930年)11月,省会迁至天津;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6月,省会迁至保定;此后,天津一直为直辖市。

1958年2月,天津改为河北省省辖市,4月,河北省省会由保定迁到天津。1966年5月,河北省省会再迁保定。1967年1月,天津恢复为直辖市。1968年,河北省省会从保定市迁往石家庄市。至此,形成今天的京津冀一省两直辖市的行政区划格局。

从经济联系的角度来看,天津长期作为河北省的出海口,长期以来都是河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文化、教育领域来看,两地的联系也是十分紧密,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比如,河北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高校——河北工业大学,就坐落于天津市,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

从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天津和河北都面临着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压力。天津作为直辖市,虽然拥有更多的政策优势和资源支持,但在面临全球经济竞争时,仍然显得力不从心。而河北则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缺乏有效的经济增长点和创新能力。

如果天津市能够重回河北省再当省会,或许能够破除行政壁垒,借助河北省的人口和资源优势,扩展经济发展与辐射的腹地,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

这一设想实施的可能性

(1)天津市从直辖市降为河北省省辖地级市、副省级城市。

(2)张家口市,以及廊坊市北三县(即香河县、大厂回族自治县、三河市),划归北京市管辖。

(3)石家庄市设为计划单列市,也为副省级城市。

(4)秦皇岛市并入唐山市,也设为计划单列市,也为副省级城市。

这样一来,将直接带来以下几重利好:

一是河北省的经济体量直接突破6万亿,成为北方经济大省、沿海经济大省,GDP总值在中国北方仅次于山东省。

二是河北省与四川省、河南省、湖北省一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梯队(GDP总值6万亿级),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是打通河北省的南部主体区域,与东北面的唐山市、秦皇岛市的联系,从而形成一体(天津)两翼(石家庄+唐山)的经济与城市发展格局,一举拥有三个副省级城市,两个GDP万亿城市(天津、唐山),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得到前所未有的整合和加强。

四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沿渤海湾打造世界级的城市群与真正的湾区,真正形成京津唐经济圈与京津唐城市群,从而带领河北省的经济腾飞。

五是河北省可以名正言顺的启动强省会战略,这将为天津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尽管将天津重回河北再当省会的设想,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但这一设想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向。面对经济增长乏力的困境,天津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和突破口,行政区划调整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无疑是其中一个非常具有可行性的方向。

0 阅读:0
弓殳地理

弓殳地理

感谢大家的关注